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2022年12月27日22:19:20 歷史 1369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春秋時期,勾踐范蠡和文種各種謀略手段的支持下,最終得以報仇雪恨,滅了吳國,也算大業有成。但是,勾踐卻對這兩個共患難的臣子不太放心,機敏的范蠡覺察到了勾踐的心思,招呼都不跟他打一聲,轉身跑路到陶地經商,沒用多久,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范蠡,從一個沒有立錐之地的窮人,翻身成了當地首富,人稱「陶朱公」。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一天,陶朱公接到消息,二兒子在楚國殺人了,被關在了監獄裡,如果沒有意外,秋後就去下面找閻王做生意了。

陶朱公找家人來商量,看看怎麼救二兒子。

陶朱公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從小跟著他做生意,吃盡苦頭;二兒子生下來的時候,家境好了很多,沒吃過什麼苦;三兒子那簡直就是出生在蜜罐里的老鼠,吃穿用度全都是最好的標準。

陶朱公沉思片刻,宣布他的決定:「殺人者死,這不是一般的罪名,還好咱們家有錢,把各方面關係打點到,救老二一命還是不難的。老三,你去楚國,把你二哥給救回來!」

陶朱公說著打開大家面前的箱子,裡面裝了1000金,足夠在楚國運作一番了。

老大一看,這麼多錢,都要送出去,不由心疼,再看三弟,這個紈絝子弟,穿金戴玉,渾身上下的裝備,加起來得幾千金的身價,生怕老三把事給耽誤了,趕忙說:「父親,孩兒作為長子,要為父親分擔重任,作為兄長,現在二弟受難,我又怎麼能在家享福呢?三弟年紀還小,救二弟這件事,還是我去辦吧?」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要說老大這想法,也沒錯,老三是一個敗家子,辦事能力還沒看出來,但是,花錢能力肯定是少有的,老大心疼錢,又怕辦不成事,這種心理,咱們還是能感受得到的。

但是,陶朱公拒絕了老大的要求,勸解他:「救人不是普通的事,我安排老三去,自然有我的道理,你就不要管了。」

老大還不依不饒,他大概是覺得父親信不過自己,他為自己辯解說:「長子被稱為家督,這麼重要的事,父親你不安排我去,說明你心裡不認可我,認為我不成器。父親你這麼做太偏心了,我心裡是無法接受的。」

如果只是爭辯一番也就罷了,大不了訓他一頓,實在不行抽他一頓,但是,老大不僅大吵大鬧,還要自殺。

陶朱公的妻子一看,哪能因為這個事讓自己死一個兒子呢,趕忙幫助長子說話:「老大救弟心切,還是讓他去吧。萬一他想不開,整出來點事,那不是更糟了。」

陶朱公也很無奈,只好安排大兒子去楚國救人。出發的時候,陶朱公拿出一封信交給大兒子,並特地囑咐大兒子:「我有一個老朋友叫庄生,你到了楚國之後,把信和金子給他,然後就一切聽他的話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質疑他。」

老大很快來到了楚國,帶著信和金子來到了庄生家拜訪。庄生住的地方很破,生活很貧困,這讓老大有點懷疑父親陶朱公的眼光了。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老大跟庄生簡單寒暄一下,就把陶朱公的信和黃金交給庄生,庄生看完信之後,把收起來,對老大說:「沒你的事了,你趕快離開楚國回家去,我會儘力幫你,這點你可以放心。等你弟弟被釋放後,你也不要打聽內情,避免節外生枝。」

按理說,庄生說得一點也沒錯,如果陶朱公的家人留在楚國,難免會有人說閑話,這個關鍵時刻,避嫌是很有必要的,也避免捲入一些是非,庄生是一個明白人啊。

但是,這個倔脾氣的老大卻沒有聽庄生的話,而是留在了楚國的國都。老大為什麼不聽庄生的話呢?

他看不起庄生,大概是覺得,你庄生都混成這球樣了,家徒四壁,甚至連普通百姓都不如,不像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所以,他質疑的同時,又自作主張,他在楚國也有一些熟人,乾脆奔走於楚國權貴之間,還覺得給救弟弟這件事加了一道保險。就算庄生辦不成事,自己總不至於落個空吧!

老大的僕人說:「家主已經寫信託庄生全面負責救二少爺了,家主的眼光肯定不會差。現在您這麼做,分明是對庄生不信任,這豈不是會讓庄生不高興嗎?」

老大聽了僕人的話,搖搖頭說:「我怕是父親所託非人啊!我去拜訪庄生的時候,他家裡窮得老鼠都不光顧,我覺得庄生辦不成這麼大的事。要辦成這件事,還得靠咱們自己,我如果能辦成了,父親也會對我刮目相看的。」

老大這真是花錢求人,又不信任人家啊!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再說庄生其人,庄生在楚國那是以清廉耿直聞名的,地位崇高,連楚王都把他當作老師。庄生雖然家裡窮,但是,影響力卻很大。

庄生送走老大之後,對老婆說:「陶朱公是我的老朋友了,他都開口了,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了。送我的這些黃金,都不要動,將來把事辦成了再全退回去。」

庄生老婆有點迷糊了,問庄生:「你既然不想要,為什麼還要收下呢?」

庄生給老婆解釋說:「如果我當初不收下,人家還以為我敷衍,不會用心幫忙呢,難免會對我有意見。我先收下錢財,再去給對方辦事,他們就安心了。」

看人家莊生,多懂人情世故!這其實也告訴我們,你求朋友辦事,一定要帶著東西去,收不收是人家的事,你不帶東西去就是無禮,無禮就是失禮,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庄生真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朋友,前腳答應下來的事,回頭就找了個時間去辦。

這天,他來到了王宮,對楚王說:「天象變化,災難降臨,大王應該及時應對,化解災禍呀!」

楚王向來很信任庄生,趕忙問:「先生一定早就有解決辦法了,快快講出來,本王馬上照做。」

庄生鄭重地說:「想要化解天災,大王應該向蒼天祈禱,同時大赦天下,自然遠離災禍。」

楚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決定照著方法執行,召集大臣商談。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老大買通的楚國權貴,自然也知道了這些消息,馬上通知老大,老大覺得自己真是有先見之明,庄生這個人,果然不靠譜!

於是,對僕人說:「楚王要大赦天下,二弟自然就會被釋放了,我得找庄生把錢要回來,他什麼也沒幹,不能便宜了他,讓自己吃虧。」

老大又跑到庄生家裡,庄生看到老大還在楚國,很驚訝,問他為什麼不聽話離開楚國,老大說楚國有朋友告訴他,楚王要大赦天下,還故意加重語氣說:「早知道楚王要大赦這消息,我就不來麻煩先生了。我家裡的錢財也總是捉襟見肘,這樣也就不用花冤枉錢了。」

庄生聽了,臉色很不好看,他知道老大是來要錢的,回身拿了當初的1000金,還給了老大。老大基本的客套也沒有,拿了錢,就告別了庄生。

老大這事做得不地道啊,不管是不是庄生把事辦成的,這錢哪能自己去要回去呢!這一舉動無疑是把庄生推向了對立面。

庄生對老婆說:「陶朱公家的老大真不是東西,簡直就是一個勢利眼,翻臉無情啊,只惦記著那點俗物,根本不考慮我的感受,我居然還幫助這樣的人,被這個小輩給耍了啊!」

君子是實誠,但是,君子不是傻子。利用君子,脅迫君子,尤其是跟君子玩心眼和手段,只會把君子變成敵人。君子玩起來陰謀詭計,未必比小人差了,同樣的計謀,效果甚至還要更好!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庄生又到王宮見楚王:「大王,聽說陶地有個富豪的兒子在咱們楚國殺了人,他的家人拿出來很多錢,賄賂楚國朝堂官員。現在民間傳說,大王之所以大赦天下,是為了找個理由,釋放那個富豪的兒子,不是為了免去楚國災禍。」

楚王聽了,非常生氣,有錢算什麼,在王權面前,啥也不是!立刻下令,先把陶朱公的二兒子推上斷頭台,接著第二天大赦天下,用事實來制止流言。

自作聰明的老大,最終只能帶著二弟的屍體回到了家裡。

陶朱公看到二兒子的屍首,並沒有感到意外,他嘆了口氣說:「老大從小跟著我做生意,吃過很多苦,知道賺錢不容易,所以,長大後把錢財看得很重,不肯舍財。老三生下來的時候,家裡非常富有,他看著賺錢很輕鬆,所以,花錢大手大腳,從來不會吝惜錢財。不會舍財,別想辦大事,只有讓別人得到好處,你的事情才會更容易做成。這就是當初為什麼我不同意老大去的原因啊。」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子霄讀史感悟】

跟君子交往,一定要守住一個字——誠,君子最討厭的就是欺詐虛偽和陰謀算計。

恰恰,陶朱公家的老大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背信棄義,翻臉無情,重財輕義,最終庄生給他上了一堂社會人情課:別跟君子玩心眼

當然,陶朱公也給咱們上了一課:要辦大事,先舍錢財!出多少錢,就能辦多大的事!

你覺得是這樣嗎?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讀史感悟。

范蠡的商業思維課:辦大事要會棄財,別讓錢財成為你成事的絆腳石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一、臨危受命平永昌 建興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長,霍弋站在永昌郡城牆上,望著遠處瘴氣繚繞的哀牢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上的銅吞口。三日前收到的軍報還揣在懷中——夷王孟獲的族弟孟琰糾集三十七寨蠻兵,已切斷通往滇池的鹽鐵要道。"參軍大人,閻都督的援
從落魄到封侯:高適跌宕傳奇的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從落魄到封侯:高適跌宕傳奇的逆襲人生

在大唐的歷史星空中,有一顆璀璨的明星,他的人生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傳奇史詩,充滿了跌宕起伏與傳奇色彩。他就是高適,一個從落魄底層一路拼搏至封侯高位的偉大詩人、軍事家。落魄少年:名門之後的艱難求生公元704年,高適出生在渤海蓨縣的一個曾經輝煌的
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同志逝世

盧瑞華同志遺像。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廣東省委原副書記、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3日16時18分在廣州逝世,享年88歲。來源 | 南方日報編輯 | 饒歡 審讀 | 張蕾二審 | 范錦樺三審 | 彭健q讀特精選...
莫斯科明確土耳其俄烏會談議題 - 天天要聞

莫斯科明確土耳其俄烏會談議題

據俄羅斯RT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表示,莫斯科希望在即將於伊斯坦布爾舉行的會談中與烏克蘭討論「可持續解決方案」,包括承認原烏克蘭領土已成為俄羅斯不可分割的部分。 里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