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日子越過越滋潤,大伙兒買東西的眼光也變了不少。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以前咱們挑東西最關心「劃不划算」,現在可好,個個都在比「有沒有檔次」、「有沒有面子」。
這變化說白了也挺實在——背個名牌包出門,朋友圈曬個精緻下午茶,誰不喜歡聽別人誇句「真有品味」,不過話說回來,這點小虛榮也不全是壞事,至少讓市場熱鬧得很。就是苦了那些實在貨,質量頂呱呱卻不會做包裝,不會做廣告,白酒堆里這種情況最明顯了。
現在酒瓶子一個比一個花哨,價格跟著蹭蹭漲。反倒那些老老實實釀酒的「老實人」,包裝素凈價格實在,反而遭人嫌棄。超市貨架上就有這麼四種「倒霉蛋」,明明都是純糧釀的好酒,偏偏不會趕時髦搞包裝,只能天天在貨架上當擺件。你瞅瞅這些實在貨,說不定還跟你喝過呢?
1、分金亭
分金亭是江蘇出產的一款濃香型白酒。說到江蘇的酒,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洋河,像分金亭這樣不太出名的品牌就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它的包裝比較簡單。
現在分金亭比較低調,名氣不大,但它以前可是相當有名的,甚至能和洋河齊名。它靠的是好品質和親民的價格,一度比洋河更受歡迎。
喝起來,分金亭有著正宗的江淮濃香味道,入口柔和不刺激喉嚨,口感清爽乾淨,帶有一點甜味,回味也很清新。對於喜歡濃香型白酒的朋友來說,這款酒絕對值得一試。無論是自己日常飲用還是與朋友小聚,分金亭都能帶來不錯的體驗。
2、國康1935
這兩年醬酒圈裡突然冒出來個新面孔,說的就是這瓶國康。要說它憑啥能火?老酒蟲們都知道,釀酒的范師傅可是茅台廠里摸爬滾打三十年的老把式,這酒打從娘胎里就帶著茅系基因。
用的都是黔北紅纓子糯高粱,老老實實按著老祖宗傳下來的坤沙工藝釀製——端午踩曲、重陽下沙,一年光景才走完釀酒流程。這還不算完,釀好的酒得在窖里貓夠五年,還得請老師傅勾調把關。您要是拔開瓶塞,那股子醬香直往鼻子里鑽,喝著先是柔,後頭慢慢返上來糧食的甜,喉嚨頭能暖乎好一陣子。
別看包裝紅色的盒子看著挺講究,裡頭酒瓶倒是透著股子實在勁,老茅瓶的樣式,還挺接地氣。現在這行情,正經坤沙醬酒動輒要價上千,它愣是守著一百多塊的良心價。難怪老饕們都說這是「茅酒的小老弟」,花小錢就能嘗到老醬香的筋骨。
3、古井貢酒老瓷貢
說起古井貢,那可是八大老名酒裡頭的扛把子。這些年為了接咱們老百姓的地氣,專門整了幾款實惠又好入口的家常酒,老瓷貢就藏在這堆寶貝裡頭。不過這酒實在得有點吃虧——現在大伙兒挑酒先看包裝夠不夠氣派,再看價格有沒有檔次,它偏偏兩樣都不佔,愣是成了貨架上的悶葫蘆。
可別小瞧這實在貨,高粱、糯米、大米、小麥這些正經糧食往窖池裡一悶,釀出來的酒液透亮得跟山泉水似的。
江淮老窖的濃香路數玩得賊地道,聞著是那種糧食自帶的醇香,喝著不辣嗓子,滑進肚裡暖乎乎的。最絕的是後勁,抿兩口咂摸咂摸嘴,連打個酒嗝都帶著糧食香,喝完喉嚨頭還能留著香氣打轉悠。
4、古貝春白板
山東老酒友都懂,這白瓷瓶裝的可是咱本地的「悶倒驢」。早年間誰家要是擺酒席,桌上不擺兩瓶白板都不算正經待客,紅白喜事更是離不了這口。
可惜這酒跟山東大蔥似的,出了省界就水土不服,在外地超市貨架吃灰是常事。
您可別嫌它包裝素凈,酒罈子里裝的都是硬通貨。老酒客抿一口就咂摸出好來——入口甜潤潤的順滑的很,順著喉嚨滑下去不帶嗆嗓子的。而且這個酒純糧食釀,四十來塊的實在價,比那些花里胡哨的牌子貨實在多了。哪天要是在犄角旮旯見著了,可得逮住機會嘗個鮮。
逛超市時總能在貨架上遇見這樣的「倒霉就」:包裝素得掉渣,價格實在得讓人心疼,咱們不放多看看,試試,說不定就是一個好酒呢。
說到底,喝酒這事兒終究是舌頭說了算。那些被營銷噱頭捧上天的「網紅酒」,未必經得起空杯留香的考驗;反倒是這些樸實的純糧酒,開瓶就是撲面而來的糧食香,喝兩口就能咂摸出老工藝的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