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2022年11月23日23:52:20 歷史 1752

九十年代末的一天清晨,當長安街電報大樓報時鐘聲響過六聲之後,沉寂一夜的北京城漸漸從沉睡醒來。清晨的微風拂過京西皇城根南街9號院內的葡萄架,架上茂盛的的葡萄藤被風吹得沙沙作響。

小院長不大,但院內和沿外牆根卻被主人種滿了果樹和蔬菜,從院門通向會客廳的小道,被裝飾成了一條林蔭走廊。

除了冬天,任何季節來到這個小院,都能看到院子里種的各種花卉以及主人種下的辣椒、黃瓜、西紅柿等蔬菜,偶爾一抬頭,還能看到頭上滿架的葡萄,小小的院子充滿了濃郁的田園氣息。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六點剛過,院子的男主人便起床了。在院子里走上兩圈之後,老伴早已為他燒好開水泡上了茶,喊著男主人的過來吃早餐。

早餐很簡單,只有一杯熱牛奶和一碗雞蛋羹,再加上幾片饅頭片,或者一根小麻花。

從外表上看,饅頭片烤得很硬,看得出來男主人的牙口很好。接過老伴端來的牛奶後,男主人習慣在牛奶里放上一勺咖啡,然後一口一口地慢慢喝了起來。

不多時,男主人便吃完成早餐,之後便坐在那張舊沙發上,拿起一張報紙認真地看了起來。

這個不起眼的小院的男主人,正是曾擔任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華國鋒。這時的他早已辭去黨和國家領導人職務多年,過著平靜而有規律的退休生活。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一、

自從八十年代初從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崗位上退下來之後,華國鋒一直住這間9號院內。

這裡原來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子代善的王府的一部分,位於西城區西皇城根南街西側,可謂是一處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退休後的華國鋒喜歡別人稱他為「華老」,不喜歡人家喊他「華主席」。他說他對「華老」這個稱呼感到很自然,「華主席」讓他聽了感到很不自在,也會無形中拉開他和群眾的距離。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從布滿小院的葡萄架就能看出,種葡萄佔據了華國鋒退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時間。據說為了種好葡萄,華國鋒曾親自去北京園藝場找過一些種葡萄的老農民,向他們學習如何種植和管理葡萄。

別看華國鋒的小院面積不大,但他種的葡萄品種卻不少。他曾得意地對來訪的客人說,他的小院里光葡萄就有五六十個品種,每年收穫的葡萄有兩百多斤呢!說起這個「成績」的時候,華國鋒的眼裡滿是笑意。

這麼多葡萄,華國鋒一家人肯定是吃不完的。加上華國鋒患有比較嚴重的糖尿病,醫生嚴格規定他不許吃糖份多的水果,連每餐的主食也要少吃。

所以收穫下來的葡萄,大多數都被他拿去送給了身邊的工作人員和一些老朋友。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其實在老伴韓芝俊的眼裡,華國鋒可沒那麼聽醫生的話。雖然醫生不讓他吃葡萄,可背不住他趁韓芝俊不注意,利用散步的機會,偷偷地從葡萄架上摘上一兩顆成熟的葡萄,用極快的速度放進嘴裡。

有幾次韓芝俊感覺華國鋒偷吃了葡萄,要他張開嘴檢查,可華國鋒早已把葡萄連皮帶籽都咽進了肚子里。「抓賊抓贓」,沒抓到證據,韓芝俊只得作罷。

韓芝俊偶爾也會向孩子們抱怨,她都快成了華國鋒的「老保姆」了。只要一不留神,華國鋒就會弄點「妖蛾子」。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有一次家裡包餃子,這是身為山西人的華國鋒的最愛,韓芝俊規定華國鋒只能吃十個,但華國鋒吃完後感覺沒吃過癮,便纏著韓芝俊要求再加幾個。

韓芝俊被纏得沒辦法,只好讓他再吃兩個。每次說起這些事,韓芝俊總是無奈地望著華國鋒直搖頭。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二、

吃完早飯,華國鋒都會堅持抽出幾個小時的時間,用來讀書看報。他看的報紙很多很雜,既有《人民日報》、《解放軍報》這樣的黨報,也有像《北京晚報》、《燕趙都市報》這類偏社會生活類的報紙。

雖然眼睛不太好,但華國鋒看起報紙來卻很「痴迷」,有時連跟隨華國鋒20多年的廚師謝師傅喊他吃飯,華國鋒都沒聽到。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很喜歡謝師傅的手藝,謝師傅做的山西莜麵、貓耳朵、刀削麵、羊肉臊子,華國鋒都很愛吃。在謝師傅的眼裡,華國鋒的飲食很簡單,給華國鋒做飯也很省事,因為他愛吃的食材極為普通,品種就那幾樣,從來不變。

華國鋒喜歡吃的蔬菜有南瓜、山藥、大白菜和蘿蔔,這些蔬菜都不用出去買,因為他的院子里就種了很多。至於葷菜,華國鋒也只偶爾吃吃水煮羊肉,從來不喜歡吃那些昂貴的海鮮之類食材。

謝師傅最為感慨的是,華國鋒對自己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都像對待家人一樣,絲毫沒有領導人的架子。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他是個特別善良的老人,我偶爾做菜多放了點鹽,他感覺出來了也不說,只是少吃點,從來沒有批評過我,更沒有放下碗說不吃,要我去重做。」

吃過午飯後,華國鋒一般要午休兩三個小時。午休結束後,如果有客人來訪,也會見一見來訪的客人。

客人走後,華國鋒一般會和老伴在院子里與工作人員一起伺弄一下他種的菜。晚上六點半開始吃晚餐。華國鋒的晚飯吃得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喝點二米粥或者南瓜粥,有時加個燒餅。

吃完晚飯,便到了《新聞聯播》開播的時間了。觀看每天的《新聞聯播》,是華國鋒多年來雷打不動的習慣,除非病得躺在床上不能起來,他從來沒有落下觀看《新聞聯播》過。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看完《新聞聯播》,華國鋒就會來到書房,開始練字。由於長期堅持,加上跟一些書畫名家也多有切磋,還受過趙朴初、楚圖南、溥傑等人的指點,華國鋒的書法雖然談不上「大家」,但也有相當的功力。

啟功就對華國鋒的字給過很高的評價,說他的字「渾然大氣、骨力盡現」。要知道啟功很少讚譽別人的字,能得到他這種評價,是相當不容易的。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三、

說起華國鋒的書法,還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華國鋒有一間小書房,每天他都要堅持抽出時間,在書房裡練習書法。

有一天,華國鋒的老鄉韓學武登門拜訪,正趕上華國鋒在練習書法。華國鋒知道韓學武也是個書法家,於是拿出幾件自己比較滿意的幾幅作品,讓韓學武提提意見。

韓學武是個直率性子,雖然表揚華國鋒的字寫得不錯,但仍然指出有些字寫得解決還欠點兒力度。華國鋒聽完很開心,他對韓學武說:「來拜訪我的客人中,只有你一個當面指出我書法的不足之處,你是個說真話的人!」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從那以後,只要韓學武來,華國鋒都會拿出自己的新作請他點評。這件事傳出去後,大家都說韓學武是華國鋒的老師,弄得韓學武很不好意思:「華老的字表面上質樸、平淡,但實際上很有骨力,功力很深。我哪裡有能力做他的老師?」

華國鋒最喜歡寫毛主席詩詞,但他用的都是顏體有人建議他用「毛體」來書寫毛主席詩詞,華國鋒卻搖搖頭說:「毛主席的書法自成一家,我即便再練一百年,也練不到毛主席那個水,還是老老實實地學顏體吧!」

有些上門的客人很喜歡華國鋒的書法,向華國鋒提出希望得到一兩件墨寶的要求,華國鋒都能儘可能地滿足客人們。他只有一個要求:拿回家收藏可以,但不許拿到市場上去炒作!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後來,華國鋒聽說有人沒有遵守約定,把他的字拿到市場上去賣,而且市場上也出現有人模仿他的字體造假後,很不高興。從那時起,他再也不再輕易給人題字了。

就在華國鋒決定「封筆」之後,山西交城的幾位同志來到北京找到華國鋒,提出交城卦山正在搞旅遊開發,想請華國鋒在卦山新建的牌樓上題幾個字。

交城是華國鋒當年打過游擊的地方,華國鋒對那裡的山山水水,以及純樸的老百姓始終抱有很深的感情。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聽了對方的要求後,華國鋒拿起毛筆,親筆題寫了「山形卦象」四個大字,將這幾個大字連同自己手書的幾張毛主席詩詞交給對方,說希望自己的題字能幫助卦山的鄉親們辦好旅遊,過上好日子。

如今他的題字已懸掛在卦山的門樓之上,那些手書的毛主席詩詞也被刻成碑刻,成為卦山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四、

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華國鋒也曾多次到全國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祖國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

擔任過華國鋒警衛工作的曹俊洪,曾陪同華國鋒去過很多地方。在他的印象里,華國鋒不管到哪裡,都非常關心當地的發展情況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情況。華國鋒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只要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比什麼都好。」

華國鋒的子女們雖然不反對老人家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卻對華國鋒每到一處,總將自己的行程安排得很滿有些意見。因為華國鋒每到一地,不僅要參觀當地的工廠和農村,還總喜歡和工人、農民聊天,詢問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情況,甚至晚上也不休息。

兒女們「抱怨」說:「您每次出去都把行程安排得那麼緊張,也不怕身體吃不消?」華國鋒卻總是反駁道:「看到老百姓過得好,我心情就愉快,這不比休息更加有利於身體健康嗎?」兒女們聽他這麼說,只得不再反對。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1996年,江蘇華西村舉辦建村35周年慶典時,邀請到了華國鋒來華西村參觀。華國鋒要求華西村不許張揚,自己也沒有發表公開講話,而只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參加了這次慶典。

在看到華西村的發展情況後,華國鋒對這個村子印象很深,尤其是在農民的住房方面,看到農民住宅「遠看像林園,近看像公園,生活在樂園」之後,華國鋒欣慰地笑了......

華國鋒也非常關心自己家鄉山西的發展,每當有老家人來看他時,他總會關切地問人家:「家鄉經濟發展怎麼樣?收成如何?」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九十年代中期,華國鋒的侄女蘇鳳仙有一次專程來北京看望華國鋒。華國鋒知道侄女在化肥廠工作,向侄女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你們化肥廠的生產、經銷情況怎麼樣?工人們一個月能拿到多少工資?」

蘇鳳仙告訴華國鋒,化肥廠的效益很好,工人們每個月能拿到800多元的工資。華國鋒聽完欣慰地笑了,他指著老伴韓芝俊對蘇鳳仙說:「不錯嘛,工人們的工資比你嬸嬸還高,她才600多一個月。就應該這樣,幹活的人就應該比退下來的人拿得多!」

華國鋒對山西老家的群眾,一直懷有深厚的感情。從蘇鳳仙口中得知同村的石玉環患了白內障,便讓蘇鳳仙回去後趕緊催她來北京治療,並提出自己派人幫石玉環找好醫院,儘快安排手術。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蘇鳳仙回去沒多久,石玉環便按華國鋒的安排來到北京治療白內障。華國鋒知道鄉親們不捨得住旅館,便讓石玉環和丈夫住在自己家裡,一住就20幾天,直到石玉環做完手術返回山西。

第二年石玉環來北京複查時,華國鋒又將她接到家裡住了一個多星期。石玉環臨走時,華國鋒又出錢買了不少糖果、餅乾,讓她帶回去分給村裡的孩子們。

交城縣誌辦主任田瑞為了創作《華國鋒在戰爭年代》一書,曾多次來到華國鋒的家中拜訪華國鋒。讓田瑞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見到老家來客人,華國鋒總是用交城土話和大家交流,顯得異常親切。

華國鋒的交城土話說得很流利,連田瑞這個土生土長的交城人也自愧不如,甚至連陪同他一起來的兩位縣誌辦的年輕人也都表示:華老有些交城話,我們年輕人都聽不懂!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2001年,華國鋒迎來了80大壽。孩子們說要給他辦壽宴,被華國鋒拒絕了。那天晚上,老伴為他訂了個生日蛋糕,準備了一桌家常菜,與幾個孩子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起,過了一個簡單的生日。

吃飯的時候,華國鋒告訴孩子們:「國家的前途在你們年輕人身上。你們要節約,不要鋪張浪費。」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五、

從黨和國家主要領導崗位退下來後,黨和人民也沒有忘記華國鋒。從黨的十二大到十五大,華國鋒均被選為中央委員。不再擔任中央委員後,他又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了黨的十六大十七大,至今仍保持著連續9次出席黨的代表大會這一歷史紀錄。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華國鋒的身體大不如前。在醫生的要求下,華國鋒減少了外出,以在家靜養為主。

不管身體怎樣,天氣如何,一年中有兩個日子,華國鋒是雷打不動,一定要出門的。這兩個日子一個是每年的12月26日,這天是毛澤東的誕辰;另一天是9月9日,是毛澤東去世的日子。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每年的這兩個日子,華國鋒必定都會帶著家人來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澤東遺容。

熟悉華國鋒的一些老朋友,都知道華國鋒的這個「規矩」,所以不少人都會在這兩天也來到毛主席紀念堂,只為了見見華國鋒,和他敘敘舊,曾在中南海工作的攝影師錢嗣傑便是其中之一。

回憶起這些,錢嗣傑說:「我們這裡有給華老站過崗的,有當年陪他出訪過的。華老平易近人,私下總是和我們有說有笑,什麼時候都是如此。

這幾年他身體不好,很少出來,我們也不忍心總去打擾他,所以就會在這兩天早早來到毛主席紀念堂,只為看他一眼。看到他仍然能夠走動,我們也就心安了。」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2007年12月26日,86歲的華國鋒雖然已經病魔纏身,但仍然決定帶家人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主席遺容。孩子們擔心他的身體,不想讓他去,但華國鋒說什麼也不同意。他對孩子們長嘆一聲:「這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最後一次去瞻仰主席他老人家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華國鋒的預感沒有錯。這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瞻仰毛主席遺容,也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曾在華國鋒身邊工作過的陳長江老人,至今仍記得那天華國鋒帶著家人和他們這些老部下,恭恭敬敬地站在毛主席塑像前,莊嚴地喊著口令:「向偉大領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進入2008年之後,華國鋒的身體每況愈下。3月的時候,交城縣誌辦主任田瑞帶著華國鋒傳記的書稿來北京請華國鋒審閱,可沒翻幾頁,華國鋒便無奈地放下書稿:「田瑞,我是看不完嘍。」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六、

和全國人民一樣,華國鋒有個心愿,那就是想親眼看一看2008年8月8日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夏季奧運會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看一看13億中國人在自己的家園,是怎樣唱響團結、友誼、和平的奧運之歌的,更想與群眾一起分享這份歡樂。

得知華國鋒的這個心愿後,奧運組委會在8月2日這天給他送來了幾張票。望著送來的票,華國鋒遺憾地嘆了口氣說:「我老了,不去了,你們去吧!」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8月3日,華國鋒又一次住進了醫院,再也沒能出來。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去世前,華國鋒留下遺言:「讓我回卦山吧,那裡樹多,清靜,小時候在那兒,打游擊也在那兒。」

在華國鋒的追悼會上,幾位2007年毛主席誕辰那天陪著華國鋒一起瞻仰過主席遺容的老友們,一個個悲痛萬分。大家感慨道:「還有幾天就是9月9日了,沒想到我們卻站在了華國鋒的靈堂前......我們再也聽不到華老喊的口令了……」

07年華國鋒想去毛主席紀念堂,被家人阻攔後,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中新網:《華國鋒晚年生活》

人民網:《華國鋒最後的遺憾:沒看上北京奧運》、《華國鋒深居簡出,每年兩次瞻仰毛主席遺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