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2021年03月22日07:27:02 歷史 1072

「民有,民治,民享,這是對的,我們與美國人持相同立場。但蘇聯比美國偉大之處在於,蘇聯人民只需要享受就夠了,其他兩件事就交給黨來做。」

這是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經典名言。但諷刺的是,高喊這樣口號的勃列日涅夫也把蘇聯推向了解體。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勃列日涅夫之前的蘇聯領導人名聲都很大,列寧之後,斯大林成為蘇聯的絕對權威,在他的領導之下蘇聯贏得了二戰成為世界強國,甚至一度和美國平分秋色。斯大林去世之後,赫魯曉夫當政,雖然不如前任斯大林一樣有所作為,但是赫魯曉夫憑藉出色的政治才能,也在國際上擁有很高的話語權。

那麼名不見經傳的勃列日涅夫究竟是怎麼推翻赫魯曉夫的統治,成功上位的呢?他又真如外界傳言一樣軟弱怕事沒有主見?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一、赫魯曉夫政策上的失誤給了勃列日涅夫機會

1.赫魯曉夫推行的政策存在弊端

蘇聯在斯大林時期大搞個人崇拜,對於當時的蘇聯人們而言斯大林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赫魯曉夫上台之後為了鞏固政權樹立威望,開始全盤否定斯大林,對蘇聯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他對海陸軍進行大規模的裁剪,把主要經費用來研發核武器。另外他還廢除了勞改以及幹部終身制,並且嚴厲打擊個人崇拜的風氣。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赫魯曉夫的這些政策短期來看效果還是非常好的,但是他的政策也觸動了蘇聯其他當權者的利益,多數幹部都對他的政策心存不滿。再加上他把克里米亞半島送給了烏克蘭,也讓他失去了俄羅斯老兵的支持。

1957年克里姆林宮部員會議時,就已經有不少人表達對赫魯曉夫的不滿,態度強硬的指責他政策上的失誤。而此時的勃列日涅夫卻選擇堅定地站在了赫魯曉夫一方,這讓他贏得了赫魯曉夫極大的信任。

2.赫魯曉夫對勃列日涅夫的信任讓他失去了主動權

讓赫魯曉夫萬萬沒想到的是,表面上對他言聽計從,一手提拔起來的「老實人」勃列日涅夫其實私下正在計劃推翻他。

1946年10月,赫魯曉夫正在休假時接到了勃列日涅夫的電話。電話中稱有緊急的事情向赫魯曉夫請示,出於對勃列日涅夫的信任,赫魯曉夫完全沒有懷疑地返回了莫斯科,但是等待他的卻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批判大會。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首先對他發難的就是勃列日涅夫,緊接著其他幹部也開始對他發起攻勢,完全沒有準備的赫魯曉夫不得不被迫辭職。赫魯曉夫下台之後,蘇聯急需要一位新的領導人,在多方勢力的共同推舉之下,勃列日涅夫成功上位。

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能夠打敗強勢的赫魯曉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赫魯曉夫政策上的失誤給了勃列日涅夫機會。赫魯曉夫的初心是希望蘇聯有一個更好的發展,但是他推行的政策卻損害了眾人的利益,其他當權者不得不聯手推翻他。而勃列日涅夫被選中的原因,也得益於他一直以來塑造的軟弱形象。

相比政治才能出色,手段強硬的赫魯曉夫,謹小慎微的勃列日涅夫顯然更符合其他人的利益需求。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二、真實的勃列日涅夫十分出色並不軟弱

1.勃列日涅夫政治能力出色

赫魯曉夫辭職後,勃列日涅夫一改之前膽小怕事的行事作風,政治手段非常強硬。勃列日涅夫對外還是一如既往的親和,但是對內開始不斷將各方勢力剷除。

晚期的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前輩斯大林、赫魯曉夫一樣致力於加強自己在蘇聯國內的威信,從此開始了他對蘇聯長達18年的統治,更是把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氣氛推向了極致。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勃列日涅夫本身的性格其實是十分複雜的,他在人前從不輕易發表言論表明自己的立場,為的就是給人一種猜測不透的感覺。這樣的處事方法貫穿了他的整個政治生涯,即使是在他權力的頂峰,他依然保持著警惕性。勃列日涅夫認為聰明的人應該清楚地認識自己,他知道自己沒有可以比肩列寧的智慧,也沒有斯大林鋼鐵一樣不屈的意志,所以他要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長處,謹慎的性格和圓滑的處事態度是他最大的武器。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2.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成就很高

蘇聯一向主張發展重工業,雖然是世界強國,但是人們的生活並不幸福。勃列日涅夫當政期間,推行了很多有效的經濟政策,大大提高了蘇聯人民的工資水平,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這些政策也為他贏得了人民的擁護。

另外他在軍事工業方面也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在他執政期間,蘇聯的軍事實力顯著提升,核武器的數量甚至超過了美國。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3. 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的失誤

與強勢的赫魯曉夫相比,勃列日涅夫可以說是一個沉默的領導人了。在政治決策上,他擅長妥協,主張什麼事情都可以商量,力求各方利益都不受損害。蘇聯當時重工業和輕工業嚴重失衡急需改革,但是勃列日涅夫顯然更適合做一個守成之主。

他上台之後推行的政策雖然有一部分取得了成就,但是更多的政策到最後都不了了之。而他為了穩定自己的政權,晚年的時候大搞個人崇拜,很多關鍵問題都是「一刀切政策」,這也導致了蘇聯國內的腐敗和資源上的浪費。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隨著蘇聯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蘇聯人們對於物質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從前的口號已經無法約束住人們,為了滿足蘇聯人們的需求,勃列日涅夫不得不承諾給與民眾高福利。

蘇聯經濟本身就存在問題,這種高福利表面上看有利於民眾,但是長遠來看政府根本負擔不了如此高額的支出。高福利社會也並沒有給人們帶來幸福,只是短暫地繁榮了一陣,蘇聯很快就陷入了巨大的經濟危機,失業人數倍增,從前的泡沫被戳破之後,人們的生活反而更加艱難。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如果說切爾諾貝利事件是蘇聯解體的導火索,那麼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的無效政策則是蘇聯解體背後的關鍵原因。

三、勃列日涅夫對蘇聯解體的影響

1. 蘇聯解體的內部原因

蘇聯解體的內部原因非常複雜,自從斯大林執政後,蘇聯就建立了一種軍事經濟高度集權的政治模式,領導人在國家內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又因為斯大林個人處事風格強硬,導致和美國的競爭關係日益激烈,雙方後期陷入冷戰斷絕來往。

這樣的體制和國際環境下,雖然前期會讓民眾高度團結,但是後期勢必會出現矛盾,人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另外蘇聯的領導人一直致力於有效的改革,但是因為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缺乏全面科學的指導,往往導致政策上的失利,不管是強勢的赫魯曉夫,還是圓滑和善的勃列日涅夫,又或者是冒進的戈爾巴喬夫,他們都不具備改變蘇聯的能力和智慧。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蘇聯內部的腐敗也是加速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斯大林去世之後,蘇聯政府內部開始出現無數個小團體。每一個小團體都希望掌握權力,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在勃列日涅夫時期,這種風氣達到了鼎盛。

這主要是因為勃列日涅夫自身的性格所導致,勃列日涅夫做事並不強硬,講究只要不觸及底線凡事都可以商量,從而縱容了這種風氣。

2. 蘇聯解體的外部原因

蘇聯和美國是當時世界上唯二的兩個超級大國,雙方在國際上競爭十分激烈,美國為了打敗蘇聯發動了「和平演變」。「和平演變」簡單來說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武力作為後盾,對蘇聯的政治,文化,經濟等進行全方位的打擊,強制向蘇聯輸入西方的價值觀。「和平演變」也確實起到了效果,顛覆了整個蘇聯。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太多了,勃列日涅夫也確實起到了推動作用。他執政期間改革的失敗,以及放任蘇聯政府內部腐敗都是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但是蘇聯解體也絕不是勃列日涅夫一個人的責任。

四、如何評價勃列日涅夫

1. 勃列日涅夫政治上的功與過

勃列日涅夫給後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彷彿就是「平庸」二字,年輕時因為毫無根基所以事事謹慎,跟隨赫魯曉夫期間,甚至不敢在赫魯曉夫休息時給他打電話,也一度被赫魯曉夫認證為「老實人」。

後來推翻赫魯曉夫成為國家領導人,也是因為其「平庸形象」塑造的太過成功,才被各方勢力選中。即使從政之後政治能力出色手段強硬,但是又因為缺乏全面科學的指導,導致很多政策上的失誤,仍然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平庸」的守成之主的形象。

但是客觀來看勃列日涅夫並不是大眾印象里的平庸無能,而是功過參半,取得過成就但是也有過失。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蘇聯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一度可以和美國媲美。人們的生活在一段時間內也確實得到了改善,蘇聯國內的消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對國家的滿意程度達到巔峰。 甚至在現在的俄羅斯,仍然有很多人認為勃列日涅夫是前蘇聯最好的三位領導人之一。

雖然這份繁榮維持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至少說明勃列日涅夫是具有出色的領導才能的,不能因為後期的失敗而抹殺前期的功績。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當然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的過失也確實存在,在他執政晚年國內滋生了很多社會問題。也是他把蘇聯和美國的冷戰推向了高潮,加速了蘇聯解體,冷戰期間蘇聯經濟泡沫粉碎,人們陷入無比的艱難之中。

勃列日涅夫出身底層毫無根基,雖然也想找到一條適合蘇聯的改革之路,但是重重阻力根本讓他不能前行。勃列日涅夫不像赫魯曉夫一樣強硬冒進,長期以來的隱忍讓他習慣了妥協。赫魯曉夫的例子在前,他不得不維護各方的利益不受損害,這是他個人的局限性,卻也是那個時代的無奈。

2. 私下的勃列日涅夫和台前差別非常大

不去考究政治上的成就,私下的勃列日涅夫其實非常的幽默。他酷愛勳章、電影以及娛樂,所以人們把他當政的時代稱呼為「勳章時代」,並且稱他本人為「蘇聯電影教父」。

在他執政期間,可是說是傾注全力的發展蘇聯電影,不但自己出錢投資還要求政府和軍方都必須配合,甚至還允許本國的演員去西方發展。他所提倡的「暴力美學」意義深遠,就連我國著名的導演姜文都深受其影響。

勃列日涅夫時期,可是說是蘇聯電影的黃金時代,連一向和蘇聯關係惡劣的美國,都破格給蘇聯發了三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當然作為國家領導人除了自身對電影的熱愛之外,想必也是希望通過蘇聯電影進行文化輸出。如果非要說勃列日涅夫在政治上是平庸不出色的,那麼他在電影方面上的成就在當時是無人可比的。

勃列日涅夫時代最出名最具有影響力的兩部電影是《戰爭與和平》、《滑鐵盧》,其中《戰爭與和平》的製作經費至今無人超越,高達5.6億美元,這部電影也促進了蘇聯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在當時意義重大。

除了酷愛電影之外,勃列日涅夫本人還愛好與人接吻,因為在蘇聯人的傳統文化中,接吻是對他人表示親切的一種禮儀。雖然在國際上這種禮儀並不被承認,但是並不妨礙勃列日涅夫本人的熱情。

上位之爭:「老實人」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扳倒上司赫魯曉夫的? - 天天要聞

私下的勃列日涅夫和台前差別非常大,我們想要客觀公正地評價他,就不應該局限在自己的刻板印象中,每一個歷史人物本身都是複雜多面的,需要我們去全面的了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