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曾是曹操的得力幹將,後來何故殺了楊修,背後原因是什麼

2022年06月26日16:14:05 歷史 1499

三國時期是一個跌宕起伏,群雄逐鹿的時代,又是一個文人墨客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那個軍閥割據,爭權奪利的時期,湧現多少英雄豪傑文人雅士數不勝數,三國作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特定事期,一時間將星奪目層出不窮。一時間英雄豪傑波瀾疊現。自古亂世出英雄,自古亂世出才子 ,紛爭的時代,一時間烽火四起,狼煙遍地,各路軍閥諸侯黑道和白道,趁火打劫,奪城佔地的。

楊修曾是曹操的得力幹將,後來何故殺了楊修,背後原因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各人懷著各人的目的,都想在這亂世分一杯羹,撈點油水。有資本拉幫結夥成了一個大集團,沒有本事又有點才學的人往往為生活所迫,為了養家糊口,為了幾兩碎銀,投身某個有勢力的派別,奉獻自已本領,施展自已平身所學,實現自已的人生抱負。有的人懷才不遇,空有一身本領報國無門,那實在是有些悲哀,有的人的確有本事,有學問,甚至絕頂的聰明,聰明伶俐肯定是好事,但是如果聰明過了頭,可能就能迎來了殺身之禍,斷送了自已,走上黃泉不歸路,有謀略膽識 ,有智慧學問,一定要跟對人,走對路的方向,人生鼎峰時要激流勇退,身處高位時要見好就收。即使功高也不能鋒芒大露,即使功高也要處處謹小慎微。即使聰明也不能表現得聰明,即使伶俐也不能表現得太過伶俐,在主人面前,即使懂也裝不懂,即使知也裝不知,即使自已有許多奪目閃光點,也要盡量掩飾。什麼叫恩威,不能超越主人,即使知道主人的心思,不能說出主人的「小九九」,才叫真正的恩威。如果處處過於表現自已,處處表現他人所不及於你,即使主人不辦你的事,也會招致別人的猜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楊修曾是曹操的得力幹將,後來何故殺了楊修,背後原因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就是這個意思。然而我國三國時期就有這樣的一個人,因為過於聰明,過度表現自已的自信,最終引火燒身,殞命黃泉。下場既可悲又可嘆!這個人就是楊修,一個恃才傲物而非常自命不凡之人。楊修之死,然不能怪別人,只有怪自已,也不能怨生不逢時,自負,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又自不量力,才是把自已送於不歸路最主要的原因。楊修的確聰明,不但博學多才而且滿腹經綸,曾經幫助曹操完成很多大事,也為曹操立下諸多汗馬功勞。三國時候,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之人大有人在不乏其人,楊修,許攸只是眾多才子中,比較耀眼的一個。他們兩個人有許多共同點,彷彿是同命之鳥,自高自大又不知天高地厚 ,做事高調又麻木不仁,最後又是同病相連,同樣都被曹操誅殺,落得個身首異處的同樣下場。

楊修曾是曹操的得力幹將,後來何故殺了楊修,背後原因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楊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東漢文學家,司隸部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母為袁氏(袁紹閨女),楊修出身漢魏名門望族,為人好學,博學而多才。三國建安時代被推「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為丞相府的主簿。後楊修數次幫助曹植奪嫡,在奪魏太子的事件中,楊修站在曹植的陣中,然曹植高傲,最後曹操選曹丕作為魏王繼者。後來曹操知道了楊修參與了奪嫡事件,頗為氣憤。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泄言教,交關諸侯」的罪名殺死。

楊修曾是曹操的得力幹將,後來何故殺了楊修,背後原因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楊修被曹操殺掉,死於非命,無非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楊修參與奪嫡之爭,二是楊修愛顯擺才華,總是點破曹操的心思,這種犯了曹操的大忌諱,主人的心思是不能隨便點破,不能主人威嚴何在,何以恩以他人,威濟他人,三是楊修在執政理念上,跟曹操不合,四是楊修跟袁術有親戚關係,五是曹丕也想除掉楊修,曹操做一個順水人情,為曹丕執掌大統掃除障礙。六是楊修和其父楊彪都是儒學保守派而曹操則是改革派。還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楊修恃才而傲物,目空一切,自以為是,處處表現聰而無大明,不知天高地厚,過於張揚,沒有做到聰明應該糊塗,不能保持一個謙敬之心而使自已陷於萬劫不復之地。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人其實該糊塗的時候,就不能太聰明。聰明的時候要保持低調,時刻保持清醒謙虛,才是為人安身立命之本。

楊修曾是曹操的得力幹將,後來何故殺了楊修,背後原因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 天天要聞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提起酈道元,大家似乎只能想起他寫了《水經注》,好像是個地理學家兼文學家,其餘就不知道了。其實,酈道元是個典型的六邊形戰士。除了地理和文學,他還擅長軍事和歷史,不僅文武雙全,還是百姓和朝廷都公認的好官。咱們從《水經注》開始說。
界樁立下、抗議聲起,大主教領導下的抗議會否再掀亞美尼亞政治動蕩? - 天天要聞

界樁立下、抗議聲起,大主教領導下的抗議會否再掀亞美尼亞政治動蕩?

當地時間2024年6月12日至13日,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人們在埃里溫市中心舉行抗議活動。  本文圖均為 視覺中國 圖4月23日,隨著第一根界樁設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圍繞納卡地區延宕三十餘年的爭端似乎走向結束。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宣布,亞方將歸還上世紀90年代佔領的四個邊境村莊,以期達成和平協議。然而,近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