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2022年12月04日22:41:14 歷史 1094

1976年1月,深受全國人民愛戴的周總理與世長辭。

這個消息被公布以後,全國上下都陷入了一片痛苦的情緒當中,人們自發地聚集在長安街的兩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悼念這位「人民的好總理」。

與此同時,中南海內正在為此舉行一場特殊的會議。

在會議上,眾人都在討論如何安排周總理的後事,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也在會場參加了討論,她的神情十分憔悴,雙手止不住地顫抖著。

周總理去世以後,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我們必須給他舉辦一次盛大的葬禮。

雖然鄧穎超一再表示總理生前希望「喪事簡辦」,但大家對於總理的熱情還是遠超她的想像。

最後,大家開始討論周總理葬禮的規格問題和具體安排,一致認為應當選擇一位與總理感情甚篤,同時又有足夠政治分量的同志來為總理宣讀悼詞。

但周總理的一生與黨內外的很多人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到底應該找誰在葬禮上致辭,一下子便成了一個「難題」。

這時候,葉劍英元帥站了出來,主動提出了一個人的名字,在提出這個人的同時,葉劍英元帥還頗為自信地表示:在整個黨內,恐怕沒有人比他更合適給周總理致悼詞了。

那麼,葉劍英同志提出來的這個人到底是誰?為什麼葉劍英要說「沒有人比他更加合適」?在周總理生命的最後時光里,他又有著怎樣的經歷呢?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接下來,且讓我們細細地道來。

一 周總理的「最後歲月」

1972年,周總理就被查出了膀胱癌,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周總理表現得格外冷靜。

一開始,周總理委婉地告誡秘書不要將這件事情透露給鄧穎超,但鄧穎超是一個細心的人,周總理的身體出現了異樣,她是第一個察覺到的人。

因此,直到周總理主動向鄧大姐說明情況,他們兩個人之間還是保持著驚人的默契。

在被查出癌症以後,周總理還是像往常一樣主持著國家的各項工作。

1975年,周總理在第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我國的工業、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目標,這對於正處在困難當中的人民群眾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然而,周總理本人的身體狀況卻在此之後急速惡化了下去,同年7月,周總理因為病情惡化不得不停止工作住進了醫院。

由於周總理每天都要超負荷地工作,他有時一天只能睡上一個小時,這讓他的病情變得更加糟糕,當周總理被送進醫院的時候,他的腳上長滿了腫泡。

醫生和護士們都勸周總理要好好地休息,但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彼時的周總理覺得自己已經時日無多了,更希望將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但現實情況卻不允許他再有這樣的「奢望」了。

在鄧大姐和主治醫生的聯合勸說之下,周總理才同意了做手術的事情。

在手術開始之前,周總理還反覆向醫生強調,這次手術不能耽誤他今後的工作,為了照顧周總理的情緒,大家不得不對他說了假話,以此來減少他的負面情緒。

1975年7月,周總理從睡夢中蘇醒了過來,這一天距離他做完手術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

但他的腦海中還是會有一種模糊不清的感覺,當周總理醒來以後,他的第一反應便是叫來秘書詢問最近國務院工作的情況,起初秘書害怕讓周總理過分勞神操心,故意不將真實的情況透露給他。

但周總理卻是一個非常倔強的人,他告訴秘書倘若自己不能了解國務院的各項工作,那他就不吃飯了。

最後,工作人員無奈,只能將最近各項工作的情況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吃過飯後,秘書陪著周總理在醫院門前的草坪上散步。

周總理好像是突然想起什麼一樣,立刻對秘書交代道,去給朱老總打一個電話,問問他們的情況怎麼樣了。

秘書對於總理的交代絲毫不敢怠慢,只是總理的身體尚未痊癒,所以他的一切社交活動必須嚴格按照醫囑來進行。

等秘書和朱老總的妻子康克清大姐通過電話以後,將朱總理的身體狀況報告給了周總理,周總理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了極為擔憂的神色。

在這麼多年的革命鬥爭經歷中,朱老總和毛主席對於周總理來說就像是他的兩個親人一樣,聽說朱老總的身體最近也不太好,周總理的心中萬分焦急。

幾個小時以後,周總理的秘書從中南海把朱老總接了過來。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兩位南昌起義的「老戰友」再次見面,彼此都已經是沉痾難起的病人了。

然而,當周總理剛剛張嘴想要說些什麼的時候,卻只能問候一番老同志的生活。

畢竟,以他們兩人現在的身體狀態,再想做成什麼事情顯然是有些困難的,這次溫馨的會面只能夠草草地結束,所有在場的人員都不知道說什麼為好。

除此之外,在病床上的周總理還會時常想起毛主席。

有一次,周總理向秘書問起了毛主席的近況,秘書告訴他毛主席現在一切還是像從前一樣,喜歡寫詩、喜歡游泳。

那一天周總理剛好來了興緻,便要秘書讀一讀毛主席最近新寫的詩歌,秘書告訴周總理,毛主席最近寫的兩首詩一首叫《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另一首則叫作《念奴嬌.鳥兒問答》。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周總理也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如果不是參加革命的緣故,他本可以成為一個小說作家,他一聽兩首詩的名字便有些迫不及待,他一邊催促秘書給自己讀詩,一邊露出了一副輕鬆的神色。

當秘書讀到「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這一句時,他看到周總理的嘴角泛起了一道微微的弧度。

很顯然,周總理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笑過了。

然而,病痛往往是無情的,正當周總理與秘書在一起分享喜悅的時候,病魔也在悄悄地吞噬著他身體里每一個健康的細胞。

時間到了1975年的年底,周總理的身體已經十分虛弱,任何一點打擊都有可能危及到他的生命,他明白,現在是向大家交代後事的時候了。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二 周總理的「臨終囑託」

次年1月7日,醫院已經對周總理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所有的醫護人員還在拚命努力著,大家都在期待著奇蹟的發生,為了不錯過總理的遺言,中央事先通知了幾個國務院的主要負責同志。

李先念、鄧小平等人都來到了病房裡,準備聆聽周總理最後的交代和囑託,大家一走進病房就看到鄧穎超低著頭站在了門口,前來探望的人們一一與鄧大姐握手表示慰問,一邊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等到同志們都到得差不多了,鄧穎超這才開始向大家宣布周總理的遺言,因為總理之前考慮到如果自己病重很有可能無法說話。

所以,他在事先就將遺言和願望全部告訴了鄧穎超,並由她負責向同志們轉達,聽到鄧穎超要宣布周總理的遺言,不少同志都拿出了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還有人的眼光一直緊緊地盯著周總理的病床,似乎是在等待著總理蘇醒的時刻。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鄧大姐先是向大家交代了一些具體的工作,而後她又抬起頭向大家宣布了周總理的三條遺願:

第一、在他死後不要為他舉辦任何形式的追悼會。

第二、不要舉辦「遺體告別儀式」,讓總理安安靜靜地離開。

第三、死後不留骨灰,也不葬入八寶山公墓,將所有的骨灰撒到祖國的大地上。

聽了總理的這些遺願,大家族一瞬間都沉默了,從情感的角度上來說,大家都想為總理舉辦一次追悼會。

可是,奈何周總理與鄧大姐有約在先,如果大家不遵照周總理的遺願去處理他的後事,看起來多少對他有些不尊重。

1976年1月9日,周總理在醫院裡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八歲,在周總理去世以後,中央第一時間成立了相關的領導小組開始討論周總理的後事。

毛主席在得知周總理去世的噩耗後,不由得猛烈咳嗽了一陣,但他知道自己還不能倒下,於是便強裝鎮定地詢問起了總理後事的情況。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此時,同志們正好將周總理生前留下的幾個遺願呈遞給了毛主席批示,毛主席看著紙面上的一條條要求,嚴肅地皺起了眉頭,他先是將鄧穎超同志找來詢問了她的意見,而後又找來了中央的其他同志們。

最後,毛主席親自拍板決定:周恩來同志的追悼會和遺體告別儀式照常舉行,但他的骨灰可以按照其遺願進行處理。

毛主席的這一決定即照顧了大家對於周總理的感情,也考慮到了周總理本人的願望。

只可惜,毛主席自己作為一個八十三歲的老人,已經無法親自去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了,他看著總理的照片流下了淚水,內心宛如刀絞一般。

在毛主席確定了要為周總理舉辦追悼會以後,大家就開始進一步討論「追悼會該怎麼開」了,前來參加這項工作的人幾乎都是黨內頗有威望的老同志。

其中,尤以葉劍英元帥和幾位老將軍最為顯眼。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葉帥是周總理在黃埔軍校時期的朋友和同事,另一方面,周總理也可以稱得上是葉帥的「革命引路人」。

如果沒有周總理的引導和幫助,興許葉帥這一輩子也不過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官。

但自從葉帥跟著周總理投身了革命,便成為了我們黨的一位重要領導者,這麼多年以來,葉帥的內心都非常感激周總理,也將他視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如今周總理去世了,葉帥的心裡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悲痛情緒,他忍住將要奪眶而出的淚水做出了一個提議:周總理的追悼會悼詞必須由一個總理本人高度認可、深受全黨同志信任的人來宣讀。

這麼看起來只有一個人是最為合適的,他就是鄧小平同志。

大家聽了葉帥的話紛紛表示認可,沒有人提出異議。

可是,葉帥為什麼會說鄧小平是宣讀周總理悼詞的「不二人選」呢?作為多年的同志加戰友,鄧小平又會在周總理的追悼會上做出怎樣的表現呢?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三 追悼會上 顯露「真情」

鄧小平同志與周總理的緣分比黨內的絕大多數人都要深厚,當年鄧小平和自家的小叔叔一起去法國留學,企圖追尋「強國之道」。

在法國鄧小平結識了比他大一屆的留學生聶榮臻,在聶榮臻的介紹下,鄧小平開始慢慢地閱讀法文版本的《共產黨宣言》。

當時這些赴法勤工儉學發中國留學生大多生活拮据,因此,他們常常會在餐廳里點一杯茶水坐上一下午,大家聚集在一起討論國家的未來,議論階級鬥爭的方式和方法,有時候甚至還會大吵起來。

在這些人當中鄧小平的個子比較矮小,所以他常常會坐到角落裡,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鄧小平才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直到有一次聚會上,有一個濃眉大眼的年輕人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裡的鄧小平,開始主動與他交流思想、探討問題。

這個人便是周恩來,當時的周恩來也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對於未來充滿了嚮往。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一番交流下來,鄧小平覺得這個比自己大了六歲的「學長」,就像是自己的知音一樣,他不像其他的年輕學生那樣只會高談闊論,對於每一套理論,他都能說出對應的國內社會現狀,這讓鄧小平感覺到了一種「革命成功的可能性」。

周恩來也非常照顧這個四川來的小老弟,他們經常會聚在一起討論問題。

有時候大家聊得晚了,周恩來還會親自下廚給鄧小平他們做上一碗「紅燒獅子頭」。

就這樣,他們的關係越來越近,彼此之間也越來越了解,鄧小平意識到未來想要帶領中國擺脫現在的局面,就必須走周恩來所提出的路線。

從此以後,鄧小平就成了周恩來身邊的一個「小跟班」,周恩來所說的理論和事務,他都會熟記於心,有時候周恩來忙起來忘了某件事情,鄧小平總能夠友善地給予他提醒。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1922年,周恩來受到組織上的委派需要去德國組織工作,在臨行之前,他特意找到鄧小平對他做了一些基本的交代。

本來周恩來只是希望鄧小平能夠儘可能地保住法國的黨組織、躲避法國警察的追捕和搜查,但鄧小平居然反客為主在法國境內組織起了一大批運動。

當法國的警察們發現他們的對手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時,更是氣得咬牙切齒,在鄧小平受到法國政府通緝的時候,周恩來出面與蘇俄取得了聯繫。

最後,鄧小平得以成功登上了前往蘇俄首都莫斯科的火車,到達蘇俄以後,鄧小平又進一步學習了很多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研究了許多列寧同志的講話。

這段經歷讓他徹底成為了一個無比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在周總理去世以後,鄧小平徹夜難眠。

一直以來,他都將周總理當成是自己的「人生導師」,現在他突然去世了,自己彷彿在一瞬間失去了精神支柱。

聽說中央要讓他去宣讀周總理的悼詞時,鄧小平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他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當好這個追悼會的「主持人」,無愧於總理和人民呢?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1976年1月10日,周恩來總理的追悼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許多周總理在革命戰爭時期的老部下都不遠百里趕到了北京參加他的追悼會。

大家聚集在一起抱頭痛哭,緬懷這位全國人民的好總理。

周總理的身上覆蓋著鮮紅的黨旗,這是黨和人民對於他這一生給予的「最高評價」,鄧小平和其他的同志們站在一起,神情肅穆地朝著周總理的遺體鞠了三個躬。

隨後,他在腦海里反覆回憶著周總理的悼詞。

一會兒,自己上台給周總理宣讀悼詞,一定會成為全場的「核心人物」,因此,對於鄧小平而言沒有犯錯的機會,現實也決不允許他犯下錯誤。

過了一會兒,先前號啕大哭的人群漸漸地安靜了下來,看到現在的情況,同志們決定開始由鄧小平宣讀周總理的悼詞。

只見,鄧小平雙手顫抖地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對於周總理的哀悼之詞。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在宣讀悼詞以前,鄧小平還是特意轉過身去,朝著周總理的遺體又鞠了三次躬。

然後,他將身體緩緩地轉了回來,用濃厚的四川口音宣讀道:「周恩來同志自一九七二年患癌症以後,在偉大領袖毛主席、黨中央經常的親切關懷下,醫護人員進行了多方面的精心治療。他一直堅持工作,同疾病作了頑強的鬥爭。由於病情惡化……」

一段話還沒讀完,鄧小平就忍不住潸然淚下,他不顧在場的客人哭出了聲,其他的人也跟著鄧小平爆發出了巨大的哭聲。

周總理去世的消息對於所有人來說都宛如一道晴天霹靂,每每回想起周總理生前的故事和畫面,一切是那麼多生動和溫暖,這又讓人怎麼能不懷念他呢!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大家的哭聲才慢慢停了下來。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鄧小平擦乾了眼淚繼續將周總理的悼詞讀完,然後用手輕輕地撫摸了一下擺在他身後的花圈,他知道很多老同志因為身體緣故當天無法到場參加追悼會。

因此,鄧小平必須替他們轉達那份對於周總理的哀思和懷念,鄧小平慢慢地走到了鄧穎超的身邊向她表示了慰問。

鄧穎超此刻已經哭得渾身乏力,不得不坐在工作人員提供的椅子上休息,見到鄧小平走過來安慰自己,她也立刻站了起來向小平同志致謝。

最後,鄧小平向眾人做了簡短地補充說明,如今,周總理因為病痛的折磨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是,周總理所追尋的事業和理想還需要後來的同志們去努力實現。

因此,大家唯有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才是對周總理最好的報答與紀念。

事實證明,鄧小平不光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幾年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戰略。

隨後,我國的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這一切的背後既有鄧小平同志的正確領導,也有那個紅色理想的照耀和指引。

周總理逝世後,誰致悼詞引爭議,葉劍英拍板:論資歷只有一人合適 - 天天要聞

今天的中國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離不開每一代共產黨人的辛苦付出與默默拼搏。

當我們回看歷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最容易被人們記住的恰恰就是那些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人民的那些英雄和偉人。

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但人們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需要偉大的英雄為我們引領方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擔當,今天的中國正處於歷史上最為富強的時刻,面對國家的發展與民族的復興,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付出自己的努力。

一個團結起來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一個團結起來的國家必將在歷史的海洋中一往無前,走出屬於自己的康庄大道。

編輯:濁酒

責編:林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