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賢王八爺,他到底輸在哪裡?

2024年06月09日23:12:15 歷史 1056

作者聲明:(別抄襲我的文章,已加入原創者聯盟,各大平台都已發過,你抄會封你的賬號,聽勸,別輕易嘗試!)

清朝八賢王八爺,他到底輸在哪裡? - 天天要聞

第一康熙是對太子有很深感情的,是他親自一手養大的,雖然最後太子不得不廢,但在太子徹底倒下沒救之前跳出來跟太子爭搶的,無論老大和老八,都會成為康師傅的背黑鍋首選。唐太宗也是選擇了李治而不是跳出來搞承乾李泰。其次自努爾哈赤死後,清朝歷代皇帝都在和八旗王公奪權,直到乾隆最終達到古代皇帝集權之頂峰。老八不專註討好親爹,卻聯絡王公大臣獲取支持推舉,簡直是在康熙雷點上蹦迪。

至於良妃的出身,並不算比德妃差到哪裡,她倆也是內務府包衣秀女一天進的宮,其實到現在對於到底什麼算辛者庫人還有很大爭議,清朝高位嬪妃懷疑可能辛者庫出身的並不少,通常也不會專門說誰是辛者庫。只是後期康熙恨上老八才專門把這個拿出來說事的!

就看的一些紀錄片感覺,朝堂那麼多王工大臣支持他,佟半朝呢,據說除了隆科多都支持。他親近的老九,老十,他們背後的姻親,還有鈕祜祿氏,宗親里康熙的哥哥還是弟弟來著,也幫老八說話,兒子也和老八親近。康師傅那麼在意平衡,好不容易掌握實權,哪裡能容忍臣強君弱的皇帝。

我覺得他是打擊太子的主力,康熙最初那麼喜歡太子,之後打擊太子為了找個心裡安慰,1就是痛罵太子,2就是打擊他,因為之後自己對太子又有惻隱之心的時候不能怪自己,總要找個加害他寶貝兒子的人。然後就是他和老貴族們綁太深了,有志向改革的皇帝都討厭老貴族,他們認同他都要超過自己了。

他不是輸給太子,也不是老四,也不是他媽的出身,他就是輸給了康熙這位皇上。哪怕是康熙最喜歡的、皇后生的太子,當他察覺到太子的野心的時候,他也會廢掉太子,所以所謂的出身寵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古以來,帝王和劍指皇位的兒子之間,本身就是很難和諧相處的(僅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輸在賢的恰到好處不是真的賢,小聰明一套一套的,正經事上一個也沒用上,第一,太子投票事件,哪個皇帝喜歡活著時候,自己孩子財雄勢大?第二,狩獵事件,狩獵這時候你搞什麼仁慈心腸?文不對題。第三,大將軍王,為了換人,幾萬大軍幾萬生命說的那麼輕飄飄,而且還猜不透康熙意思。第四,死鷹慶壽,那是親爹呀,兒子間的矛盾上升到爹,何談賢。

說個不一樣的,一般都從老八身上找問題,我來個其他角度的,老八錯就錯在太賢了,出身太差,人還特別好,不然你以為那些親信權臣為什麼明知道康熙屢次辱罵老八還要力捧?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為了拿捏老八,康熙晚年的時候國家內部有很嚴重的問題,康熙自己看的很明白,但是他不願意整頓,不僅特別耗費心力,而且會留下罵名,他選雍正就是看中他冷酷無情,讓他上來整頓吏治的,說白了給他擦屁股的,選老八?那不是南轅北轍了。

沒有一個說到根本原因,他賢在八面玲瓏不做實事,做實事是要得罪人的,要改革必然損害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是他就是這部分既得利益者的代表,他不會為了國家犧牲自己和團體的利益,不選他跟出身沒有任何關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 天天要聞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利用拍賣行員工身份,將貨主委託的拍賣品低價僱人夾帶運輸進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四中院獲悉,近日,北京一名拍賣行員工因走私多件拍品獲刑。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員工走私的拍品中,有兩尊明代金佛,該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決並成功從我國香港地區追迴文物的案件,有力打擊了走私犯罪,保護了國家文...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在意識到自己的「520」演說引起了兩岸巨大震動之後,「台獨」頭子賴清德就開始想盡辦法撇清自己的責任。但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來糊弄不熟悉中文表達的西方媒體,當賴清德面對島內民眾時,露出的則是另外一幅嘴臉....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 天天要聞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許多角度來談,比如組織度、政治、經濟等。但戰爭畢竟是戰爭,戰爭雖然是政治的繼續,但政治鬥爭一旦轉變為軍事鬥爭,就必然要遵循軍事的規律。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4) - 天天要聞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4)

根據華北軍區、西北軍區、廣東軍區和廣西軍區的報告,在應整編的部隊和機關中,在實行整編之前應當和可以進行一次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