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2022年04月18日10:59:41 歷史 1895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新莽地皇四年(23年)二月,漢宗室後裔劉玄被綠林軍推舉為皇帝,他恢復漢制,改元更始,史稱更始政權。劉玄即位後,派王風、王常、劉秀進攻昆陽(今河南葉縣)。昆陽被快速攻下後,他們又相繼攻下了臨近的郾城(今河南郾城縣)和定陵(今河南郾城縣西北)。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聽說綠林軍擁立劉玄稱帝,並接連攻佔了幾座城池後,王莽非常驚恐,寢食難安,急忙派遣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尋等到洛陽,徵發各地精兵前往昆陽鎮壓綠林軍。

王邑等到達洛陽後,率領各州郡長官帶領的各路精兵42萬出征,另外還有在路途上的後續部隊絡繹不絕地趕來。王邑軍旌旗千里,聲勢浩大地向昆陽進發。五月,王邑等兵臨昆陽。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此時,昆陽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劉秀說服諸將固守昆陽,以拖住莽軍,等待進攻宛城的大軍前來接應。於是,劉秀令王鳳、王常領兵在城內堅守,自己則與李軼等率13騎,趁王邑軍在城南尚未形成合圍之時,乘夜潛出南門,奔赴定陵、鄙縣調集援軍。

王邑、王尋進抵昆陽後,依仗人多勢眾,決定強攻,命先到昆陽的10萬人列營百餘座,將昆陽城團團包圍。隨後,王邑派人用撞車等攻城器械破壞城垣,並挖掘地道,企圖強攻取勝。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在百姓支持下,守城綠林軍奮力抵抗,多次擊退王邑軍的進攻。劉秀等人到定陵、郾縣後,說服了不願出兵的諸營將領,調集步騎精銳萬餘人前來救援。劉秀自率千餘人為前鋒,距王邑軍約五里外列陣。王邑、王尋恃眾輕敵,只派少數兵力迎戰,被劉秀擊斬千餘人,銳氣大減。此時,綠林軍主力已攻克宛城的消息尚未傳到昆陽,為鼓舞士氣,劉秀假傳主力克宛城戰報。王邑軍聽說宛城被攻克,頓時軍心動搖,劉秀決定乘機出擊,他精選勇士3000人,遷回到昆陽城西,渡過昆水(今河南葉縣輝河),出其不意地從王邑軍側後方猛擊其指揮部。王邑、王尋此時仍很輕敵,又恐出兵會使郡兵失去控制,於是令各營不準擅自出兵,他們自率萬餘人迎戰。劉秀軍勇猛衝殺,勢不可當,王邑軍陣勢大亂,王尋被殺。這時,昆陽城內的綠林軍乘勢出擊,內外夾攻,王邑軍紛紛奪路逃命,互相踐踏,死傷慘重。後來又遇到大風雷雨,潰水(今河南葉縣沙河)暴漲,王邑軍渡河逃亡,被淹死10000多人,王邑只率幾千人狼狽逃回洛陽。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經過這次惡戰,王莽的主力部隊基本上被消滅,新莽政權搖搖欲墜,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原創版權!請告知立即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布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著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布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著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