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走在街頭,彷彿能從香氣里,感受到炒栗子那軟糯微甜的口感,引人食慾。栗子有「千果之王」美稱,它的好處功效非常多。
中醫認為,栗子性甘溫,有補腎氣、強身健體的功效,被稱為「腎之果」。
栗子生吃熟吃都可以,生吃補腎效果更強,可防治因腎虛而出現的腰酸腿痛、小便頻繁等癥狀。熟吃對脾胃較好,能夠緩解脾虛,適合食欲不振、身體瘦弱的人群,用來熬粥、磨粉或製成糕點是很不錯的。
現代營養學也證實,栗子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含有蛋白質、澱粉、維生素A、胡蘿蔔素及礦物質等。適當吃一點,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而且研究發現,栗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鉀元素等,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有預防和改善的作用。
此外,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幾倍。而且栗子富含膳食纖維,和蔬菜的膳食纖維含量不相上下,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出代謝產物,保護腸道健康。
栗子由於生食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故一次不宜吃得太多,消化不良、腹脹人士更不宜多吃。此外,栗子所含的糖類和熱量較高,6~7粒中等大小的栗子,熱量差不多就是一碗米飯。食用過量,不利於控制血糖。每天可以吃5~10粒,吃時要細細嚼碎,待口感無渣時再一點一點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