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2022年06月29日10:47:20 歷史 1899

幫助八路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和老百姓之間建立了軍民魚水情,為了幫助八路軍抗擊日寇,不少普通百姓都自發地為這些八路軍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那個年代湧現了很多八路軍和百姓之間的感人事迹,其中一位山東老人的故事更是令人唏噓不已。這位老人在抗日戰爭年代接受了八路軍戰士的囑託,他信守諾言,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直到他92歲時,才出現了奇蹟。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這名老人叫做牛餘慶,他出身於山東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原本牛餘慶和家人在農村過著拮据而平靜的生活,但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擊碎了平靜,從此,在山東大地上,到處都是殘暴的日軍。牛餘慶和家人們更是時常遭受日軍的「大掃蕩」,家裡辛辛苦苦囤積的糧食經常被日軍一掃而空,其他村民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而八路軍就成為了村民們趕跑日寇的希望所在。為了幫助八路軍打鬼子,不少村民都自發地為八路軍提供日軍的情報,同時幫助八路軍轉移傷員。因此,八路軍和當地的村民們很快就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牛餘慶此時已經是18歲的少年,他對於八路軍的英勇十分敬佩,雖然自己體力不佳,無法提槍上戰場,但只要能為八路軍出一份力,牛餘慶的心裡也會充滿自豪。而這樣的機會很快就出現了,1941年的一天,村長敲響了牛餘慶家的門口,

一個諾言

牛餘慶聽出來人是村長後,立馬開了門。他此時有些興奮,因為村長是和八路軍關係很好的人,如果村長來找自己,恐怕和八路軍有很大的關係。果然,剛一開門,村長就直接開門見山地問:牛餘慶,你家的地窖修好了嗎?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牛餘慶點了點頭,同時對村長表示,他家的地窖不僅地方寬敞,而且出入口極其隱蔽,埋在一堆稻草的下方,尋常人根本探察不到。村長聽後十分滿意,給他比了一個「十八」的手勢就離開了。牛餘慶心裡也有些暗暗吃驚,沒想到這次竟然足足有18名傷員需要暫時隱蔽。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很快,這18名傷員就來到了牛餘慶家,牛餘慶把他們都安置在了地窖里。沒過幾天,日軍的掃蕩大隊就尋跡來到了牛餘慶的村子。他們在村民家裡仔細清掃一番,帶著搜刮的家禽與糧食便洋洋得意地走了。雖然牛餘慶也心疼自家被搜刮的糧食,但只要八路軍們安然無恙,他也就能放心了。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不料,打開地窖後,他發現18名傷員竟然已經有一人已經去世了。這名傷員和隊伍里的兩個人其實是三兄弟共同參軍,結果其中的一位兄弟由於傷勢過重,最終還是在地窖里去世了,這讓牛餘慶感到十分酸楚。不過,其餘的兩兄弟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沒關係的,至少你還拯救了其餘17條人命。我們把兄弟葬在你這裡,打跑鬼子後,我們就回來,在兄弟的墓前一起敬酒!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此時牛餘慶才重振精神,他和八路軍戰士埋葬了這名犧牲的戰士,隨後便目送他們再度踏上兇險的戰場。而牛餘慶也將這個諾言視為自己人生中的頭等大事,經常來到無名英雄的墓前,替他守墓。

奇蹟發生

每年的清明節,牛餘慶都會來到這個簡易的墳墓前,等待著和自己約好的其餘兩兄弟回到這裡。但時間一年年地過去了,這兩兄弟始終未能再度出現。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1949年,解放軍擊敗國民黨,順利建立了新中國。直到此時,那兩名戰士也依然毫無聲息,牛餘慶也知道,恐怕這三個兄弟已經全部犧牲了。只不過,多年的守墓已經成為了他的習慣,每當他有心事的時候,他就會帶一壺酒來到無名英雄的墓前,像對待親人那樣,訴說著自己的心事。墳墓前的雜草也被牛餘慶處理得乾乾淨淨,看不出一絲荒涼。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轉眼間,74年過去了,牛餘慶也從當年的小夥子變成了白髮蒼蒼的垂暮老人。不過,這座無名英雄墓卻迎來了一個奇蹟。92歲高齡老人為八路軍守墓74年的新聞被媒體挖掘並報道後,引發了全國的強烈反響,人們紛紛為老人尋找英雄身份提供自己的幫助。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按照牛餘慶的記憶,這三個兄弟似乎姓張。這大大縮小了搜查範圍。很快,根據廣大網民提供的線索,臨朐縣的張家村成為了最有可能是英雄出身的地方。某一天,這個村子的一個中年村民來到了牛餘慶,表示他們家的三爺爺和牛餘慶的描述非常相似,至於三爺爺的其餘兩個哥哥,一個犧牲在了抗日戰爭,一個犧牲在了解放戰爭。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至此,牛餘慶終於得知了這三名八路軍的名字:張維順、張維信、張維吉。後來張維吉烈士的墳墓被遷移到了烈士陵園,而牛餘慶守墓74年的故事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不殺功臣的劉秀 - 天天要聞

不殺功臣的劉秀

有一次漢景帝劉啟(當時還是太子)喝醉了,來到一程姓寵姬的寢宮就寢。然而那天程姬正好是生理期,不能接待,但又不敢拒絕。於是心生一計,便讓自己的貼身侍女假扮自己,接待了劉啟。不料一夜雲雨之後,這位侍女便懷孕了。程姬只好如實稟報,劉啟得知後給了這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於長江中下游平原 - 天天要聞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於長江中下游平原

你知道嗎?世界的稻作文明其實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但背後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稻作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而長江中下游地區正是這一文明的發源地。這裡氣候適宜、水資源豐富,為稻穀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 天天要聞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王室衰落,諸侯征伐,英雄五霸鬧春秋。三家分晉,列國爭強,戰國七雄分天下。今日我們說齊國。主要人物:管仲、鮑叔牙先前管至父為收買人心,向公孫無知推薦了管仲。此人生得相貌偉岸,精神俊爽,有經天緯地之才。管仲有一摯友名鮑叔牙,二人同去行商,到分金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 天天要聞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財聯社6月11日訊(編輯 史正丞)曾被喻為美國「債券之王」的知名基金經理比爾·格羅斯(本名叫威廉·韓特·格羅斯)將在本周舉行一場盛大的郵票收藏拍賣,有望將美國的郵票拍賣價格紀錄翻一倍有餘。在被問及為何要把珍貴的收藏投入拍賣市場時,老債王直言不諱地表示: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玩郵票了。衝擊美國郵票價格紀錄受到家...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這裡是八十年代的南昌百貨大樓內部的照片,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去百貨大樓買東西時的樣子嗎?這裡是八十年代南昌電視機廠生產調試線,當時誰家要是能有一台這樣的電視機,那是很了不起的,四十多年後的我們現在幾乎不再看電視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布「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