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有多厲害?為什麼能兩次擊敗巔峰時期的趙雲?

2021年09月03日01:19:08 歷史 1028

夏侯惇是個很勇猛的人,在十四歲的時候,別人侮辱他的師父,他就將那個人殺了,是個快意恩仇的主兒,一言不合就殺人,足見其性格的剛烈彪悍。

夏侯惇有多厲害?為什麼能兩次擊敗巔峰時期的趙雲? - 天天要聞

但是,奇怪的是,犯下罪行的夏侯惇並沒有被追究責任,看來當時東漢末年的社會動蕩已經相當嚴重,法紀蕩然無存了,此事也折射出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

夏侯惇在曹操矯詔,匯聚諸侯討董卓的時候,加入了曹操的隊伍,成為曹操早期的戰將之一。

夏侯惇的勇武是沒說的,在兩軍陣前那是敢於死打硬拼的,在曹操手下很快嶄露頭角,屯兵白馬,任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

後來,陶謙為了討好曹操,派張闓護送曹操父親一家,結果半路上張闓殺了曹操父親一家,搶了財物落草為寇去了。

曹操大怒,並藉機討伐陶謙,其實是想奪取徐州這個戰略要地,夏侯惇受命留守濮陽,結果呂布進攻曹操家眷所在的鄄城,夏侯惇立即馳援鄄城,與呂布交戰,隨後被呂布奇襲攻破了濮陽,繳獲了夏侯惇的一些軍需物資。

夏侯惇有多厲害?為什麼能兩次擊敗巔峰時期的趙雲? - 天天要聞

呂布派人假裝投降劫持了夏侯惇,索要貴重財物,夏侯惇手下的韓浩指揮軍隊,包圍了夏侯惇的大營,並且向呂布宣布按照律法不會考慮人質安全,而且還做出進攻的準備,劫持者害怕了,於是釋放了夏侯惇,可見夏侯惇真是不怕死的人。

後來夏侯惇和程昱荀彧力保三城的時候,和呂布手下大將高順交戰。高順也是一員猛將,和夏侯惇交戰是全無懼色,雙方斗到激烈處,高順敗走,這時候形勢一片大好,夏侯惇就忘乎所以了,縱馬追趕,高順命在須臾。

結果高順的戰友曹性暗中早就瞄準了夏侯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的左眼,夏侯惇劇痛鑽心,但是他毫不畏懼,一把抓住箭桿就拔出來了,沒想到把眼球也帶出來了。

夏侯惇大喝一聲:「父精母血,不可丟棄」,然後像吃烤串一樣把眼球吃掉了。這個場景太可怕了,在場的兩軍將士沒有不心驚的。夏侯惇還不罷休,縱馬沖向暗箭傷他的曹性,一槍就把曹性的面門扎透了。

夏侯惇有多厲害?為什麼能兩次擊敗巔峰時期的趙雲? - 天天要聞

從此以後,夏侯惇就成了獨眼夏侯了,夏侯惇是個很愛面子的人,每次看鏡子看到自己的盲目就會把鏡子推到地上,他很反感別人叫他盲夏侯。

受到這次重創以後,夏侯惇的戰鬥力下降嚴重,基本上不能像以往那樣勇猛衝殺了,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夏侯惇兩次打敗虎將趙雲。這又是為什麼呢?

趙雲被劉備稱為一身都是膽,由此產生了一身是膽這個成語,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在武將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呂布,「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二趙說的就是第二的趙雲。

長坂坡前,趙雲在曹操百萬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當時曹操下令不得暗箭傷人,否則趙雲很可能也會遭遇暗算。趙雲和夏侯惇正好相反,夏侯惇是被暗箭所傷,趙雲因為有曹操將令才沒有被暗箭所傷。

夏侯惇有多厲害?為什麼能兩次擊敗巔峰時期的趙雲? - 天天要聞

他倆相遇是劉備在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之後,劉備在新野縣招兵買馬,練兵整軍,讓夏侯惇十分不安,於是向曹操建議先下手為強,於是在曹操的指令下統兵十萬出征新野。

諸葛亮得到這個消息,不慌不忙的開始調兵遣將,排兵布陣,把趙雲從樊城調回,安排趙雲去迎戰夏侯惇,但是有要求只許輸、不許贏。

趙雲按照諸葛亮的吩咐和夏侯惇交手,為了吸引夏侯惇進入埋伏圈趙雲兩次敗退,這並不是說趙雲打不過夏侯惇,而是要達到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將夏侯惇引入包圍圈予以消滅,所以趙雲這才兩次敗給夏侯惇,趙雲的敗是為了全局的勝。

總之,夏侯惇不光勇武還愛學習,在行軍打仗之餘,經常請老師到軍營里教學,他自己親自迎接,對老師執禮甚恭。後來的夏侯惇更偏重戰役指揮而不再衝鋒陷陣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隱居隆中知天下!諸葛亮攜「隆中對」登陸三謀新賽季 - 天天要聞

隱居隆中知天下!諸葛亮攜「隆中對」登陸三謀新賽季

想當年,諸葛亮隱卧隆中,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之勢。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為他獻上計策「隆中對」,勾勒出蜀漢跨荊益、聯吳抗曹的宏偉藍圖,自此成為千古名策。歲月悠悠,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雖已遠去,但在創新策略SLG《三國:謀定天下》的新賽季里,我們將穿越時空,重臨「隆中對」的智慧戰場,與諸葛亮一同謀定天下!《三...
民間傳說:羅成出世 - 天天要聞

民間傳說:羅成出世

羅成,是小說《說唐全傳》中的人物,隋朝鎮守燕山的靖邊侯羅藝之子,書中主要人物秦瓊的表弟。羅成少年英雄,長相俊美,性格驕傲、任性,擅長家傳的羅家槍法,是隋唐第七條好漢。羅成羅藝是羅成的父親,隋煬帝時期,羅藝以軍功官至虎賁郎將,駐守涿郡。這一天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 天天要聞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4年前的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世長辭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的付出和貢獻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深切緬懷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於湖南長沙的袁隆平墓前擺滿了花籃和花束人們以此表達對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