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飄飄營利雙滑 看奶茶界「變天」 「奶茶一哥」何振雄風?

奶茶圈,風雲莫變。

曾經,一年三億多杯,杯子繞地球一圈。隨後7億、10億杯,2圈、3圈,香飄飄的奶茶帝國耀人眼目,堪稱開啟一個固裝奶茶大眾化、工業化時代。

如今,營收連續三年下降、凈利連續兩年負增。這在「年輕人靠奶茶續命」的當下,成績單有多拿出手?伴隨沖泡產品銷量下滑,「奶茶一哥」香飄飄還剩多少榮光?

1

營收凈利雙滑  漲價非萬能

不確定性何解?

2023年2月5日晚,香飄飄發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

營收31.17億元,同比下降10.08%;歸母凈利2.10億元,同比下降5.54%;扣非歸母凈利1.70億元,同比增長39.04%。

香飄飄表示,主因沖泡產品銷量同比下降,但沖泡產品毛利率下半年開始企穩,同時費用端積極控制,盈利能力得到改善,故扣非歸母凈利得到提升。

確如其言,2022上半年,香飄飄營收約8.59億元,同比下滑21.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約-1.2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約-1.51億元。

不難看出,2022下半年,香飄飄營收凈利均打了一個翻身仗,值得肯定。

只是,沖泡產品的銷量下滑還是一石千層浪。

放眼杯裝奶茶市場,香飄飄一直獨佔鰲頭。至今不少消費者對其印象,仍多停留在一杯由奶粉、茶粉、果粒和白糖等混合而成的沖泡奶茶上。

實際上,香飄飄一直在開發新品,比如meco、蘭芳園。試圖尋找除杯裝奶茶外的第二增長曲線。遺憾的,牛乳茶、果汁茶等新品並沒泛起多大水花,新業務增長難言多符預期。

以2022上半年為例,香飄飄沖泡類產品營收4.53億元,雖同比下降31.37%,但仍佔總營收過半。

拉長維度,2017年-2019年,香飄飄營收從26.4億元增至39.78億元,增幅超50%,歸母凈利從2.68億元增至3.47億元,增幅不到30%。

2020年,香飄飄營收37.61億元,同比下滑5.46%;凈利3.58億元,同比增長3.15%;2021年營收34.66億元,同比下降7.83%;歸母凈利2.23億元,同比下降37.9%,扣非凈利下滑59.31%至1.23億元。

換言之,算上2022年,香飄飄已連續三年營收下降、連續兩年歸母凈利瘦身。

值得注意的是,2022一開年,香飄飄就公告稱,鑒於各主要原材料、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為更好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對固體沖泡奶茶(含經典系列、好料系列)產品價調整,主要產品提價幅度2%-8%不等,自2022年2月1日起按各產品調價通知執行。

即2022年的凈利下降趨緩、扣非歸母凈利增加,也有漲價因素考量。

只是,漲價並非萬能葯,也有邊際效應、雙刃效應。

正如券商所言,提價一定程度可覆蓋住部分產品成本,緩解香飄飄短期焦慮,但長期來看,擺在其面前的不確定性因素仍有不少——原材成本攀升、新業務增長不及預期、銷售費投入高增風險等,香飄飄要想重回昔日地位,需要闖過的關卡還有很多。

2

重營銷輕研發

靠啥核心生長、贏在未來?

不算多苛言。

以營銷為例,近年香飄飄請到的代言明星幾乎都是頂流。2015年的鐘漢良、2017年的陳偉霆、2019年的王俊凱,2021年的王一博。

從2012年到2021年,香飄飄投入銷售費用超66億,僅2019一年就燒掉近10億元。

無疑,高舉高打有助提升香飄飄聲量。可說千道萬,產品為王,品質體驗是關鍵。

瀏覽黑貓投訴,截止2023年2月7日18時,涉及香飄飄的相關投訴為327條,不乏產品質量質疑,如「紅豆奶茶變質了」、「奶茶中喝出熟的辣椒籽」、「奶茶杯身有黑色絨毛」、「奶茶椰果變質」、「燕麥發霉」等質疑。

要知道,奶茶江湖一日千里,消費者從不缺選擇。如何念好品控經,不僅關乎發展更關乎生存。畢竟缺乏消費者認可的產品,再高妙的營銷也只是無本之木。

客觀數據說話。2017年~2018年,香飄飄研發費分別為1389.99萬元、883.62萬元,占營收比為0.53%、0.27%。

2019年至2021年,研發費為3103萬元、2342萬元,2805萬元。同銷售費卻達9.67億元、7.14億元和7.40億元。

即2017年至2021年五年研發費加起來,都不及1年銷售費的五分之一。是否重營銷輕研發?究竟靠啥特色創新、品質破圈?靠啥驅動核心成長?贏在未來?

2018年至2020年間,喜茶上新了300款產品,奈雪也上新了200款產品。時不時冒出的爆款,讓兩者名利雙收、自帶流量熱度。

核心創新力、前瞻性幾何?能否滿足日益多元、個性的市場需求?

3

奶茶界「變天」 

重識市場敬畏、重識消費敏感性

實際上,就在香飄飄上市那一年,奶茶界就開始「變天」了。

市場趨勢,從杯裝沖泡奶茶逐漸向現制奶茶轉變。以喜茶、奈雪、蜜雪冰城為代表的新式茶飲品牌展開一輪激烈廝殺:玩命研發新品,跟熱門ip搞聯名,進而吸引無數年輕人眼球。

《2020新茶飲行業發展白皮書》、《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數據顯示,自2015年開始,新茶飲市場規模歷史增速近300%,預計到2025年,將以30%的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增長。

此消彼長下,「香飄飄」似乎被年輕人們冷落了,業績下滑也在情理中。

2021年報和2022年中報中,香飄飄都表示沖泡類產品將進行渠道下沉和區域深耕。與現制奶茶相比,沖泡奶茶價格低廉,更符合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市場的消費水平。

然而,下沉市場年輕消費者偏少、消費意願可能更低。同時,蜜雪冰城、鮮果時光等同樣盯上下沉市場、且特色顛覆力、創新力驚人,香飄飄上述下沉深耕甘苦自知。

行業分析師劉俊群表示,重營銷輕研發、追求短利快益是不少傳統快消品牌的通病,而伴隨消費品質化、健康化,新生代用戶越發成熟自信,更加註重產品本身。香飄飄發生了戰略偏差,沒與消費市場與時俱進,是其遭遇成長瓶頸、由盛轉頹的主因。

的確,沒有企業的時代,只有時代的企業。所謂一步慢、步步慢,錯失一個風口可能就是一個時代。

一味「抱殘守缺」,被遺忘只是時間問題。打破業績頹勢、重振「奶茶一哥」雄風,從重識市場敬畏、創新敬畏、重識消費敏感性、前瞻性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