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旭
「從現在起,弟兄們全部不能外出,我們要執行一項絕密計劃,將紅軍24師首腦一網打盡!」
1937年4月,贛南,蔣軍46師一場軍事會議正在秘密舉行,蔣軍師長信心滿滿地對參會的將領說。
敵人為何如此有把握?因為紅軍內部出了叛徒。
當時紅軍跟上級失去聯繫,敵人制定了一項罪惡計劃:
讓這名叛徒用總部的名義給贛南紅軍下達命令,誘捕紅軍幹部進入敵人的伏擊圈。
紅軍主力這時候早就到了陝北,但在贛南留下了少量隊伍堅持游擊作戰。
他們在項英、陳毅等人的領導下,堅守在蘇區,與數十倍的蔣軍展開頑強的鬥爭。
紅24師就是留在南方開展游擊作戰的隊伍。
那麼,出賣紅軍的叛徒是誰,敵人怎麼那麼有把握,確信紅軍高級將領會上當?
此人名叫陳海,又名陳宏,江西本地人。
他17歲就參加革命,是紅六軍團的一名戰士。
在一次戰鬥中,陳海為了掩護戰友和大部隊失去聯繫。
但是他意志堅強,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組織,重新回到革命隊伍中去。
因為陳海有文化,組織派他打入陳濟棠的粵軍,發展隊伍,做兵運工作。
1936年9月兩廣事變後,陳海又奉命到了蔣軍第46師繼續做兵運工作。
陳毅
可是不久之後,他就暴露了;這次暴露,純屬意外。
陳海從梅嶺返回的路上,忽然有人跟他打招呼:「這不是小陳嗎?」
陳海抬頭一看,這人認識,是紅軍時的老首長龔楚。
龔楚擔任贛南軍區司令員的時候,陳海曾經給他當過警衛員,所以熟識。
不過,這時候的龔楚身穿一身蔣軍軍裝,讓陳海一臉迷茫。
龔楚是廣東人,是個神童,小學課程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他1924年就加入組織了,比林彪、徐向前與賀龍都早,早年擔任過紅七軍參謀長。
1334年,龔楚擔任軍區參謀長,即使後來一度被撤職,復出不久又擔任了粵贛軍區司令員。
可見,龔楚的資歷深厚,能力也是突出的。
可是,在1935年5月,已經升任湘、粵、桂邊區紅軍總指揮龔楚卻鬼使神差,投靠了粵軍余漢謀部,搖身一變成為敵人。
按照當時地下工作的原則,各地的革命組織和紅軍游擊隊各個單位之間,是不發生橫向聯繫的,因此對龔楚的叛變,陳海之前並不知情。
余漢謀原來是陳濟棠的部下,之前奉命跟紅軍達成默契,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陳濟棠在1936年秋天支持桂系軍閥發動兩廣事變失敗後,余漢謀倒戈效忠蔣氏,開始「圍剿」紅軍。
這時候的余漢謀,被蔣氏任命為第四路軍總司令,就駐守在大余。
龔楚
看到龔楚身上的軍裝,陳海便明白了一切,慌忙解釋說:「我早就脫離紅軍了,現在做生意呢!」
龔楚是個老狐狸,從陳海閃爍的眼神中看出破綻,將其帶回去審問。
敵人對陳海嚴刑拷打,他並沒有屈服。
龔楚硬的不行就來軟的,派出同樣是紅軍叛徒的何長林現身說法。
何長林原來也是紅軍幹部,後來叛變投敵,被任命為粵贛游擊司令。
何長林是紅軍指揮機關後方主任,是被龔楚勸降的。
原來,龔楚1935年春天叛變之後,一心要立大功,就在同年十月將昔日的戰友誘騙到一個叫北山的地方,在那裡事先設下埋伏。
結果龔楚毒計得逞,只有小隊長「猛張飛」劉矮古等六七位同志帶傷衝出會場,逃離了虎口。
北山游擊隊60多人英勇犧牲,30多人被捕,何長林也是被捕者之一。
在威逼利誘下,何長林步龔楚的後塵,背叛了革命,當了可恥的叛徒。
何長林叛變後嘗到甜頭,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勸說陳海:
「看看項英他們,被圍在梅嶺與世隔絕,吃不飽穿不暖,過著非人的日子。」
「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消滅,跟著他們一點前途都沒有,何苦呢?」
「你再看看我,月餉200塊(紅軍一個月生活費3塊錢),吃香喝辣,還娶了個年輕漂亮的姨太太……」
聽何長林這麼一說,陳海動搖了,當了可恥的叛徒。
為了向蔣軍表忠心,他出賣了贛粵邊特委的內線交通員黃亞光。
隨後,陳海也現身說法,勸降黃亞光,讓對方也做了無恥的叛徒。
為了給敵人交上一份像樣的投名狀,然後升官發財、飛黃騰達,他們主動向敵人提出,要誘騙項英等人下山,進入粵軍的伏擊圈。
龔楚一聽欣喜若狂,立即聯繫蔣軍46師,要將項英、陳毅一網打盡。
陳海只是一個地下工作者,項英等人就那麼天真,會相信他們,輕易上當?
別說,還真的有可能。
不是他們警惕性低,而是跟當時的形勢有關。
當時紅24軍官兵還有游擊隊員,被敵人封鎖在梅嶺。
敵人在梅嶺周圍建成多道封鎖線,他們還採取搜山、燒山、移民並村、封坑、包圍等等諸多毒辣手段,企圖將這支孤立無援的紅軍隊伍困死在山中。
當時的困難超乎想像,從陳毅的梅嶺三章之一的《贛南遊擊詞》不難看出:
「天將午,飢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嘆缺糧,三月肉不嘗……」
順便交代一句,紅軍開始長征的時候,陳毅剛剛負傷,因而留下來打游擊。
由於敵人的嚴密封鎖,紅軍被圍困在梅嶺與世隔絕。
在沒有無線電的情況下,他們跟上級失去了聯繫。
外面發生了什麼事,項英他們根本就無從得知。
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陳海。
因為陳海是聯絡員,信息就是通過他來傳遞的。
陳海隔三差五進山,帶回來一些蔣軍的報紙,讓項英和陳毅等人在大山之中仍然能夠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在此期間,紅軍召開什麼會議,陳海一般都被通知參加。
項英和陳毅對陳海是信任的。
按照常理來看,如果陳海叛變的話,早就把大家出賣了,還會等到這時候?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陳海已經叛變。
這一天,陳海出現在梅嶺,給項英和陳毅拿出一封信。
兩人看後難以抑制內心的興奮,這封信是來自「談判特派員」的。
兩年多了,還沒有跟組織取得任何聯繫,如今終於有了消息,怎能不讓他們激動萬分?
信中說,特派員在大余縣城城南飯店,希望項英和陳毅一道前往,接受指示。
陳毅主動向項英提出自己前去接頭,聆聽指示,或者把特派員帶到山上。
這天早上,陳毅早早就起床了。
他颳了臉,穿上一件半新的長袍大褂,戴上禮帽,還戴上一副眼鏡。
在梅山區委書記黃贊龍的陪同下,沿著曲折的小道走下了梅嶺。
中午時分,他們來到城裡,直奔接頭地點糖鋪,一步步走向敵人的伏擊圈。
在接頭地點,敵人已經埋伏重兵,只等紅軍領導人出現。
然而接下來卻因為一件小事的發生,讓陳毅他們逢凶化吉。
走著走著,黃贊龍忽然指著一戶人家說:「這是陳海的家。」黃贊龍家住大余縣城,對當地的情況自然非常熟悉。
陳毅這時候口渴得冒煙,就對黃贊龍說:「到他家喝口水吧。」
就這樣,他們來到陳海的家,自稱是他的朋友,路過討口水喝。
院內,一個乾淨利落,模樣標緻的少婦在洗衣服,聽說後連忙起身,熱情招待。
陳毅隨著少婦進屋喝水,黃贊龍則因為內急,上了茅房。
陳毅出於禮貌,隨口問了一句:「弟妹,陳老弟呢?」
少婦沒有多想,就回答說:「上團部去了。」
陳毅是四川人,聽不懂贛南方言,把「團部」誤聽成「糖鋪」,這一陰差陽錯,反而讓陳毅逃過一劫。
因為廣啟安糖鋪,是我方的地下聯絡點,根據紀律,是不能告訴家人的。
陳毅警惕性很高,聽到之後心裡開始打鼓:「廣啟安糖鋪是秘密聯絡點,陳宏怎麼會違反紀律告訴他老婆呢?」
等黃贊龍出了茅房,陳毅二話不說,拉著他掉頭就走,直奔「廣啟安糖鋪」而去。
陳毅兩人來到離糖鋪不遠的地方停了下來,悄悄觀察。
不看不要緊,一看便看出端倪。
別的店門前人來人往,只有廣啟安糖鋪門可羅雀。
陳毅感到不對勁,就讓黃贊龍前去,向周圍的人打聽。
紅軍時期的陳毅(畫像)
一個老太太悄悄告訴他們:「你們不知道,糖鋪換了新老闆,原來的譚老闆不知去向,很久都沒有見到他了。」
一個中年男子在一邊說:「店裡面也沒有進什麼貨,賣的東西賊貴,說話也很難聽,根本不像做生意的。」
一個老大爺說:「進出店鋪的,很少有人是去買東西,大都是空手進去、空手出來。」
陳毅一聽臉色大變,對黃贊龍低語道:「情況有變,我們要馬上走。」
見陳毅表情嚴肅,黃贊龍也沒有多問,兩人鑽進一條小巷,穿過一戶熟人家的廳堂,從偏街通過,沿著一條小巷小路出了城。
為了防止意外,兩人分頭行動。
陳毅與黃贊龍分手後走出十多里時,在路上下遇到一隊全副武裝的蔣軍士兵。
原來,狡猾的龔楚擔心項英和陳毅不上當,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在黃亞光指揮下,在接頭地點埋伏;另一路由陳海帶路,直接進山襲擊紅軍。
在一個岔路口,陳毅跟敵軍的後衛相遇。
敵兵攔住了陳毅,兇巴巴地問「什麼人?」
陳毅回答說:「我是在城裡教書的,去梅嶺買茶葉。」
一個排長見陳毅斯斯文文,便失去了戒心,與他攀談起來。
無意中排長透露,是去梅嶺執行任務的。
陳毅一聽暗暗叫苦,這幫人肯定是奔著紅軍去的,他要趕緊去送信,因為項英毫無防備。
於是,陳毅一邊跟這個排長聊天,一邊尋找脫身的機會。
走了一里多路,陳毅看見路邊有個茅廁,說一聲要解手,就推門進去。
茅廁的後面牆很矮,陳毅便翻過去走進菜地,趕緊上山鑽到樹林里。
那位排長則跟著隊伍繼續行軍,沒有對這個「教書先生」產生任何懷疑。
陳毅來到山下,正趕上蔣軍隊在包圍指揮部駐地的山頭。
陳毅見狀馬上向山上開了兩槍,然後彎腰鑽進一片冬茅叢。
聽到槍響,蔣軍士兵不知就裡,紛紛跟著開槍,敵人的行蹤暴露了。
聽到槍響,哨兵馬上發出信號,項英他們立即轉移。
指揮圍襲紅軍的敵營長惱羞成怒,只好布置部隊散開搜查。陳毅當時還沒有跑遠,心重重地沉了一下:
這片冬茅叢只有一二百米寬,外面是開闊地,四周都是敵人。
向外跑不了,只能待在這裡。
陳毅想:用不了多久,敵人就會搜到自己的。
他再次從腰間抽出手槍,打開保險。
就在這時,他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這片冬茅不用搜了,一把火燒了!」
「對,燒了它!」蔣軍士兵附和道。
很快,士兵點燃了冬茅,大火開始熊熊燃燒。
天空又颳起大風,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眼看就要燒到陳毅。
就在大火距離陳毅還有五六十米的時候,天空突然降下瓢潑大雨。
大火還沒有燒到陳毅跟前,已經被澆滅。
陳毅繼續待在冬茅叢,一動也不敢動。
夜色降臨之後,陳毅確信敵人全部開走,才走出冬茅叢。
次日早上,陳毅才在齋坑西側山上的項英等人會合。
陳海帶人在梅嶺整整搜索了5天,也沒有看到項英他們的蹤影,只好一臉沮喪帶著部隊撤出梅嶺。
敵人消滅贛南紅軍的陰謀落空,陳海和龔楚這幫叛徒,落了個「狗咬尿泡」半歡喜。
紅軍叛將龔楚晚年落葉歸根,老家的親人沒有嫌棄他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