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蒙哥馬利首次訪華,毛主席自稱是侵略者,還說自己活不過73

2022年06月28日03:56:07 歷史 1247

1960年5月24日,蒙哥馬利首次訪問中國,於5月27日見到毛主席,並開始交談。

1960年蒙哥馬利首次訪華,毛主席自稱是侵略者,還說自己活不過73 - 天天要聞

蒙哥馬利來到中國,最想見到的人便是毛主席,他想親身感受一下,砸碎一個舊民國、創建一個新中國的偉人是怎樣的存在。

蒙哥馬利是英國陸軍元帥,被譽為二戰期間盟軍最優秀的指揮官之一,諾曼底登陸戰是他的輝煌之作。

1958年9月,蒙哥馬利退役,開始以民間人士的身份,活躍在世界各國。1960年和1961年的兩次訪華,都是蒙哥馬利主動提出的,他帶著獵奇的心情踏上中國的土地。

面見毛主席之前,蒙哥馬利的心情是處於緊張和期待之間。期待,是他對毛主席的事迹知之甚廣,清楚毛主席活著的傳奇,如今可以得償所願,見面交談了。

緊張,那是因為西方世界,將毛主席描繪成一個殘酷無情、不通人性的暴君,甚至是殺人不眨眼的統治者。這讓指揮過千軍萬馬、戰勝過法西斯納粹的蒙哥馬利,有些犯慫,不知自己赴中的選擇,是否正確。

但一個人的話,讓蒙哥馬利下定決心,親自來中國,同毛主席見一見、談一談。

1960年1月,蒙哥馬利訪問印度,將自己赴中的擔憂,及西方對毛主席的看法,告知印度總理尼赫魯。

1960年蒙哥馬利首次訪華,毛主席自稱是侵略者,還說自己活不過73 - 天天要聞

尼赫魯聽完哈哈大笑,好一會才緩過來回答:「那些說法都是很不正確的,毛澤東的樣子,像一位和藹的老伯伯,他是受過許多苦難的人。」

與毛主席的初次見面,打翻了蒙哥馬利過去的所有猜想和印象。毛主席主動伸手,同蒙哥馬利握手,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眼睛透露出和善的色彩,卻又有著深邃的目光。

雙方坐下的那一刻,毛主席說出了一句,令蒙哥馬利為之一振的話:「你知道,你在同一個侵略者談話嗎?」蒙哥馬利當場愣住,思索著怎麼接話才好。

這是毛主席獨有的幽默,讓蒙哥馬利不得不提起萬分精神,豎起耳朵來好好聽。

毛主席也不在意蒙哥馬利回答與否,接著緩慢且輕聲地講:「你在同一個侵略者談話。在聯合國,我國被扣上了這樣的稱號。你是否在乎,自己同一個侵略者談話呢?」

說到後面,毛主席自己都覺得有趣,笑了起來。

毛主席話里的意思,蒙哥馬利自然是清楚的,聯合國曾通過決議,譴責中國抗美援朝,認定那是中國「侵略」朝鮮。其中還有一個,將國民黨趕出大陸,建立新中國的意思。

蒙哥馬利過去在一些文件和著作中,也曾提到過此事,同樣是認同「侵略」的觀點。

毛主席是否是看過蒙哥馬利的書,才問出這樣的問題,還是以一種詼諧的口氣說出,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蒙哥馬利沒料到初次見面,毛主席就會提出這麼尖銳的問題,還是以那樣淡然的口氣。

1960年蒙哥馬利首次訪華,毛主席自稱是侵略者,還說自己活不過73 - 天天要聞

蒙哥馬利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同毛主席的談話中。很快,「東西方」的距離就被大大縮短了,像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無拘無束地聊了起來。這是心與心的交流。

蒙哥馬利回國後,曾面對他人的指責——「毛澤東是殘酷無情」的。蒙哥馬利告訴他們:「毛澤東不在追求目標時殘酷無情,他是不可能取勝的。只要稍微研究一下他自1923年以後的事迹就可以看出。」

蒙哥馬利對毛主席十分認可,將他的事業稱作是「偉大」的。

蒙哥馬利還對別人說,自己在1926年的一場學院辯論賽中,辯論的題目就是《殘酷無情是戰爭中獲得全勝所必要的》。

「殘酷無情」,在東方與西方的意思有些差異;西方文化中,「殘酷無情」是知道要做什麼、決定要做什麼的你,無視那些阻礙的事物。

蒙哥馬利大大方方地承認:「我的軍事生涯里,作為一名軍人,我就是殘酷無情的。」

交談中,蒙哥馬利向毛主席提出了一個「尷尬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後,你碰到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你的主要擔憂在哪方面。

毛主席的回答很簡單,沒有藏著掖著,大大方方地說了出來:「中共缺乏經驗,處理當時中國所面臨的困境。多年的戰亂,中國變得滿目瘡痍。必須解決的工業和農業問題,由於缺少這方面的經驗,犯了許多錯誤。」

1960年蒙哥馬利首次訪華,毛主席自稱是侵略者,還說自己活不過73 - 天天要聞

這番話,讓蒙哥馬利明白,毛主席是「清醒」的。這種清醒是指,所有的一切,都被洞若觀火的毛澤東看在眼裡,清楚地知道一切,沒有將對錯混淆。

這讓蒙哥馬利對毛主席的評價和感觀,再上一層。

蒙哥馬利還問出了各種尖銳的問題,這些問題讓毛主席眼前一亮,並講出中國面臨的困境,為何採取不被西方所理解的種種措施的原因。

蒙哥馬利第二次訪華,是在1961年9月。

9月23日晚,毛主席與蒙哥馬利在武漢東湖單獨會面。蒙哥馬利走進會客廳,毛主席走上前,用英語問了聲好。

毛主席一生兩次出國,去的都是蘇聯,沒到過英語國家,但他卻對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外出旅行,常帶著一本英語書翻看。

毛主席稱呼蒙哥馬利元帥,問起他的歲數。得知是74歲後,毛主席點起一支煙,悠然自得地吸著,像是在思考著什麼:「中國有句諺語,『73,84,閻王不叫自己去』。闖過了這兩個年頭,就可以輕鬆活到100歲。」

蒙哥馬利不解,這是為什麼?這兩個數字有什麼含義嗎?當時沒人給他解惑,他也沒有專門提問。73歲,是指文聖孔子活到這個歲數;84歲,是指亞聖孟子活到這個歲數。

毛主席對生死看得很開,他對蒙哥馬利的長壽祝福不以為意,清楚地說出,自己只能活到73歲。

1960年蒙哥馬利首次訪華,毛主席自稱是侵略者,還說自己活不過73 - 天天要聞

這種悲觀想法,讓蒙哥馬利有些失態地說:「中國人民需要你,你不能離開他們!你至少應該活到84歲。」

毛主席搖搖頭說:「不行!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和馬克思討論,再活4年就足夠了!」毛主席前面說過,自己死後是要見馬克思的。

兩人相談甚歡,海關的鐘聲敲了10下,該結束。離開前,蒙哥馬利表示希望明晚能再談一次。毛主席婉拒,說以後還有機會的。

可是到凌晨4點,蒙哥馬利突然接到通知,說毛主席改變日程,可以同他再談一次。

可以看出,毛主席對這位純正的西方元帥,產生了感情。

這次談話,再次聊起「死亡,中國與毛澤東」的事情。毛主席凝視著遠方,對自己,也是對蒙哥馬利,說了這麼一番話:「人總是要死的,我想想我會怎麼死呢?一,有人開槍打死我;二,乘飛機摔死;三,火車撞死;四,游泳淹死;五,害病被細菌殺死。」

死後將會如何,毛主席也是有「計劃」的,「人死後火化,骨灰丟到海里餵魚。」

蒙哥馬利不解,毛澤東怎麼這麼悲觀,又為什麼對死亡這麼淡然呢?

此次談話結束時,蒙哥馬利同毛主席約定,下次訪問中國時,進行橫渡長江的比賽。

1960年蒙哥馬利首次訪華,毛主席自稱是侵略者,還說自己活不過73 - 天天要聞

可惜,這次比賽終究沒有進行。而蒙哥馬利與毛主席的逝世時間相近,蒙哥馬利還比毛主席先6個月逝世。要知道,蒙哥馬利可是對毛主席豪言,自己要活100歲的,最終還是88歲逝世了。

毛主席的風采,不僅令中國人傾倒,外國元帥那也是難以抵禦的啊。可惜,他還是在1976年9月9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永遠懷念,偉大的領袖毛主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 天天要聞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檔,一份檔案就是一份歷史記憶。今年6月9日是第17個「國際檔案日」,6月5日下午,「築夢現代化 奮鬥蘭台人」2024年嘉定區「國際檔案日」暨檔案地方志文化宣傳月主題活動在嘉定區檔案館新館舉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進檔案館,開啟一場奇妙的檔案文化體驗之旅。「活」檔案,講「活」歷史「周總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