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原本他是沒有資格成為天子之主的,但通過一場靖難之役,成功完成逆天改命。在他入主南京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於大批忠臣進行血腥屠殺,比如方孝孺被破天荒地誅滅了十族。
但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後人對於朱棣的印象就自然會覺得他是一個比較殘暴冷血的君主,然而真實的朱棣在面對那些願意效忠自己的人,也是願意展現出其柔情的一面的,比如對於金幼孜這樣有才華的建文舊臣,朱棣不僅對其十分器重,還展現出魚水一般的君臣情誼。
比如在永樂八年,朱棣第一次北征韃靼,此次作戰他全程將金幼孜帶在身邊。朱棣對於金幼孜的才華是十分欣賞的,當大軍每經過一個地方的時候,他都會讓其記錄其山川地形。
當時正值寒冬,而金幼孜又是出生在南方,所以朱棣很是關心他的身體狀況,但他作為一個南方人會適應不了北方大漠的寒冬。有一次,朱棣正在營中烤火取暖,他召見了另一心腹大臣胡廣過來談事,特意囑咐他如果覺得手腳冰冷的話,不要立即靠過來取暖,應該先走動一陣子後,就會慢慢感覺到暖和了。隨後又詢問道:「金幼孜他在哪裡?他的腳會不會凍傷了。」
朱棣不僅關心金幼孜的身體,對他的文采口才等也是極為看重,朱棣十分喜歡同他促膝長談,而且常常不知不覺地就談到了深夜,覺得同其很聊得來。
有一次,朱棣的北伐大軍從凌霄峰出發,由於行軍速度較快,最終導致了金幼孜、胡廣、楊榮三位文臣,沒能第一時間趕上朱棣都車駕,導致迷失在無人的山谷中,等到第二天方才艱難跋涉回營。當時朱棣一見到他們三人平安無事地回來之後,喜出望外閑聊幾句後便讓他們早點回去休息。
金幼孜等人走出朱棣的帳篷後,迎頭撞見了兵部尚書方賓,方賓對他們表示:「皇上昨天晚上就知道你們三人定是迷路了,十分擔心你們的安危,派了很多人過去尋找。」
金幼孜聽後十分感動,他在其《北征前錄》一書中,真情地流露出對朱棣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出生在江南水鄉的他跟著朱棣去往寒冷荒涼的北方大漠,肯定是受了不少苦的,然而朱棣全程對其關懷備至,讓其著實感受到一陣陣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