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唐朝詭事錄》歷史背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為何成了死對頭

2022年10月10日12:20:39 歷史 1342

解讀《唐朝詭事錄》歷史背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為何成了死對頭 - 天天要聞


一、唐睿宗兩次登基始末。

唐睿宗李旦是個很傳奇的皇帝,因為他先後兩次登基。第一次登基稱帝後6年,李旦主動把大位禪讓給了自己的母親武則天。第二次登基後僅2年,李旦又主動把大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隆基

好傢夥,見過禪讓的,沒見過先後禪讓兩次的。

唐高宗去世的時候,本來是把皇位傳給自己的第三個嫡子李顯的,也就是唐中宗。可惜唐中宗李顯太不聽武則天的話,在位僅僅55天,就被武則天給廢了。

此後武則天就把皇位傳給了李治的第四個嫡子唐睿宗李旦,但是朝中的軍政大權,一直都掌握在武則天手裡,李旦完全是個傀儡。

李旦心裡很糾結啊,老娘手段如此凌厲,說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給霍霍了。與其老娘親自動手,倒不如自己主動把大位讓出來好了。因此他幹了6年傀儡以後,於公元690年,主動禪讓大位給武則天。

武則天覺得這個娃娃很懂事,所以當仁不讓,果斷稱帝,還把李唐王朝改成了武周王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唐睿宗李旦也曾經做過唐朝的亡國之君。

解讀《唐朝詭事錄》歷史背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為何成了死對頭 - 天天要聞


15年以後,也就是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奄奄一息,張柬之等8位大臣發動了神龍政變,重新將時任廬陵王的李顯立為天子,唐中宗就這麼複位了。他是再造大唐的第一位皇帝。

5年以後,唐中宗李顯被自己的皇后韋氏、女兒安樂公主毒殺。韋皇后將唐中宗的小兒子李重茂立為天子,隨後學習武則天臨朝稱制。儼然就是要成為第二個女皇帝了!

這個時候,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聯合侄子李隆基一起,發動了著名的唐隆政變。他們誅殺了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人,重新奪取了李唐政權。

在太平公主的脅迫之下,李重茂將皇位禪讓給了叔叔李旦,因此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這才再次登上了皇位,改元景雲。《唐朝詭事錄》中開篇的唐景雲年間,指的就是唐睿宗李旦第二次登基的這2年時間。

解讀《唐朝詭事錄》歷史背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為何成了死對頭 - 天天要聞


二、太子不是唐睿宗的嫡長子,而是李隆基。

唐睿宗李旦,在唐隆政變中基本什麼都沒做,因此他多次拒絕干這個皇帝。不過他兒子臨淄王李隆基是出了大力的,又加上他妹妹太平公主的大力支持,李旦只能接下這個單子了。

說實話,唐睿宗李旦挺佛系的,他看慣了武則天時期的爾虞我詐,因此壓根就不想走上權力的巔峰。工作經歷中有當過皇帝這一項,跳槽都不太方便。

唐睿宗上台以後,把自己的原配妻子劉氏追封為皇后。劉氏當年被武則天秘密殺害,唐睿宗一直對她都很有歉意。這麼一來劉氏的兒子李憲,就成了唐睿宗的嫡長子了。

唐朝是一個嫡長子繼承製的王朝。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所以說李憲作為嫡長子,成為唐睿宗的太子,繼承大唐皇位,似乎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問題是,唐睿宗有一個很強勢的庶子,那就是臨淄王李隆基。李隆基在唐隆政變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和姑姑太平公主聯手,合力將父親李旦再次推上了皇位。

如果唐睿宗非要立沒有功勞的李憲為太子,那麼會不會再次釀成玄武門之變呢?不等唐睿宗解決這個問題,李憲率先辭讓了起來,他的理由很簡單:太平的時候可以立嫡長子繼承大統,國家有難的時候,應該立有功的皇子才對。

這話算是說到了老爹的心坎上,其實唐睿宗也很擔心,如果他強行立李憲為太子,李隆基很可能會學習當年的李世民,把哥哥宰了,把老爹關起來,自己做皇帝。

李憲如此識大體,使得大家都鬆了口氣,李隆基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太子。《唐朝詭事錄》中的太子,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

解讀《唐朝詭事錄》歷史背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為何成了死對頭 - 天天要聞


三、公主為何和太子是死對頭?

很明顯,劇中握有實權的公主,就是太平公主。作為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的號召力還是非常強的,她身上兼具著老李家和老武家的血統,左右逢源,誰都要讓她幾分。

在唐隆政變中,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戰友關係,他們合夥擊垮了韋皇后集團。不過從這個時候開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就分道揚鑣了。

原因很簡單,共同的敵人沒有了,那麼彼此就成了最大的敵人。

高層哪有什麼長期合作夥伴呢?要麼你臣服於我,要麼我就把你做掉,就是這麼簡單。太平公主手握實權,朝中7個宰相,有5個都是她的人。

太平公主的3個兒子武崇行、武崇敏、薛崇簡全都被封為王爵,朝中大小事務、官員升遷任免,唐睿宗李旦也都要聽從太平公主的意見。可以說,那時候的大唐,還真是太平公主說了算。

解讀《唐朝詭事錄》歷史背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為何成了死對頭 - 天天要聞


但我們要知道,當時的太子李隆基可不是個軟蛋,他是個非常有主見的人。因此李隆基十分反感姑姑如此插手朝政,所以雙方終於還是開撕了。唐睿宗李旦,倒是想要做個和事佬,在極力維持兩者之間的平衡。《唐朝詭事錄》的歷史背景,大致上就是這姑侄倆鬥法的這段時間。

太平公主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打算廢掉這個有能力的侄子,改立一個沒啥主見的皇子為太子。因此她做了一系列工作。

  1. 第一,太平公主開始讓人散布流言,說李隆基不是嫡長子,不應該立為太子。真正的太子應該是唐睿宗的嫡長子李憲。
  2. 第二,太平公主派人秘密監視李隆基,只要他稍微犯點錯誤,太平公主就抓住不放,跑到唐睿宗李旦那裡告狀。
  3. 第三,最後太平公主索性攤牌了,直接開始勾結一幫朋黨,打算把李隆基給宰了。

好傢夥,姑侄倆鬧到這個地步,算是徹底沒有回頭路了。眼看著妹妹和兒子水火不容,唐睿宗李旦也是心急如焚,最後他想到了一個極端的辦法,那就是再次禪讓。

唐睿宗李旦這回只在位2年,就匆忙將大位禪讓給了兒子李隆基,改元先天。很明顯,在妹妹和兒子兩大陣營中,李旦選擇了兒子。

解讀《唐朝詭事錄》歷史背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為何成了死對頭 - 天天要聞


結局:先天政變,李隆基終於坐擁天下。

朝中7位宰相,有5位都是太平公主的人,朝中至少有一半的文臣武將,也都聽命於太平公主。這種局面,使得唐玄宗李隆基完全無法徹底掌握朝政,坐穩江山。因此,不除掉太平公主的勢力,那他登基,算是登了個寂寞。

太平公主這邊也沒閑著,知道侄子要動手了,因此她也想動手。太平公主一邊召集起了雍州長史新興王李晉、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等心腹,打算髮動政變。一邊則聯絡上了宮女元氏,打算讓她在李隆基的天麻粉里投毒。

結果唐玄宗先下手為強,大肆逮捕太平公主的黨羽,迫使太平公主逃入山中。3天後,太平公主被抓獲,唐睿宗李旦跑來向兒子李隆基求情,希望放過太平公主一馬。結果被唐玄宗李隆基果斷拒絕,太平公主最終還是被賜死在了家中,史稱先天之變。

其實唐睿宗這個人很矛盾,當初禪讓大位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這個結果。自己手裡沒有權力,還要插手這種事情,這不是鬧著玩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作者:靈犀一墨提到唐史,我們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門之變」,因為此次之後唐代真正進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傑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為盛唐的到來做好了最堅實的鋪墊。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 天天要聞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引子#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三輯(1987年11月),羅白樺口述(原註:政協辦公室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原標題《蔣介石貴池閱兵簡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嗣後,又收買了汪精衛,致寧、漢政府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 天天要聞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胖東來怕影響居民出行承包周邊小區物業費?多方回應近日,一則關於胖東來超市為解決客流引發的交通擁堵問題,主動承擔周邊小區物業費的消息在網路引發關注。5月11日下午,經大河報《看見》記者多方核實,該傳聞系不實信息。詳情(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殷海濤)▼⊙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氣象台發布氣象乾旱黃...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