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翻台12次,「另類」小火鍋的市場一片藍海?

作 者 丨彭 景

來源:新餐飲洞察

核 心 看 點

1. 為什麼名字叫「小火鍋」,卻定位快餐?

2. 為什麼將線下所有的顧客引到線上?

3. 在食品安全方面,是如何做的?


疫情反覆,有沒有什麼餐飲生意是可以養活現有的團隊、不用投入太大、又滿足分餐要求的呢?


做了8年泰餐的米其林大廚陳泳嶠在2020年11月,開了一家「香漫谷泰式小火鍋」,短短9個月時間,就開出了近20家店,並創造了日翻台12次的記錄。



「香漫谷泰式小火鍋」這個後起之秀,是如何在火鍋之都重慶立足的呢?



模式上:

比傳統小火鍋「更潮、更快、更小」




2020年,陳泳嶠看到新冠疫情給餐飲行業帶來的「危」和「機」,把眼光放到了一人一鍋的小火鍋上。



但他做的小火鍋,卻與傳統的小火鍋有所不同:


1 更潮:主打曼谷「四大名鍋」,口味更潮


通過「香漫谷泰式小火鍋」這個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主打的是泰式口味的火鍋。


過去,在火鍋之都重慶,任何的不夠麻不夠辣的火鍋,都很難在重慶立足。


但隨著網路的發展和人口的流動,以海底撈2019年在重慶首店爆火為節點,標誌著越來越多元口味的火鍋開始被重慶人民接受。



並且陳泳嶠在重慶做了近十年的泰餐,對泰式小火鍋民眾接受度充滿信心,推出了曼谷「四大名鍋」:冬陰功鍋、番茄肥牛鍋、麻辣鍋和青椒鍋,其中招牌冬陰功鍋銷量佔比超50%。


2 更快:不用涮,上桌加熱就能吃


香漫谷泰式小火鍋擁有超快的上菜速度和翻台速度,原因就是小火鍋是後廚做好後一鍋端上來,加熱就能吃,不用顧客自己涮。


以招牌冬陰功鍋為例,裡面含有蝦、魚片、魷魚花、午餐肉、豆腐、牛肉丸、菌菇、蟹柳和時蔬等,並且素菜和米飯免費。



葷菜不用涮,大大縮短了上菜時間和用餐時間,在開業不久,香漫谷泰式小火鍋就創造了一天翻台12次的記錄,並多次保持翻台10次以上。


3 更小:店面60-80平,更小巧


與一般小火鍋餐廳至少200平面積不同,香漫谷泰式小火鍋自創立起,就是因為疫情反覆,考慮成本,做的小店模式。


主力店面積只有60-80平,更小的面積讓他們在選址和物業上有更多的選擇性,在成本上也有更多的優勢。



通過更潮口味、更快速度、更小面積,香漫谷泰式小火鍋佔據在了尚未充分競爭處於藍海的生態位。



生態位上:

名字叫「小火鍋」,卡位卻是快餐



雖然香漫谷泰式小火鍋的名字叫「小火鍋」,但打開美團App和大眾點評App,卻發現,它所屬的分類是在「快餐」。


談到為何把它定位在快餐,創始人陳泳嶠有自己的一番深思熟慮:


「重慶火鍋競爭太激烈了,如果打火鍋,我們無論做再多的努力,都不可能在流量和關注度上出彩。


但快餐就不一樣了,我們的模式符合快餐的更快更輕,而重慶又沒有類似的小火鍋形式的快餐,我們算是拿火鍋的標準、形式和出品,來降維做快餐。


人均30元左右,吃到一頓豐盛的擁有東南亞風情的升級版快餐,對很多白領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比傳統小火鍋更輕、更快、更便宜,比傳統快餐更豐盛、更特別,香漫谷泰式小火鍋一面世,就受到市場熱捧。



運營上:

寧願一單少賺10元錢,

也要把線下顧客全引到線上



走近香漫谷泰式小火鍋附近,就會感覺到一股濃濃的東南亞度假風撲面而來。


大片綠色調的色彩營造出熱帶森林的愜意感,門口一邊是令人食指大動的「曼谷四大名鍋」的宣傳,另一邊是陳泳嶠米其林大廚主理的招牌。



幾十塊錢可以吃到米其林大師研發的餐品,相信周邊沒有幾個顧客能夠拒絕。


走進去選好了餐品,想要下單時,服務員卻會提示顧客:「現價39.9元的套餐,在美團App或大眾點評App下單,29.9元就可以哦,您可以選擇在線上支付。」


顧客先是意外,後覺得這家餐廳真是太為貼心太實在了,居然主動為客人省錢,滿意度就埋下了伏筆。


而為什麼香漫谷泰式小火鍋寧願一單少掙10塊錢,也要把顧客往線上引呢?



陳泳嶠說:


「我們研究了美團的規則,線上買單越多、套餐銷售越多、好評越多,流量就會越大,排名也會越靠前。所以何不運用規則呢?


尤其現在消費者吃飯前都會習慣性先搜一搜,對於新品牌來說,顧客在線上前幾頁看不到你的門店,你在第一步就落後了。


現在我們品牌有50%以上的顧客都是直接在美團App和大眾點評App買完券過來的,那我們不如把所有的線下顧客都引到線上去,用很少的成本去獲得流量和排名,再用一系列的折扣和權益做好線上會員,一整個閉環就打通了。」


餐飲行業已進入數字化經營時代,誰能夠更大程度地線上化、數字化,誰就能搶佔先機,實現快速增長。



食安把控上:

從底層設計上,把食安風險降到最低



海底撈張勇曾經說,自己從未關心過海底撈開多少家店,營業額多少,始終最關心的就是流程制度管理和食品安全。


而食品安全,是所有餐飲企業的生命線。


米其林廚師出身的陳泳嶠更是在產品設計之初,最開始考慮的就是食品安全問題。


他認為食品安全要靠不斷的培訓,灌輸公司食品安全理念,更重要的是通過底層設計和系統,將食品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香漫谷泰式小火鍋的SKU非常簡單,只有十幾款,並且沒有冷盤、沒有生海鮮,所有的餐品都由中央廚房做好配送到門店,所有的環節都透明、可追蹤。


基於這樣的設計,讓門店在面對食品安全糾紛時底氣十足。


曾經有人來到門店消費,訛詐說食物中毒進醫院,要6萬塊錢費用,門店經過商議直接選擇了報警,監管局和派出所都到場,經過檢驗和取證,證明門店無任何食品安全問題,碰瓷人悻悻離去。



「一人食」繁榮背後,

是「社恐」群體被看到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習慣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行……深究原因,這一代年輕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社恐」,即社交恐懼症或社交焦慮障礙。


在近期的《脫口秀大會》中,脫口秀演員鳥鳥的一段關於「社恐」的表演,得到了許多人的共鳴。


彈幕評論紛紛稱:「彷彿看到了社恐的自己」、「社恐本恐在此」……


在創立香漫谷泰式小火鍋時,陳泳嶠除了看到後疫情時代分餐制需求的大增,更是看到長久以來「社恐」人士的需求和「一人食」市場的持續增長。



陳泳嶠說:「創業有三個境界,跟風、取勢、塑造。香漫谷不是新的物種,而是基於當前以及未來的趨勢,在現有的餐飲形態中,做了微創新和重組。面市後在當地的受歡迎程度,也超出了我們的預料。未來的路還很長,還需要拼運營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