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最聰明的兒子:別逼我了,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2022年10月14日12:07:15 歷史 1570

唐睿宗李旦,是武則天的第四個兒子。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李旦的幾個哥哥。大哥李弘,非常賢德,24歲,在李治提出要把皇位禪讓給他的時候,被一杯毒酒毒死了。二哥李賢,精明強幹,因為私生活不檢點,最終被斷成謀反罪,貶為平民後,又被武則天殺死了。

三哥李顯,當了3個月皇帝就被母親武則天趕下了台,當了14年的廬陵王,武則天死後,做了5年的荒唐皇帝,最後被自己的愛妻和愛女毒死了。李旦的三個哥哥,都是非常立志於當皇帝的人。不管是為了造福蒼生,還是為了權利。就算是被武則天嚇怕了膽三哥李顯,在武則天死後,也是很樂於繼承皇位的。

武則天最聰明的兒子:別逼我了,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 天天要聞

而我們這個睿宗李旦,那就與眾不同了。不,應該說,李旦,那是皇帝界的一股清流。因為別人多熱衷於當皇帝,他就有多討厭當皇帝。

武則天最聰明的兒子:別逼我了,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 天天要聞

李旦的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做個閑雲野鶴、逍遙自在,每天只要能看書寫字就夠了的閑散王爺。

他真的真的,一點點都不想和哥哥們,不想和母親武則天爭奪皇位。

可偏偏命運弄人。三個哥哥,死得死,貶得貶,最後,他還是成了皇帝。而且這一當,就是6年的傀儡皇帝。

武則天最聰明的兒子:別逼我了,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 天天要聞

在公元684年,當了不到2個月皇帝的中宗李顯被廢黜為廬陵王,23歲的李旦直接從親王的身份繼承了皇位。接著包括李旦自己,還有李旦所有的家人,都被軟禁在皇宮中,不僅不能參與政事,而且連自由行動的權利都沒有。

李旦心裡應該非常委屈。他對權利沒有半分的野心,卻被自己的母親推上了皇位,緊接著又被關在一座金絲籠里,像犯人一樣被看管了六年。直到武則天終於準備把李旦一腳踢開,自己稱帝。

武則天準備稱帝的時候,李旦萬分激動,決定要不顧一切抓住這個逃離牢籠的機會。所以,在萬民請願,請求武則天登基的那個場面,李旦是站在第一個,講得最響亮,喊得最真切的人。不僅如此,他還希望母親能賜給自己武姓,絕了自己當皇帝的後路。

可惜,命運還是沒有放過李旦。武則天稱帝後,李旦被降為皇嗣,遷居東宮。從一個被軟禁的皇帝,到一個被軟禁的太子。

而這個太子做得比皇帝還要凄慘。雖然李旦自己是不想當皇帝,但別人總覺得他最有機會當皇帝。比如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

武承嗣在武則天繼位的過程中,不遺餘力地為她製造各種輿論優勢,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希望武則天繼位後,自己能夠被立為太子。武則天在狄仁傑等大臣一番勸說後,終於認清侄子絕對沒有兒子靠譜,就斷了立侄子為太子的念頭。

這時候,武承嗣認為自己儲位之路的最大敵人,就是被軟禁的太子李旦。李旦又被盯上了。

為了除掉李旦,武承嗣誣陷李旦的兩個妃子每天晚上都詛咒武則天。結果李旦最心愛的兩個妃子就這樣被武則天召進宮,不聲不響地殺了,屍骨無存。

因為武則天要給李旦的太子身份正名,讓朝廷百官朝見李旦,違令者斬。武承嗣更恨李旦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誣告李旦想謀反。這次,武則天把恐怖的代名詞「來俊臣」派來了。

在東宮的工作人員實在扛不住來俊臣的酷刑,想要招供的關鍵時刻,一位名叫安金藏的樂工義憤填膺的站了出來為這位文弱善良的太子正名,「太子沒有造反!如果你們不信我的話,我願意剖出自己的心,證明太子沒有謀反!」緊接著,就將刀刺進自己的胸膛,一直划到腹部,真的將自己的心肝都挖了出來。

這樣的勇氣和決絕,殺人無數的來俊臣都是第一次見到,直接懵了。

武則天最聰明的兒子:別逼我了,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 天天要聞

武則天聽說這個消息後,也是震驚不已。但也就是這位安金藏義薄雲天的壯舉,打動了鐵石心腸的武則天,讓她相信了這位卑微樂工的話,相信自己的兒子李旦是清白的。李旦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也是因為這些原因,武則天擔心李旦繼位後對武家人不利,就想把之前廢掉的中宗接回來。李旦可算又逮到一個機會不做皇帝了。不用武則天說出口,他自己就主動說要把太子給三哥當。中宗繼位後,李旦順利的當上了他心心念念的王爺,就是中宗要立他當皇太弟,他都義正言辭的拒絕了。

怎知,這老天就這麼喜歡李旦,李旦怎麼也想不到,他這三哥竟然只做了3年的皇帝,就掛了!也怎知,他有這麼一個叫太平公主的好妹妹,還生了這麼一個叫李隆基的好兒子。好不容易能逍遙自在了,又被自己的妹妹和兒子逼著當了皇帝。

武則天最聰明的兒子:別逼我了,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 天天要聞

這裡,我們必須要來說一說這兩位赫赫有名的關鍵人物。

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太平公主可以說和自己的母親武則天非常的相似。她長得就非常像武則天,而且非常聰慧,從小就被武則天帶在身邊,非常受寵。如果說武則天最疼愛自己的哪個孩子,那當之無愧是太平公主。就從武則天會讓太平公主在自己身邊參與朝廷政務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

而太平公主,又是推翻武則天統治那場神龍政變的,關鍵核心人物之一,在中宗的朝廷居功至偉,被封為「鎮國長公主」,連宮外的府邸中宗都派了皇家禁衛軍日夜巡邏保護,享受和皇宮一樣的待遇。

不僅是地位卓然,太平公主還有一項其他人都沒有的優勢。就是富甲天下。

太平公主在在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時候就非常受寵,爹也疼,娘也愛,不僅賞賜不計其數,而且太平公主第一次獲得父親給他的獎賞,食邑一千兩百戶,就遠遠超出了一個公主該有的水平。

這個食邑一千兩百戶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經常聽到食邑多少戶多少戶,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解說一下。首先,食邑是只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能受封的,基本是皇親國戚,或者就是立了很大功勞的功臣元勛才配受封的。這個食邑就相當於納稅的意思。食邑一百戶,就相當於有一百戶人家的賦稅直接變為受封者的私人財產,不再上繳朝廷。真的是躺著收錢。而當時朝廷的規定,公主最高的封賞是三百五十戶,就連親王最高都只能到一千戶。而太平公主的起步就是一千兩百戶。

武則天最聰明的兒子:別逼我了,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 天天要聞

等到了唐中宗時期,太平公主一家的封賞至少是八千戶,不管是朝廷還是皇家,這都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最重要的事,太平公主還非常善於折節下士,還經常資助寒門子弟。所以,手下有非常多為她效命的人。

可以說,從任何方面來說,太平公主都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其中一個人。

武則天最聰明的兒子:別逼我了,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 天天要聞

而說到另一個關鍵人物,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也是後來成為了唐明皇的,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李隆基。

李隆基的性格和與世無爭的父親李旦特別不像,反倒是更像太宗李世民和祖母武則天。李隆基從17歲進入朝廷後,就開始打造自己的勢力。從朝廷官員到宮中禁衛軍,去地方任職的時候,還順便結交了地方上的人才。

因為祖母武則天的關係,李隆基從小就和他父親李旦一樣,過著如履薄冰的生活。在中宗被韋後毒殺之後,李隆基很快意識到,自己一家,特別是父親李旦,是韋皇后稱帝路上最大的障礙。

為了贏得生機,也為了自己的未來,21歲的李隆基先發制人,瞞著自己的父親李旦,聯手姑姑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血洗了整個皇宮,殺了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清洗了殘餘的政治勢力,試圖重新將自己的父親推上皇位。

但搞笑的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千算萬算,就是沒算準,他爹李旦不幹。他就是不要當皇帝。這可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太平公主和李旦的幾個兒子輪番上陣,勸李旦登基。可憐的李旦,又再次被人求著當上了皇帝。

李旦登位後,就打算做個甩手皇帝,政務上基本都靠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處理。每次宰相向他奏報工作,他就問「和太平公主商量過了嗎?和皇太子商量過了嗎?那就沒問題了。」

但也因為這個原因,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也開始了政治鬥爭。

雖然李旦是個甩手皇帝,但他確實一個很有原則和底線的皇帝,並不是一個荒唐糊塗的皇帝。

比如,太平公主在朝堂上散播謠言,說李隆基不是嫡子,儲位不正。李旦直接頒布詔書為李隆基正名,還直接讓李隆基監國。太平公主利用術士散播謠言說會有兵變,試圖拖太子下水,李旦非但沒有被蒙蔽,反而非常生氣自己妹妹的手段,直接將太平公主身邊的得力手下全都降職,而且還將太平公主驅逐出長安,遠離朝堂。

從這一點看,李旦真是一個該出手時就出手的皇帝。

李旦好多次都想將皇位傳給太子,但無奈太平公主和其他朝臣強烈反對。李旦意識到李隆基還無法和太平公主抗衡,為了幫李隆基鞏固勢力,李旦不再要求直接傳位,而是逐步將自己手上的權利過渡到太子手中。

在一個出現彗星的七月,太平公主企圖用彗星出現,東宮有害的謠言加害李隆基時,李旦反將一軍,說這是自己沒有傳位的原因,順順利利的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李隆基。

這個在李旦眼中如同敝履的皇位,終於在李旦51歲的時候被他丟棄了。用了將近30年的時間,和不當皇帝做鬥爭,真是皇帝界的一股清流啊。不做皇帝的李旦,在開開心心做了4年太上皇以後去世了,享年55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 天天要聞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在動蕩不安的歷史長河裡,總有些瞬間讓人過目難忘。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中,朱亞文扮演的吳天白,就上演了一幕令人心驚的場景——他竟然讓年幼的繼子吳不顧觸摸炸彈。這看似荒唐的舉動,背後卻是清末革命者在生死邊緣的艱難抉擇。吳天白的革命生涯,從一開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 天天要聞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來源:解放軍報·中國軍號記者踏訪我軍解放上海前夕「丹陽整訓」故地——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本報記者 費士廷 賴瑜鴻江蘇省鎮江軍分區組織民兵在上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楊建軍攝初夏時節,江南古城丹陽,草長鶯飛,魚翔淺底。人民廣場正北,林立高樓間,一座德式建築頗引人注目。這裡,是...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25):遼西兵團的事,我知道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25):遼西兵團的事,我知道

第1小組的自覺氣氛正濃,不料被前來求援的范漢傑給一下子「攪黃」了,原來,前來上課的一個歷史講師,在錦州戰役的時候,是解放軍的一個戰地記者,解放後到北京一所大學裡當上了現代史講師,在和范漢傑課間交流的時候,問了范漢傑這樣的一個問題。
突發訃告!程立逝世 - 天天要聞

突發訃告!程立逝世

​據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發布的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享局級離休幹部、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程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7日11時45分在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9歲。程立1927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1946年4月至1949年5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華東白求恩醫學院...
埃及最恥辱的一仗:六天被以色列打垮,納賽爾總統崩潰 - 天天要聞

埃及最恥辱的一仗:六天被以色列打垮,納賽爾總統崩潰

地跨亞非二洲的埃及,一直是北非、中東地區的大國,特別是納賽爾總統時期,埃及的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儼然已經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核心。然而就在納賽爾總統的威望如日中天的時候,以色列卻僅用六天就將埃及徹底打敗。
AI時代,導師如何做好學術引路人 - 天天要聞

AI時代,導師如何做好學術引路人

人機協同生成 每逢畢業季,無數學生和導師都會為畢業論文傾注心血。在這個AI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科研範式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面對新形勢,導師群體既面臨重大挑戰,也迎來全新機遇。唯有主動擁抱AI技術,持續更新知識儲備、調整指導方式,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 首先要看到,本科生與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存在...
中美互降關稅後 歐盟對美國更硬氣了 - 天天要聞

中美互降關稅後 歐盟對美國更硬氣了

5月21日,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班夫,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正式舉行,加拿大財長(右二)和央行行長(左二)同歐洲央行行長(左三)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合影。視覺中國供圖 繼英國和中國分別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貿易談判並達成協議後,歐盟也於日前正式與美國展開了關於關稅問題的貿易談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龔炯在接...
與風沙賽跑,搶救千年土遺址 - 天天要聞

與風沙賽跑,搶救千年土遺址

2025年3月,崔凱團隊成員在陝西定邊磚井堡調查風雪對修復效果的影響。受訪者供圖 風有形狀。 在西北荒原上,土遺址受狂風、沙塵暴無數次撞擊,風沙合謀把它們悄然蠶食出底部空腔,最後失去支撐,便轟然傾塌成歷史的殘章;在東部海隅,咸澀的海風在夯土表面覆蓋一層結晶,日日剜割著土體的筋骨,致其一寸寸坍縮。 我國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