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塊9打工人友好」 蛇年伊始,肯德基、麥當勞咖啡賽道再爭鋒

每經記者:丁舟洋    每經編輯:魏官紅

肯德基、麥當勞這兩家在中國市場根基深厚的外資快餐巨頭,如今紛紛釋放出強烈信號——進一步加大在咖啡領域的布局。

肯德基在中國內地的運營方百勝中國(09987.hk,股價370港元,市值1394億港元)近日發布2024年財報,其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肯德基仍然是公司的主要增長引擎和利潤貢獻者,其中,肯德基的咖啡業務(即:肯悅咖啡,又稱k咖啡)是品牌關鍵的增長引擎之一。

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當勞中國」)旗下麥咖啡則在2月5日正式推出全新鮮萃咖啡飲品,以「更高品質、同價升級」為賣點,覆蓋全國約7000家麥當勞餐廳。

幾年前,肯悅咖啡和麥咖啡可謂「含著金湯勺出生」。在門店渠道上,前者與肯德基門店「肩並肩」門頭獨立、共享設備,後者是開在麥當勞門店中的「店中店」,在選址和供應鏈資源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隨後,咖啡生意的激烈競爭程度超乎想像,肯悅咖啡和麥咖啡都選擇了打工人友好的9.9元平價路線,接下來,如何實現市場突圍?

押注「九塊九賽道」

在下沉市場,肯悅咖啡開年即發力。春節前夕,肯悅咖啡推出的新品「紅蘋果奶乎乎拿鐵」成為不少年輕人返鄉的第一杯咖啡。

為何肯悅咖啡能踩准這波「返鄉潮」,上市即火爆?其價格定位功不可沒。「手搖杏皮美式、蘋果氣泡美式一杯只要9塊9,加上一個焦糖厚蛋撻,一共才12塊9,下午茶足夠了,比不少奶茶還便宜。」有消費者表示。

肯悅咖啡走平價路線 圖片來源:肯德基小程序

沒想到,春節假期後返工第一天,從老家迴流到大都會的「打工人」又被麥咖啡「拿捏住」了。麥當勞中國旗下麥咖啡將原有的鮮煮咖啡全面升級為鮮萃咖啡,覆蓋全國約7000家麥當勞餐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麥當勞中國方面了解到,鮮萃咖啡和鮮煮咖啡的區別在於咖啡豆的用料不同。「鮮煮咖啡選用70%阿拉比卡加30%羅布斯塔拼配咖啡豆。鮮萃咖啡選用100%阿拉比卡咖啡豆。兩者都採用滴濾製作方式,且都可以在門店免費續杯。」

圖片來源:麥當勞微博

在價格定位上,麥咖啡與肯悅咖啡同樣瞄準「九塊九賽道」,記者查詢看到,鮮萃咖啡小杯價格為9.5元,與麥當勞的小杯可樂同等價格。燕麥奶鐵等經典款在購買早餐卡後也是9.9元的價格。並且與早餐搭售,從2月12日起推出9.9元「鮮萃有堡」超值早餐兩件套,包括鮮萃咖啡和一款全新的早餐漢堡。

業內人士分析稱,通常情況下,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成本更高,理論上麥咖啡升級以後成本提升了,但依舊不乏盈利空間。「畢竟一份咖啡粉可以做多杯,而且麥咖啡的店中店模式節約了房租的大頭。」「所以此次升級有兩個目的,迎合市場對咖啡品質越來越高的要求;強化麥咖啡的品牌地位。」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肯悅咖啡在新春推出平價新品的背後也是相同邏輯。據了解,肯悅咖啡門店採取與肯德基餐廳「肩並肩模式」讓其實現選址自由,供應鏈共享以降低成本。

尋找第二曲線

不難看出,做咖啡,肯德基和麥當勞都非「玩票」,二者都想認真地從市場上「切走一塊蛋糕」。《2024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顯示,中國人年均咖啡消耗量已經從2016年的9杯上升到了2023年的16.74杯,咖啡產業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7.14%。中國是星巴克除了美國以外的第二大市場,瑞幸在發力咖啡賽道後也開始加速盈利。

面對中國咖啡市場的誘惑,麥當勞、肯德基不會允許自己「起大早,趕晚集」。實際上,這兩家快餐巨頭對於咖啡戰略都有著自己的考量。首先,尋找咖啡第二曲線能緩解餐飲巨頭主業的增長焦慮。

談及業績增長,百勝中國管理層在2024財報電話會上指出,肯德基仍然是公司的主要增長引擎和利潤貢獻者,其中,肯德基的咖啡業務是品牌關鍵的增長引擎之一。2024年,肯德基共賣出2.5億杯咖啡,同比上升30%,門店數從年初的50家增長至700家,2025年目標達到1300家。

麥當勞中國方面則對記者表示,麥咖啡將繼續不斷拓展餐廳中的麥咖啡櫃檯,目前約4400家麥當勞餐廳配有麥咖啡櫃檯。

其次,咖啡在產品協同上作用明顯,「咖啡+早餐」「咖啡+下午甜點」的組合已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熱銷產品。這種組合套餐,不僅豐富了產品線,滿足不同時段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還能增加銷售額,是符合市場規律和消費者喜好的商業策略。

不過與餐飲綁定過深,可能也會掣肘肯德基、麥當勞發展咖啡。如何不過度依賴存量用戶,在咖啡消費人群里建立起「專業咖啡」品牌的形象,是兩家快餐巨頭2025年的一大功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