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元旦,聽聞大外甥孔令侃來台的消息後,蔣介石右眼皮立刻劇烈跳動了幾下,不祥感湧上心頭。
孔令侃是宋靄齡與孔祥熙的長子,也是小姨宋美齡身邊的左右金童之一(另一個是他長期女扮男裝的親妹妹孔令偉)。1949年上海即將解放前,孔令侃隨父母飛往美國定居,鮮少來台灣。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蔣介石很清楚,這個不討喜的外甥肯定是抱著什麼目的而來。
果不其然,孔令侃來了沒幾天後,宋美齡便走進蔣介石書房,開門見山地提及孔令侃近些年的貢獻,要蔣介石趁著來年3月份第四任「總統」選舉兼「內閣」改組之機,給孔令侃安排個部長當。
蔣介石對妻子的請求採取了陽奉陰違的態度,表面上哼哼哈哈:「你說得有道理。」實際一點不動彈。
宋美齡深知蔣介石打「太極」的功夫,當即語調尖銳起來:「令侃為你在美國奔走了二十幾年,沒拿過一分錢的好處,難道當個『部長』過分嗎?」
蔣介石心裡冷哼:「他為了我才怪,孔家打著我的名義前門迎美援,後門中飽私囊,別以為這些事我不清楚。「
孔令侃是蔣介石最討厭的親戚,沒有之一。這孩子因為是孔家長子,老爹大權在握,小姨夫蔣介石又是高高在上的一把手,所以從小就被慣壞,性格無法無天。
有次蔣介石在家給重要將領們開會,孔令侃和小妹孔令偉在外面打得不可開交,蔣介石沒辦法,只能暫時中止會議,出來調解兄妹矛盾。
本來他就瞧不上孔令侃,後來蔣經國在上海「打老虎」時,孔令侃的所作所為更是令老蔣和小蔣父子對他產生了無比的痛恨之情。
1948年8月,上海出現了惡性通貨膨脹,1937年能買兩頭牛的錢,到了1947年7月只能買1/3盒火柴,物價足足上漲了6萬倍。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命蔣經國到上海整頓經濟。
蔣經國一上任,立刻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打虎運動」,他利用私人關係選拔了1萬多名青年人組成「打虎隊」,並嚴厲打擊投機倒把的商人。
在蔣經國的雷霆手腕下,也確實有幾隻「小老虎」落網,如財政部秘書陶啟明、上海警備司令部科長張亞尼、大商人王春哲都被處死,就連上海灘頭面人物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也因從事黑市股票買賣被判了8個月的徒刑。
杜月笙跟蔣介石有金蘭之誼,眼看蔣經國把事情做得太絕,於是專程敲打敲打他:「蔣先生何不去揚子公司看看?」他的意思相當明顯,蔣太子既然要「打老虎」,請你先「大義滅親」,把自家的「老虎」抓牢,別盡打別人家的虎。
蔣經國這下進退兩難,只能硬著頭皮查抄「揚子公司」,一下子發現2萬多噸的物資。原本他就對這個姨弟沒好感,當即大手一揮:」給我逮了。「
孔令侃消息靈通,立刻奔赴南京找小姨宋美齡求救,宋美齡立刻給在外督軍的蔣介石打電話告狀,蔣介石也顧不得前線戰事緊張,只能飛回南京處理家事。
宋美齡之所以動怒,除了她素來與大姐宋靄齡一家關係親密外,還因為不可分割的利益關係。孔祥熙負責鯨吞國有財產和承擔罵名,宋美齡在背後卻白得了巨額利潤。因此,蔣經國巴掌雖打在孔令侃身上,卻疼在宋美齡心上。
結果,蔣經國先是被蔣介石批評一通,又在上海龍華機場被後媽宋美齡揶揄了一頓,悲憤交加地在日記中寫道:「商人可恨,但是黨內的政客更可恨。」
左一孔令侃
因為這件事,多年以來,蔣氏父子與孔令侃的心結始終沒能打開。孔令侃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人,除非宋美齡召喚,否則輕易絕不來台灣。
這次喊孔令侃前來,是宋美齡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宋美齡沒有子嗣,繼子蔣經國和蔣緯國與她毫無血緣關係,從親疏來看,她還是更倚重外甥外甥女。眼看蔣經國在蔣介石的助力下地位節節攀升,宋美齡坐不住了,她也要為自己謀求權力空間。
孔令侃本身是有能力的人,中英文俱佳,也很擅於結交美國權貴。宋美齡當年訪美時,那些激動人心的演講稿多是出自孔令侃手筆。美國發表對華政策白皮書後,對台灣當局態度相當冷淡,在那段歲月中,孔令侃積極聯絡美國政要,隨時向宋美齡報告美國朝野的最新動態。
起初,孔令侃並無官職,20世紀50年代末期,在宋美齡的力薦下,蔣介石才給了他一個駐美國大使館參事的職位,名義上官階在大使以下,實際上他手握「尚方寶劍」,外交官員無不畏其三分。
這次,姨甥倆策劃好,由宋美齡出面,為孔令侃再謀求一個位高權重的位置。但是,他們顯然低估了蔣介石的定力,自從撤守台灣後,蔣介石就制定了一條底線:絕不讓孔宋家族成員進入政府高層。
顯然,蔣介石把自己1949年的失敗盡數歸結在孔宋家族的貪腐上面。 可他忘記了,孔宋家族之所以敢於大肆斂財,與他的姑息脫不開關係。人都是如此,寬於律己嚴於待人,蔣介石雖然常常在日記里反思,但他顯然認為自己沒什麼可被批評的地方,千錯萬錯都是那可惡的大姐夫孔祥熙和大舅子宋子文的錯。
左一孔祥熙
儘管蔣介石鐵了心不讓孔令侃插手政府事務,但架不住愛妻一波波的冷戰熱戰攻勢,最後他選擇妥協,特聘孔令侃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名義上官銜高於部長,但其實是個虛銜,日後不至於與接班的蔣經國產生實際摩擦。
宋美齡和孔令侃對這個官職並不滿意,但他們是識趣的人,畢竟蔣介石也算做了重大讓步,因此,雙方平靜地接受了這一結果。
時間到了1972年,孔令侃又一次從美國翩然回台,這次他趁著蔣介石上班時,悄悄來到士林官邸,與宋美齡密談了足足2個鐘頭。
原來,這次又趕上「大選」之年,蔣介石的身體已經江河日下,這次選上,還能不能活到下一任都是未知數,宋美齡是權力慾望很強的人,她打算趁著丈夫大權在握,為自己的將來鋪好路。
在宋美齡的美式觀念中,既然蔣介石可以「內舉不避親」,薦舉蔣經國為「行政院長」人選,那她也可以按照這種模式推薦孔令侃。宋美齡很清楚,如果這次不把孔家最能幹的孔令侃托舉上去,那麼孔宋家族將來在政治舞台上將會徹底邊緣化。
宋美齡想當然地以為,自己那麼愛這個大外甥,蔣介石也理應與孔令侃很親才對。她沒有看到蔣介石和孔令侃客套之下的暗波涌動,或者說,她認為一家人壓根就沒什麼不可調節的矛盾才是。
因此宋美齡打了包票,明明白白告訴孔令侃,這次用不著你出面,有小姨呢。
1972年元旦過後的某個下午,蔣介石正在書房讀報紙,宋美齡款款走來,說了一大通孔令侃的好話,彷彿沒有孔令侃這個支柱,蔣家就會轟然崩塌了似的。
蔣介石靜靜地望著妻子,宛若看到了當年上海那個年輕驕縱的富家千金,宋美齡說得口乾舌燥:「既然經國可以當行政院長,那麼令侃也能勝任。」
蔣介石明確地告訴宋美齡,孔令侃做不了行政院長。精明的宋美齡就等著他這句話呢,立刻來了句:「那副院長總可以給他做吧。」
蔣介石的火氣騰一下上來了:「就算過得了我這關,你認為黨裡面的同志會心服口服嗎?」
蔣介石很清楚,蔣經國與孔令侃的關係,如同南極和北極,千萬不能碰到一塊去,想想看,蔣經國就算做了行政院長大權在握,身邊有個處處與他作對的副院長掣肘,那得是一幅多讓人頭疼的畫面啊。
宋美齡不甘心,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財政部長總可以吧?大姐夫給你做過財政部長,孔家是財政世家,孔令侃肯定能勝任這個職位。
她扭頭一看,蔣介石如同老僧入定,半閉著眼睛一言不發,宋美齡立刻明白了,蔣介石什麼官職都不想給孔令侃。
共同生活了幾十年,宋美齡很清楚蔣介石的軟肋在那裡,為了逼蔣介石就範,她開啟了稀鬆平常但百試百靈的招數——冷戰。
此時的蔣介石,長期處於重病未愈的狀態,身體的衰老使這位昔日性格剛毅的軍人變得非常渴望親情。原本在他的飯桌上,總有宋美齡、外甥女孔令偉和孔令偉的同性女友王如琳,幾個人有說有笑,吃起飯來熱熱鬧鬧。
宋美齡這麼一鬧,偌大的餐桌上只剩蔣介石一人,看著形單影隻,也有一絲可憐。
蔣介石有心緩解兩人關係,常常在下午四五點鐘主動去找宋美齡:「Darling(親愛的),你要不要去'車車'啊?"
所謂「車車」,有點像是哄小孩子的講法,意思是坐車外出兜風。
他得到的是冷冷的背影,無奈,只能在日記里抒發自己的感情。
1972年2月9日,蔣介石日記:「晚為令侃事痛憤。」3月17日記:「女子與小人之言不可聽也。」5月27日,蔣介石日記云:「近日精神苦痛,以女子、小人為難養也,故擬獨居自修。」6月7日記:「晚間,令侃要來見我,心神為之痛苦不堪,但只好聽其來見。」
宋美齡與蔣介石的這次冷戰,是二人結婚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大概持續了4個多月,宋美齡認定,只有孤立,才能迫使蔣介石低頭,殊不知,這次被迫妥協的,反而是她自己。
雖然步入老年的蔣介石極端渴望親情,但這次面對威脅,他堅決不肯屈服,最後被逼得沒法,直接對著宋美齡放了句狠話。就是這句話,讓宋美齡放棄了繼續為孔令侃求官的執念。
蔣介石告訴宋美齡:「你要是再強行引薦孔令侃當行政院長,那我就不再尋求連任了,你將來找繼任的嚴家淦等人去繼續推薦吧。」
這下宋美齡消停了,萬一真把蔣介石給逼急了辭職的話,別說行政院長了,自己這「第一夫人」的光環也會立刻消失,算了,這次只能認慫。
就這樣,孔令侃乘興而來鎩羽而歸。
孔令侃回美國後沒多久,蔣介石就病倒了,宋美齡摒棄了一切社交和交際,專心陪著丈夫住院治病,夫妻感情又和好如初。
隨著蔣介石逐漸放權給蔣經國,宋美齡與這位僅比自己小十幾歲的繼子關係越來越好,一方面宋美齡出於「大局」考慮,打算儘力維護政局的「安定團結」另一方面,不管真情還是假意,蔣經國的面子活做得相當出彩。
早在1950年年初,宋美齡求美援未果飛回台灣時,蔣經國到菲律賓的馬尼拉迎接,第一個登上飛機歡迎宋美齡,大聲呼喚:「媽呀!你回來了!我們向你獻花!你辛苦了!」飛回台北時,他又親自扶著宋美齡下飛機。再加上幾個孫兒常常環繞在祖母膝下,蔣經國與宋美齡的關係由最開始的劍拔弩張變成了和睦相處。
當然,宋美齡還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1975年蔣介石去世,孔令侃又從美國飛回來,據說是想擁立宋美齡繼任國民黨總裁,結果蔣經國舉行了一次臨時全體會議,巧妙地將領導人名稱由總裁改為主席,蔣經國依然大權在握。宋美齡無奈,以治病為名飛往美國,住進了孔家的深宅大院。
因為蔣介石的一句嚴厲的話,宋美齡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而囂張至極的孔令侃,也終究不是看起來憨厚親和的蔣經國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