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食品會更健康嗎?

人們都知道,含糖量高的食品不利於健康,有的人就問:如果我去超市都買「無糖食品」,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事實並非如此。雖然很多食品包裝袋上都標著「無糖」或「無蔗糖」的字樣,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放心大膽地吃。



所謂「無糖」,到底是什麼含義呢?通常來說,只代表在加工的時候沒有加入白糖,不代表產品中完全不含有糖。比如說,沒有加糖的牛奶中天然就含有乳糖;沒有加糖的水果中天然就含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而蔗糖就是日常所說的白糖。加工的時候,顯然不可能把天然的糖完全去掉。

按照我國的《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只有各種糖總量低於0.5%的食品,才能叫做無糖食品,很多產品都不達標。產品上標「無蔗糖」不代表產品里沒有糖,更不代表該產品適合糖尿病人吃。

購買號稱「無糖食品」的食物之前,一定要看食品標籤,仔細分析。

看整體營養價值


沒有加糖,並不等於某種食品對人有好處。比如說,一種點心中不加糖,但是裡面的脂肪含量特別高,對人會有什麼好處呢?脂肪比糖所含的能量更高,更容易發胖。又比如說,純澱粉、糊精當中不含有糖,可是它們營養價值太低了,還不如大米、白面呢。所以,就算沒有糖,一樣不值得買。

看是否有澱粉水解物

某些虛假「無糖食品」裡面,雖然沒有加白糖,卻可能含有澱粉水解物,比如說糊精、麥芽糖精之類,有個別產品甚至含有澱粉糖漿。

其實,人體消化糊精和消化白糖差不多是一樣的速度,讓人長胖的效率和白糖也沒有絲毫差別。這些糊精和糖漿升高血糖的速度和白糖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更快。糊精幾乎不含有其他營養素,這一點也和白糖一樣。如果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糊精不甜,而白糖是甜的。

看甜味劑的種類


既然「無糖食品」必須要有甜味,裡面自然要加甜味劑。但是,如果加糖醇和低聚糖,顯然成本會比較高。於是,很多產品都轉向了高效甜味劑,特別是合成甜味劑,比如安塞蜜、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等。這些東西的甜度是蔗糖的幾百倍,原來要用很多白糖來調味,現在用一丁點甜味劑就夠了。

高效甜味劑看起來既不升高血糖也不變成熱量,很多控制體重的人以為對減肥有好處,但實際上它們有刺激食慾的作用,不僅不能減肥,反而有可能引發肥胖。

「無糖」食品也不能吃太多


很多人正是因為某種食品標記「無糖」,就放縱自己食用這些營養價值不高的食物和飲料。各種打著「無糖食品」旗號的產品,養成了人們喜好甜食、喜好甜飲料、喜好高度加工食品的壞飲食習慣。其實,這才是無糖食品帶來的最大麻煩!

要想遠離肥胖,控制血糖,最好的飲食方法還是少吃添加了人工甜味的食物,多吃粗糧、豆類、薯類,用天然質地的新鮮水果來替代甜食和甜飲料,千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無糖、低糖食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