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2022年10月11日10:35:40 歷史 1567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袁殊晚年

前言

他是日方「岩井公館」的情報員,也曾被國民黨軍統記大功,他擔任過汪偽政權要職,還一度成為了第三國際遠東情報局秘密情報員,而他的真實身份是一名從事地下情報工作14年的中共特別黨員,他的名字叫袁殊

一個擁有五重間諜身份:中共、中統軍統、日偽、青紅幫,被譽為「東方佐爾格」的人,究竟是如何玩轉,並且周璇在這幾個勢力之間的?

成為中央特科情報人員

1931年,年僅20歲的袁殊從日本留學歸來,那時的他對自己的未來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只是在上海創辦了周刊《文藝新聞》,但是,當時的上海已經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五名進步作家被國民黨殺害的消息被封鎖了幾個月,對此,各個報刊都不敢將其報道出來。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文藝新聞》周刊

面對這樣的情況,當時任職「左聯」黨團書記的馮雪峰找到了袁殊,袁殊聽了對方的闡述之後,義憤填膺,拍了拍胸脯表示,此事包在他的身上。

於是,沒多久,袁殊就用「讀者來信」詢問五位作家下落和編輯回復這樣的方式,在《文藝新聞》巧妙地完成了報道,這個報道一出,立刻就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袁殊也在此次事件之中展露了頭角,一個新聞出身、留學日本又膽識過人、人脈廣泛,如果能夠拉他入伙,肯定能夠得到意外之喜,於是,中共這邊的潘漢年注意到他。當時因為顧順章叛變,中央特科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急需一些新的情報人員的注入,從而打入國民黨系統,真是打瞌睡送枕頭,沒有人比袁殊更合適了。

6月,在潘梓年的介紹之下,袁殊加入了「中國文化總同盟」,並代表新聞界當選為五人常委之一。外人不知道的是,《文藝新聞》的編輯部,私下裡已經成為了黨和進步文化人士約見談話的可靠地點,於是,除了夏衍、潘梓年和馮雪峰等人之外,丁玲也常常去這裡約見進步人士。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日本留學時的袁殊

在《文藝新聞》之外,袁殊還首次提出了「報告文學」的中文譯名並作了定義,從理論上對報告文學進行了卓有見解的系統論述,而且還常常被邀請去大學演講,此外,他還留下了不少的新聞學著作,其中就包括《記者道》等,就連他的劇作《工廠夜景》也被郁達夫稱為是一部可以和高爾基的《夜店》相媲美的力作。

如果他按照這樣的人生軌跡走下去,他或許能夠在中國文學或者是新聞學的歷史之中青史留名,可是,他的命運軌跡還是得到了改變,這次改變源於一次談話。

10月的一天,袁殊迷迷糊糊地按照潘梓年的通知抵達上海靜安寺愛文義路路口的一家咖啡店,正是中午時分,咖啡店看起來無比的安靜,除了白俄女招待之外,只有角落的一張桌子旁有人。

那裡坐著兩個人,其中一個是潘梓年的弟弟潘漢年,他是中共情報戰線和統戰工作的傳奇人物,另一個人袁殊並沒有見過。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潘漢年青年

一陣簡單的寒暄之後,潘漢年對袁殊說:「你要加入前衛組織,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後我們認為你的願望可以實現了。」

於是,沒多久,在馮雪峰的引見之下,潘漢年和王子春就秘密發展袁殊入了黨,袁殊也成為了中央特科情報人員,潘漢年明確表示:「你加入的是秘密前衛組織,普通的組織成員是不知道你的身份的。」

王子春也成為了他的單線聯繫人,而王子春就是當時在咖啡館裡他沒有見過的那個人。

而 這個所謂的「秘密前衛組織」就是中共中央最高保衛機關中央特科。

打入國民黨高層獲取情報

第二年春天,潘漢年就指示袁殊「打入國民黨高層獲取情報」,在此之前,王子春就已經給袁殊進行了兩個月的秘密工作訓練。袁殊每周都會到北四川路一個小弄堂裡面的一所房子裡面去受訓,看到窗外擺出花盆才能夠進去,並約定敲門三下為號。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 | 袁殊北伐時期舊照

教他的老師說,傳遞消息時要在數字上有規律地加一減二,有所變化,比方說,「我星期五會到一位朋友」,實際上說的是周四;說「中午12點見」,實際上指的是午後兩點。

訓練結束之後,袁殊才正式地投入到了地下情報工作之中。

在此之前,王子春讓他想一想可以利用的社會關係,想著可不可以靠著他們展開工作。

不得不說,他們算是找對人了,因為袁殊當時正有一名表兄賈伯濤在國民黨擔任要職,而王子春則指示他給賈伯濤寫一封信代為謀職,還專門給他修改了一些信的內容,袁殊最開始也沒有報多大的希望,結果他的表兄真的是個有能耐的人。於是,一來二去,經過表兄的牽線,袁殊結識了當時任上海市社會局長、中統頭目,同樣是湖北老鄉的吳醒亞

經過調查,袁殊也明白了吳醒亞喜歡的東西,為了投其所好,袁殊寫了一篇讀起來文采斐然,實際上壓根就沒有辦法操作的《關於鎮壓學生運動和工潮的工作同意書》,這篇文章交出去後,很快就得到了吳醒亞的鐘愛,吳醒亞很快用行動表達了自己對於這份工作同意書的喜愛,直接將袁殊安排精了中統的秘密情報組織「干社」,讓其擔任情報股股長,並將其安插精了「新聲通訊社」擔任記者。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青年吳醒亞

這麼一番操作下來,袁殊成功打入了國民黨的內部。

成為一名日方情報人員

有了記者這一層職業的掩護,袁殊也能經常出席南京政府和日本領事館的記者招待會,從裡面及時地獲取內部消息。

沒過多久,在王子春的策劃之下,他帶著一本日文雜誌出席了日本領事館的記者招待會。在開會之前,他漫不經心地翻閱手中的日文雜誌,他的這一番舉動很快就引起了日本領事館隨員岩井英一的注意。

經過一段時間的見面,袁殊很快就和岩井英一成為了私人朋友,有的時候他們還會聊一些人事消息。

大概半年之後,岩井英一又主動提出了請袁殊擔任日本領事館情報員一職,袁殊知道之後很快就將這個情報彙報給了王子春。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岩井英一

王子春知道之後,又對袁殊進行指導,將這件事報告給吳醒亞,吳醒亞被蒙在鼓裡,私以為袁殊打通了日本人的關係對於以後收取情報很有利,便鼓勵他同岩井英一交往。

於是,就這樣,袁殊成為了一名身兼中共特科、國民黨中統和日本特務三重身份的間諜。

引起青洪幫注意

袁殊渠道廣、消息靈通這件事很快就傳了出去,他也一躍成為上海灘的紅人,從而引起了青洪幫的注意。

不得不說,袁殊真的是在哪裡都吃得開,1934年5月,袁殊正式成為了青洪幫大佬曹幼珊的關門弟子,同黃金榮杜月笙平輩,黃金榮和杜月笙的名號在上海灘可謂是非常的響亮,能夠搭上這艘船,再加上身上又多了一層幫派的保護色,從此以後,袁殊獲取情報就更加的有利了。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杜月笙

同遠東情報局有聯繫

1935年,上海突然出現了一樁轟動一時的奇案——「怪西人案」,而袁殊竟然被軍統逮捕了。

這個所謂的怪西人其實就是第三國際遠東情報局負責人華爾頓,但是,他被捕之後,姓名、國籍一概不說,所以被稱之為「怪西人」。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審訊人員居然他的身上搜到了一本隨身攜帶在身上的小本,這個小本上面還有袁殊的名字和電話,袁殊也因此被捲入了「怪西人案」。

那麼,袁殊又是如何和遠東情報局產生了聯繫的呢?

因為1935年春,王子春突然像人間蒸發了似的不見了人影,人也不露面了,但袁殊著急和組織進行聯繫,於是請求夏衍幫忙給中央特科領導轉交一封信。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青年夏衍

按照中央特科的規定,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組織系統,一般黨員不能和中央特科聯繫,可是,事急從權,袁殊又著急,所以夏衍便將信轉交給了蔡叔厚。

夏衍不知道的是,當時的蔡叔厚已經從中央特科轉到了遠東情報局工作,而遠東情報局正急缺像袁殊這樣的人才。

所以,在袁殊不知情的情況之下,他的關係被直接轉到了遠東情報局。更不知道的是,這次的「怪西人案」其實是因為陸海防叛變,也就是華爾頓的下屬,也就是他從未見過的上線。

既然上線已經叛變了,那麼作為下線的袁殊自然也被逮捕了。這麼看來,袁殊的情報生涯似乎要就此終結。

誰都沒有想過的是,1937年下半年,袁殊竟然以「軍統潛伏人員」的身份繼續活躍了起來。

「爆破76號」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潘漢年和袁殊

因為日本領事館將袁殊作為自己的「親日派」,而戴笠的軍統也有拉攏袁殊的意圖,再加上袁殊的父親袁曉嵐以老同盟會的資格走了國民黨上層門路,再加上在「怪西人案」之中,袁殊最後是以「文化界思想犯」的身份被判了兩年半監禁,實際上,他只入獄8個月就被保釋了。

出獄之後,袁殊為了躲避風頭,有一次的前往日本留學,差不多一年之後才回國,而此時已經是「七七事變」爆發前夕。

就在抗日的緊要關頭,潘漢年以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主任的身份回到了上海,而袁殊也將在日本獲取的軍事地圖撕成一頁一頁,夾在舊書報中帶回了上海,並第一時間交給了潘漢年,恢復了組織關係,也是這時候開始,他成為了袁殊的直接聯繫人。

這個時候,上海的政治比較錯綜複雜,所以導致情報工作愈發的困難,也是在這個時候,曾經拉攏過袁殊的戴笠居然親自登門邀請,表示要對他委以重任。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軍統頭子戴笠

很快,袁殊就將這件事報告給潘漢年,潘漢年認為袁殊應該趁虛而入打入軍統,然後讓軍統釋放「怪西人」,經過組織上的批准,袁殊答應了戴笠的請求,戴笠以為袁殊只不過是「情報販子」,又迫於蘇聯方面的壓力,便將「怪西人」釋放了,並答應每月給袁殊300元的活動經費,與此同時,袁殊也被任命為軍統局上海區國際情報組上將組長,不過,他對外公開的身份依舊是記者,與此同時,他還繼續同日方的岩井英一保持著聯繫。

1938年,上海的漢奸和日本人不斷被刺殺,而日寇扶植的汪偽勢力委任李士群等籌備特工總部,地點就設置在了極斯菲爾路76號,76號成立之後,就開始瘋狂的鎮壓抗日運動,不斷的殘害人民和殺害多名愛國人士。

也是在這個時候,袁殊接到了軍統的命令——幹掉李士群。

但是,李士群自己也經常搞暗殺活動,同時也防著自己被暗殺掉,所以一直以來都居無定所。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李士群合照

袁殊決定還是決定採用挖掘地道的方式,直接將76號特工總部給端了。為此,袁殊親自偵察地形,繪製了地圖,他的這個計劃也得到了當時任職軍統局上海區區長王天木的批准。結果,這個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王天木和另外一名軍統頭目陳恭澎就將李士群的「特工總部」給捕獲了,與此同時還供出了這個計劃,也因此,袁殊就被批捕了。

袁殊本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很快就轉動了腦筋,想到自己身上有日本領事館情報員的身份,然後用這層身份給李士群施壓,與此同時,他又暗中設法將自己被李士群逮捕的消息傳遞給了岩井英一。

潘漢年在得知袁殊被逮捕之後,也沒有慌得自亂手腳,而是想到了最為優化的解決方案,同樣打算利用袁殊身上日本領事館情報員的身份,並請袁殊的妻子馬景星給岩井英一打電話。

不出所料,袁殊被76號關押了一個月之後,被放了出來。

那麼,日本人為何這麼輕巧地就同意將袁殊救出來呢?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袁殊青年照

第一,岩井英一代表的日本外務省和76號背後的日本軍方鬧派系鬧得厲害,雙方之間既有競爭也有矛盾。

第二,他們知道「以華制華」的策略,眼睛軍醫想要從新的政治和文化層面利用袁殊這個懂日語、寫文章並能夠搞活動的中國人,簡而言之就是要利用和榨乾他的剩餘價值。

從76號脫險之後,袁殊就住在了岩井英一為他安排的百老匯大廈,同時,岩井英一還在他的身邊安排了兩個人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很快,岩井英一就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他要袁殊寫一篇論述中日關係的文章進行公開發表,也就是說,他要袁殊公開表態,從幕後轉到台前,公開自己「漢奸」的身份,面對這個結果,袁殊實在是有點手足無措,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只得向潘漢年報告。

最後,在潘漢年的授意之下,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潘漢年老照片

沒過多久他就撰寫了《興亞建國論》這篇文章,裡面闡述了他和岩井英一「商談」過的關於中日大局的意見,只不過,這篇文章的署名乃是袁殊起得假名字「嚴軍光」,可是,沒過多久,李士群就直接將「嚴軍光便是袁殊」的消息散播了出去,而袁殊的字跡大家都熟悉,他也因此被人認為是「落水」。

對於軍統這邊,袁殊則是偷偷地給戴笠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表明自己是因為王天木的出賣而被76號關押,之後是因為岩井英一的營救才答應和日本人合作,可他會借用打入敵人內部而為抗日做貢獻。

如他所料,戴笠果然給他寫了回信,安慰並鼓勵他繼續為軍統效力。

在這之後,袁殊和重慶方面也一直保持著聯繫。每到深夜時分,袁殊就會利用秘密電台在深夜將獲取的情報發往延安。

之後,因為袁殊表現出色,到日本訪問時還面見了日本裕仁天皇,並得到了他的嘉獎,而這件事也引起了汪精衛們的緊張不安,他們向日方抗議,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岩井英一解散了「興亞建國運動」,並成功的將袁殊順利的安插進了汪精衛政府之中,任職中央軍委會執行委員,兼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袁殊:身兼「五重間諜」身份,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 天天要聞

圖|老年袁殊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潘漢年也接到了周恩來急電,要求緊急轉移滯留在香港的進步人士,袁殊立刻接受任務,並以「想調回在香港的同事來增加上海的力量」為理由,向岩井英一提出申請,而岩井英一信以為真,為他提供了大量的通行證,袁殊則利用通行證將日軍嚴密封鎖中撤退疏散進步人士800多人。

於是,在這樣動蕩的時局之下,袁殊又重新建立了同中共、軍統和日本人的多方聯繫,他們不知道,在這背後是潘漢年和袁殊的「一回戲」,而這場戲袁殊一直演到了抗戰勝利。

1945年,袁殊根據組織上的指示,秘密撤離了解放區,從此以後改名換姓並功成身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馬尾海戰與鎮南關大捷的戰場看清朝的中法戰爭 - 天天要聞

從馬尾海戰與鎮南關大捷的戰場看清朝的中法戰爭

19世紀80年代,法國加速對越南的殖民擴張,挑戰了清朝對越南的傳統宗主權。中法戰爭(1883-1885年)由此爆發,戰火從越南蔓延至中國廣西和福建沿海。這場戰爭不僅是中西軍事力量的較量,也是清朝洋務運動成效的一次檢驗。
《王國之淚》2年了,有些遺憾終於將實現! - 天天要聞

《王國之淚》2年了,有些遺憾終於將實現!

一晃《塞爾達傳說 王國之淚》都已經發售整整2年了。儘管許多玩家認為《王國之淚》的體驗不如《曠野之息》,已經沒有了當年初見《曠野之息》的驚艷感,但《王國之淚》在玩法交互上帶來的突破也是毋庸置疑的。不過本作仍然留下了不少遺憾,這其中,有些即將得到補完,也有的或許會成為下一部作品的創新基石。隨著《曠野之息》...
韓國學者:整個西伯利亞地區5500年以來都屬於古中國核心領土 - 天天要聞

韓國學者:整個西伯利亞地區5500年以來都屬於古中國核心領土

5500年前,約公元前3500年,正值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境內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早期農業文明開始繁榮。與此同時,西伯利亞地區也出現了如烏斯特米爾文化等史前文化。這些文化在技術和器物上顯示出一定的相似性,例如陶器的製作工藝,暗示了可能的交流或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退休教授陳生璽逝世 享年93歲 - 天天要聞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退休教授陳生璽逝世 享年93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天津5月12日電 (記者 孫玲玲)據南開大學歷史學院12日發布的訃告,民盟天津市第九屆委員會委員,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退休教授陳生璽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21時26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歲。圖片來源: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 天天要聞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中國象棋,這項傳承了幾千年的智力運動,不光是棋盤上的博弈,更是中國文化里的一塊瑰寶。為了梳理這些高手的地位,棋迷們根據他們的歷史表現、成就和對象棋發展的貢獻,搞出了一個「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 - 天天要聞

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

中東這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個是非之地。戰亂、衝突、資源爭奪,攪得天翻地覆。不過近年有個說法挺有意思,叫「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這話聽著有點誇張,但細琢磨還真有點道理。中國這幾年國力蹭蹭往上漲,在中東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管是經濟、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