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性導致了東晉門閥制度從興起走向衰落

2021年08月29日23:11:03 歷史 1760

東晉門閥政治之所以會形成並穩固下來,持續百年,是因為皇權不振,門閥氏族實力太強,而且掌握兵權,不同門閥之間彼此制約平衡。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假如我上面說的這些要素出現變化,那麼門閥政治格局就會垮台,甚至消失。而這些要素變化的契機就是淝水之戰。爆發於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戰,是我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案例。大家都知道,東晉以少勝多擊敗了前秦,保住了半壁江山,使得流落到南方的中原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淝水之戰後,指揮這場戰役的謝氏掌門人謝安,威望也達到了頂峰,以至於功高震主,引起了皇權的猜忌。此時,外部危機暫時解除,意味著內鬥就要開始了,皇權沒有了其他顧忌,開始振作起來,與門閥士族爭權。

這個特性導致了東晉門閥制度從興起走向衰落 - 天天要聞

淝水之戰

在淝水之戰前夕,東晉孝武帝就任命了自己的弟弟司馬道子與謝安等人共同執掌朝政。淝水之戰之後,謝安因為功高受到了猜忌,於是他就自願交出權力,任職廣陵,也就是今天的揚州,可到了廣陵不久,他就去世了。司馬道子就從此將朝政大權徹底掌握在手中了。很多人也許會很奇怪,謝安為什麼要交權呢?他門閥勢力如此強大,為何不反抗呢?因為謝安此人很有個性,具有名士風度,他一直想著過歸園田居,縱情山水的生活,對於名利還有權力不屑一顧。他處事內斂,尊重皇權。這要是桓溫這種人,看到這機會,估計早就直接造反了。

這個特性導致了東晉門閥制度從興起走向衰落 - 天天要聞

淝水之戰路線圖

因為儒學是治國、平天下的學問,東晉孝武帝還開始重用儒生,興辦儒學。這就意味著開始要振興皇權了。當時繼謝氏而起的另一大門閥是太原王氏,可太原王氏一無兵權在手,二無優秀人物執掌朝政,他們的地位和權力主要來源於和皇室的聯姻。東晉孝武帝的皇后和會稽王司馬道子的王妃,都是出自於太原王氏。所以太原王氏雖然也是門閥,但是和之前能夠與司馬家共天下的門閥完全不同,他只能從屬於皇權,在皇權之下發揮作用,而無法與皇權抗衡。司馬氏以相權輔佐皇權發揮作用,因而暫時沒有遇到來自門閥士族的反抗,皇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加強。之所以沒有遇到來自門閥士族的反抗,是因為門閥士族本身出了問題,他們人才匱乏,沒可用之人去反抗。淝水之戰後,門閥士族中比較有名氣的接連去世。

這個特性導致了東晉門閥制度從興起走向衰落 - 天天要聞

門閥士族

從此東晉門閥氏族中,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以前那種人才輩出的情況了。因為門閥士族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和血統的純正,只和自己地位相當的士族之人通婚,通婚範圍很小,就造成了生理學上人才退化的趨勢。其次是魏晉時期各氏族崇尚老莊思想,重視人生享受,不太看重現實工業,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他們根本不感興趣。對於從政也提不起任何興趣,士卒也開始重文輕武,逐漸變得腐朽不堪。當時如果有士族子弟練武從軍,就會遭到抨擊,從而影響他的聲譽和地位。桓溫因為一直從軍打仗,行為處事都是軍人風格,因此就遭到了其他門閥士族的恥笑。士族要維護其政治統治就必須要依賴武力和士工,但士族中的名士崇尚玄學,超然物外,雖然可以在社會上獲得非常好的名聲,可真正能夠保持門閥利益的卻是那些善於經營武藝的人。東晉建立以來,門閥氏族之中不斷有這種人物出現,因此門閥政治的延續實際上靠的就是這類人。

這個特性導致了東晉門閥制度從興起走向衰落 - 天天要聞

謝安

一旦門閥士族中沒有這類人物了,那門閥政治就會出現危機。在淝水之戰之後,這種人基本上就沒有了。世家大族要想在現實政治之中維護本門利益,保持本族的地位,就必須要有相應的人物在政治上擁有強大的地位和實力。如果當權門戶的這些門閥們沒有適當的人物代表執掌政權,他的門戶的統治地位也就無法繼續,只能由其他的門戶取而代之。所以淝水之戰之後皇權得以伸張。然而孝武帝和司馬道子,本身昏庸無能,腐朽不堪,他們並沒有利用這個有利時機,更進一步徹底終結門閥政治,回歸皇權政治,而是展開了內鬥,爭權奪利。孝武帝死之後,司馬道子和他的兒子司馬元顯,獨攬大權,開始和門閥士族展開爭鬥。最後桓溫的兒子桓玄,率兵攻入建康,消滅了司馬道子父子的勢力,開始執掌朝政。後來桓玄逼迫晉安帝禪位給他,建立了桓楚政權,取代了司馬氏。其他門閥士族雖然不同意桓玄的這種做法,但也並不敢公開表示反對,因為他們現在已經沒有實力對抗了。然而掌握北府兵的次等氏族劉裕此時在京口起義,打跑了桓玄,迎回了晉安帝,恢復了東晉王朝。身為次等氏族的劉裕也藉此機會開始崛起。

這個特性導致了東晉門閥制度從興起走向衰落 - 天天要聞

劉裕

於是劉裕開始執掌朝政大權,實行政治和經濟改革,鎮壓其他割據勢力,率軍北伐,消滅了南燕後秦,使東晉的疆域有了很大的擴展。這一系列巨大的功勞讓劉裕在朝中的地位還有聲望顯赫無比,最終在公元420年稱帝,國號為宋,東晉滅亡,門閥政治正式終結。劉裕建國之後,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東晉時期那種門閥政治的情況,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最終形成了士族居高位,寒人掌機要,皇子鎮要藩的政治格局。士族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但是不掌事權,寒門士族得到重用,開始掌握機要事物。也許有人會問,為何要讓這些世家大族享有如此高的政治地位呢?丟給他們自己單幹不就行了嗎?因為治理國家不僅需要文化,還要熟悉典章制度的人物輔佐,而在當時只有士族才能承擔此任。而且士族雖然在政治和軍事上沒有實權,但在社會和文化上還有極大的影響力,皇權需要利用他們來為自己服務。皇權承認並尊重士族的存在,只要他們從屬於皇權,不威脅皇權就行。

這個特性導致了東晉門閥制度從興起走向衰落 - 天天要聞

其實不僅僅是東晉,總的政治體制是皇權政治。自秦始皇以來到清朝滅亡這兩千多年間,中國政治體制的主流就是皇權政治,這個一直都沒有變過。東晉門閥政治的特殊性就在於世家大族確實取得了和皇權平行,甚至超越皇權的地步,但是就是因為它太特殊了,是非常態的,因此它只存在了一百多年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官員:連接里根國家機場與國防部的空管熱線長期無法使用 - 天天要聞

美官員:連接里根國家機場與國防部的空管熱線長期無法使用

當地時間5月14日,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一名官員證實,自2022年3月以來,連接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員與國防部對應管制人員之間的熱線電話一直「無法使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副局長兼空中交通管理負責人當天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航空部門是在本月初,兩架飛機因一架飛往國防部的美國陸...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活久見,在當今這個時代真的是什麼事都能看見,明明已經在戰場上輸得一塌糊塗,可是這個國家愣是把一場敗仗靠著紅口白牙說成了大勝,而且還是史無前例的勝利!果然「精神勝利法」是世界上最無敵的「武器」,一旦一個國家從上至下都接受了這種思想,那麼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世界就都是自己的,無論多麼強大的對手都是不堪一擊的...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 天天要聞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農業社會基礎薄弱、工業生產力幾乎空白的現實,毛澤東通過系統性變革生產關係,為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一、土地改革:打破封建生產關係,解放農業生產力1. 消除封建剝削,重構土地所有制毛澤東通過土地改革徹底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 天天要聞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1985年5月14日,在過完生日僅一周後,翁美玲在家中開煤氣自殺,年僅26歲。因為在TVB的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翁美玲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數十年後,仍有粉絲去她曾就讀的玫瑰崗中學、離世的尖沙咀偉錦園、與母合葬的劍橋公墓,去尋找她的印跡。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黃蓉,不是最漂亮的黃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黃蓉...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 天天要聞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秦彝託孤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政權頻繁更替,戰亂不休。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那北朝的東魏,後來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周主國富兵強,於公元576年,以楊忠為元帥,其弟楊林為行軍都總管,發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 天天要聞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綠臉俑在眾多陶俑中,有一尊綠臉俑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其面部顏色全是石綠顏料塗成的綠色,而其他發掘出的兵馬俑面部則多為淡粉色等正常膚色。對於綠臉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猜測,如工匠的失誤、軍中儺人(巫師)形象、少數民族特色陶俑、軍中哨探為便於隱匿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