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2025年05月10日20:03:10 美食 1929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老爺們好啊!

大家應該都發現了

不同的白酒品牌

有個不約而同的規律

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有些老爺可能會說

肯定是代表了酒的年份

我研究之後發現

並沒有這麼簡單

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類——


①代表值得紀念的年份


比如國窖1573

是指「瀘州大麴老窖池」

始建於1573年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比如茅台1935

是指1935年開始

大西南交通網路開始建設

紀念茅台開始輻射到

長江流域


②代表美好寓意


比如五糧液1618

就是取諧音「要順要發」

聽著比較吉利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③代表酒的不同品質


比如汾酒的青花系列

從青花20到青花50

對應了不同的品質等級


再比如古井的年份原漿系列

有古5、古8、古20、古26等等

也是類似的情況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關於白酒名字里的數字

老爺們還有哪些要補充的

歡迎評論區分享

以下是今天的

「其它冷知識」


02

為啥很多景區的大石頭下

都立著好多小木棍?


老爺們出門遊山玩水的時候

應該都看到過這樣的景象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一種是作為危險預警

當山體振動或者大石頭晃動

木棍會先被晃倒、折斷

可以提醒登山者趕快撤離


另外一種

是遊客為了祈福立的

民間有「木棍支山、腰腿不酸」

「木棍支山、沿途平安」之類的說法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和看到池子就扔硬幣

看到大樹就掛紅繩

有異曲同工之妙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03

為什麼啤酒瓶蓋上的鋸齒

總是21個?


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為了密封性

二為了安全性


啤酒是「帶氣兒的」

對密封性的要求比較高

19世紀有個叫威廉的男人

發現鐵皮蓋子密封性好

然後他發明了24鋸齒的瓶蓋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之後隨著工業化普及

24齒不利於機器的生產

就有人開始改少瓶蓋鋸齒數


先是試了23齒

發現問題有點大——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然後又試了21齒

發現保持咬合力的同時

打開也比較輕鬆方便

然後就被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04

為什麼一首歌最好聽的高潮部分

反而叫副歌?


「主歌」和「副歌」

並不是我們的本土詞

而是從英文單詞「verse」和「chorus」翻譯而來


最早西方教堂里唱歌

開始先是一個人獨唱、念詩

所以就用了「verse(詩節)」

到了高潮部分是大家一起大合唱

所以就用了「chorus(合唱)」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高潮部分

在整首歌里會重複幾次

所以最開始的副歌其實是「復歌」


後面有人弄混了「復歌」和「副歌」

然後一傳十十傳百

再加上「副歌」剛好和「主歌」對應上了

後面「副歌」就被固定下來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05

為什麼有些葯

掰開來吃反而會死?


藥片掰開吃一半

雖然服下的劑量少了

但會影響藥物的釋放速度

可能會導致血葯濃度過高


比如有些「緩釋片」「控釋片」

看名字就能想到

藥片吃下去是緩慢釋放的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這種藥片表面

有一層半透膜

中間有出葯孔

可以控制有效成分

在一定時間內(比如24個小時)

緩慢、平穩的釋放


掰開吃

就破壞了這個結構

全部的藥效一下子都釋放了

可能會帶來隱患

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生命危險

茅台1935、五糧液1618,為啥白酒喜歡在名字里加數字? - 天天要聞

另外像腸溶片這種

表面有特殊的腸溶材料

可以避免在胃部就發生溶解

如果掰開了叫碎了吃下去

既會影響藥效

還可能讓胃部出現不適


總之吃藥這件事

一定要聽醫生的話

千萬不要自己瞎搞


以上

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

咱們下期再見!


博士一分鐘,知識漲不停

我是好奇博士

很高興認識你們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楊銘宇黃燜雞創始人楊曉路卸任楊銘宇餐飲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 - 天天要聞

楊銘宇黃燜雞創始人楊曉路卸任楊銘宇餐飲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

泰山財經記者 長風泰山財經記者獲悉,6月12日,楊銘宇黃燜雞創始人楊曉路卸任多項重要職務,包括不再擔任濟南楊銘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楊銘宇餐飲」)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楊銘宇餐飲系「楊銘宇黃燜雞米飯」連鎖餐飲品牌的運營實體。據了解,楊銘宇餐飲2011年12月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註冊地位於濟南...
壽縣推出「二十四節氣大救駕」以美食傳承文化以節氣賦能文旅 - 天天要聞

壽縣推出「二十四節氣大救駕」以美食傳承文化以節氣賦能文旅

點擊藍字關注圖片回復「拼車」、「相親」、「求職」獲取最新信息近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結合《淮南子》的節氣智慧與當地特色美食「大救駕」,推出「二十四節氣大救駕」系列產品,以美食為媒介,詮釋節氣文化,助力地方文旅與經濟融合發展,深受遊客青睞。「大救駕」是壽縣獨有的傳統名點,其歷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國時期。...
廣東多地海灘現大量海鮮!很多人提桶去撿,官方重要提醒 - 天天要聞

廣東多地海灘現大量海鮮!很多人提桶去撿,官方重要提醒

颱風「蝴蝶」過後,深圳一海灘再次出現大量貝類海鮮!6月14至15日,隨著今年第1號颱風「蝴蝶」在海南東方和廣東雷州西部沿海登陸,並沿東北方向移出廣東,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鮜門海邊也迎來較大風浪和降雨,同時海灘上也再次出現大量貝類海鮮,吸引不少街坊拎著水桶、拿著袋子前往「趕海」。網友評論:廣東茂名等地海域,...
00後女孩一張圖推火隔壁大叔的小店,小店如今咋樣了?背後還有溫暖的小故事 - 天天要聞

00後女孩一張圖推火隔壁大叔的小店,小店如今咋樣了?背後還有溫暖的小故事

6月初,一張被分享在社交平台上的日常照片,讓一家生意清淡即將閉店轉讓的小店重新迎來客流,背後是開店大叔與隔壁店00後店員的特殊緣分。這件發生在長沙河西大學城的小事溫暖到了不少網友。00後女店員小張和隔壁賣土豆粉的大叔結識後,偶然發現大叔貼出了閉店告示,小張不舍,拍下大叔坐在店裡的孤寂身影發在個人社交平台...
《啟信寶2025奶茶趣味報告》:奶茶企業5年激增140%,增至近40萬家 - 天天要聞

《啟信寶2025奶茶趣味報告》:奶茶企業5年激增140%,增至近40萬家

奶茶,這杯被年輕人稱為「續命水」「快樂源泉」和「社交神器」的飲品,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味蕾享受,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近日,啟信寶基於商業查詢技術,對相關企業進行智能分析,發布了《2025奶茶趣味報告》,用數據揭開了奶茶千億市場的真實面貌。近40萬企業共築3500億元奶茶帝國啟信寶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