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守初心 | 黨史上的6月7日

2021年06月07日22:26:42 歷史 1089
學黨史 守初心 | 黨史上的6月7日 - 天天要聞

學黨史 守初心

學黨史 守初心 | 黨史上的6月7日 - 天天要聞學黨史 守初心 | 黨史上的6月7日 - 天天要聞學黨史 守初心 | 黨史上的6月7日 - 天天要聞學黨史 守初心 | 黨史上的6月7日 - 天天要聞

★ 編者按 ★

2月20日,習近平同志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

從1921到2021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風風雨雨的一百年

驀然回首

感慨萬千

100年的櫛風沐雨

100年的風雨兼程

這一百年間

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

走過了最危難的時刻

石家莊公安

每天陪大家一起學習黨史

一起重溫這百年歲月

學黨史 守初心 | 黨史上的6月7日 - 天天要聞

重要論述

1954年6月7日

毛澤東審閱修改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關於第二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的報告稿,提出技術改革的問題。他把「有計劃地大量增產的要求和小農經濟分散私有的性質之間的矛盾」的提法,改為「有計劃地大量增產的要求和小農經濟分散私有的性質以及農業技術的落後性質之間的矛盾」。修改稿認為解決這些矛盾的第一個方針是實行社會革命;第二個方針就是實行技術革命,即在農業中逐步使用機器和實行其他技術改革。強調最近幾年之內必須在合作化的基礎上適當地進行各種可能的技術改革。

1980年6月7日

鄧小平會見阿根廷總統魏地拉將軍時談到中國對外政策的出發點指出:中國希望至少二十年不打仗,本世紀末能夠實現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這是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採取一切措施和政策的出發點。中國不怕打仗,但中國人同世界絕大多數人一樣是最希望和平的。

1988年6月7日

鄧小平會見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部長會議主席梅斯內爾時提出,中國的改革要堅持正確的決策。他指出:中國正在深化改革,為今後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我們不僅著眼於本世紀,更多的是著眼於下一個世紀。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不進則退,退是沒有出路的。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綜合性的改革,才能夠保證本世紀內達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個世紀更好地前進。我們的改革有很大的風險,但很有希望成功。有了這樣的信心,才能有恰當的決策。關鍵是兩條。第一條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著辦事,決心要堅定,步驟要穩妥,還要及時總結經驗,改正不妥當的方案和步驟,不使小的錯誤發展成為大的錯誤。第二條就是要在改革過程中,保持生產有較好的發展,不要勉強追求太高的速度,當然太低了也不行。過去十年的發展速度不算低,如果今後這些年也保持比較好的速度,我們深化改革的風險就小得多了。這篇談話的一部分以《在改革中保持生產的較好發展》為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2010年6月7日

胡錦濤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從國際國內經濟、科技發展大勢來認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指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學技術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和原動力的作用日益凸顯,科學技術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深刻地決定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當前,人和自然的關係日益密切和複雜,尋求科學的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我們必須把握機遇,審時度勢,科學謀劃,順勢而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我國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他就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緊緊抓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戰略任務,在組織實施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重大科技專項的基礎上,前瞻部署,持續攻關,全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2019年6月7日

習近平出席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並致辭。他強調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方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合力打造開放多元的世界經濟,努力建設普惠包容的幸福社會,致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攜手開闢嶄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他指出,全球化是歷史大勢,中國是全球化最堅定的倡導者和維護者之一。當前世界上出現的一些逆全球化動向只不過是全球化潮流中激起的幾朵浪花,阻擋不住全球化大潮。全球化出現一些問題並不可怕,不能因噎廢食,動輒採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措施,不能採取以鄰為壑的自私做法。我們要認識到,全球化出現的問題,反映的是全球治理的滯後。解決這些問題,要堅持以開放為導向,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我們不是要另起爐灶,而是要完善現行國際體系。要以公平平等為基礎,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多邊機構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使治理架構和利益分配更為平衡合理。要秉持相互尊重的態度,尊重各國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加強溝通協調,妥善處理分歧。

重要論述

1942年

6月7日 《解放日報》發表社論——《華北各抗日根據地處在空前殘酷鬥爭中》,指出由於日軍對華北抗日根據地連續不斷地「掃蕩」和推行「治安強化運動」,鬥爭之艱苦與殘酷,實空前未有;我們要有在敵後堅持抗戰爭取勝利的信心,又要對困難有充分的認識,去迎接困難與克服困難。

2007年

6月7日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關於批准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

歷史瞬間

學黨史 守初心 | 黨史上的6月7日 - 天天要聞

1925年6月7日,中國共產黨通過上海總工會聯合上海學生聯合會、上海各馬路商界聯合會等,成立了上海反帝運動的領導機關——工商學聯合會。11日,在該會的主持下,上海20萬群眾集會,通過了逞凶、賠償、取消領事裁判權等17項對外交涉條件。圖為大會盛況。

學黨史 守初心 | 黨史上的6月7日 - 天天要聞

來源:「共產黨員」微信公眾號

編輯:璇子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著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 天天要聞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荊漢運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專家團隊提出來建設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專家團隊為何要提出建設荊漢運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徹底解決長江中游地區的河道彎道太多的航運瓶頸問題,以提升我國第一大江河長江的運輸效率並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