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婆做的飯菜可好吃了,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去外婆家了。
作為一家之主的外婆,雖然已經退休在家享清福,但是每一天都過得有滋有味。
一大早就起來忙活著,這是因為外婆愛美食。
她自己不吃還自己要精心打理食材,做到每一個環節精緻又完整。
外婆家看似很簡單的一道「小菜」,背後卻有著兩三道步驟、七八個小工序。
雖然每一天都可以在外婆桌前吃到新鮮又可口的美食,但是也沒等到我長大成人,才知道外婆為了我們這些晚輩們,每天都要付出許多。
做好多道「拿手菜」。
「沒有那個女人不愛美食,不是那個女人不愛做吃的。」
這句話確實不假,雖然我不是一個正經意義上的女人,但是大家族還是愛的。
只要是在家吃飯,我都會把自己的拿手菜變得五顏六色、別出心裁。
這種沉悶感也不會讓人覺得枯燥,會覺得有點小新意。
現在偶爾也會嘗試做幾道專門特色的菜式 比如酸菜魚、麻辣香鍋等,死也被調料燙到,使自己變成「褐色麵條」。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嘗試辣味的美食。
所以做飯還是需要有工夫,有耐心並且可以掌控自己的方向。
如果什麼都想做,不被自己控制的話,除了要吃下去的食物之外,還要自己的健康使用。
為了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我正在努力實現我的目標。
但是我也非常希望當家庭主婦的生活是簡簡單單圍繞著做飯。
對於每次給自己的孩子們做飯的時候,我都會盡量把這道菜的特色保留下來。
我的孩子逼我成為他們的家庭廚師。
為了孩子們我願為他們做一切。
我的小孩也是個懷舊控,總會讓我找回當初的感覺。
這份記憶無疑是親情的最好體現,在和家人團聚的一刻最為明顯。
對於做飯要有心。
作為一名廣府媳婦,我認為廣東任何一頓飯都可以成為「大餐」。
南方人就是這樣喜歡把這種說法直接轉化到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也是比較熱衷於這一點方面。
南方人與北方人做菜喜好差異過大,南北組合的婚姻最為常見。
作為廣東人的我,對於南方人自然也多元包容,而且南方美食在我看來都也很好,無論是米飯還是粽子,都充滿了精緻感,讓我欲罷不能。
給家人做一些精細一些的菜,可以感受到自己對這份食物的用心程度。
但是考驗我們的時刻也是到了。
通常我們都會在家吃一頓豐盛的大餐,而如果說要在這場風味盛宴中挑剔出一些不足的話。
那一定是每一道菜對應的人數都是滿格的。
作為一個家庭主婦,每當回到家的時候,圍繞著孩子、丈夫等再加上一堆事務,再加上我自身就有一點勞累的自己,讓我非常想重頭來一遍。
每次去買菜的時候都好猶豫,一不小心就會買了一堆東西。
而且這些東西對於我來說還沒有做法手法要求,除了新鮮可口之外,我對價格其他都不太看重。
在家吃飯帶來的幸福感。
但是還有一點就是我也不可以一直呆在家裡料理三個三餐的,所以這第二道防線也就直接被肉和蔬菜化作一道道美味佳肴了。
不僅好吃還好看,所以即使這是三餐的小工程,但是我也不會不樂意去做這些事情。
將別色拉工地上建造房屋的這一段經歷,我對於這些工作還是比較有自信的。
並且這其中還能感受到樂趣,以及每每會和我的孩子們一起進行配搭和色彩搭配方面的事情。
這樣他們也會覺得很有意思,同樣也是一個榨取一些審美情趣以及動手能力的過程。
吃飯的時候家庭成員之間也會有互動,這種溫馨又幸福的時刻,是讓我無法拒絕它進入我生活中的原因之一。
更何況在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時刻中,那些事情又何嘗不是可以成為生活中的一種調劑或者減壓呢?
總結一句就是:愛好美食的人都不會錯過這種,在在驚喜與快樂中體會生活和工作的快樂與成就。
這些來自家人的小驚喜,無論是從我們精緻可口的小菜中,也從他們那甜甜的笑容中體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