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是公社糧站里的一位親戚,讓我家過年時,能吃上一頓餃子

2025年01月12日16:52:14 美食 1484

小時候,我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只有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才可以吃上一頓大米飯,只有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才可以吃上一頓餃子。而那幾斤大米和幾斤白面,都是母親去公社糧站,與一位50多歲的工作人員攀上親戚後,再好說歹說討要來的。

70年代,是公社糧站里的一位親戚,讓我家過年時,能吃上一頓餃子 - 天天要聞

公社糧站大院。

作為家裡的老大,每當進入臘月十幾,母親會領著我與她一起去公社糧站。

第一次進入糧站,邁進一間辦公室,母親就指著一位工作人員,讓我趕緊叫他老姥爺。我畢恭畢敬地小聲叫了聲「老姥爺」,然後就仰起頭,隔著半截磚牆,眼巴巴地看著他。

我老姥爺慈眉善目,面容紅潤,起身走起路來不急不慢,穩穩噹噹的。不一會,老姥爺左右兩手各托著一個牛皮紙包,回到了辦公室。兩個包裹看上去不大,但卻規整、方圓,外面還用紙繩紮緊。

母親趕緊伸出雙手,接過老姥爺遞過來的一包大米和一包白面。再次謝過老姥爺後,我和母親一前一後走出了老姥爺的辦公室。走出公社糧站大門,當我和母親回頭再次感謝時,我老姥爺正站在大門內側,不斷向我們招手……

70年代,是公社糧站里的一位親戚,讓我家過年時,能吃上一頓餃子 - 天天要聞

公社糧站大門口。

那年臘月,我和母親再次來到了糧站。見到我們母子倆後,老姥爺是面帶微笑地向我們直搖頭。實在沒有多餘的白面了,老姥爺就領著我和母親,來到了一間倉庫,倉庫里空空蕩蕩的,看不見糧食,空蕩的地上疊放著幾十個空空的面袋子。

「就是抖落面袋子,我也要讓你們初一吃上餃子。」

說完,老姥爺就找來一塊乾淨的苫布,他抻著兩個角,我和母親各抻一角,把苫布平平整整地鋪在了地上……最終,在姥姥爺的帶領指揮下,我們從這些空空的面袋子中抖落出了二斤多的白面。

當老姥爺蹲下身,把白面收起打好包時,我看見他的頭髮已經「花白」,雙肩和後背沾滿了麵粉,而我和母親也幾乎是兩個大小的雪人了……

如今,50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記著我老姥爺,記著他的名字。老姥爺叫趙德春,他是我老嬸的老叔。母親以與我老嬸是妯娌關係,與趙德春攀上了親戚。我老嬸的孩子管趙德春叫老姥爺,我自然也應該叫他老姥爺了。

70年代,是公社糧站里的一位親戚,讓我家過年時,能吃上一頓餃子 - 天天要聞

母親的背影。

如今,近80歲的母親經常念叨:那幾年過年,咱家能吃上一頓大米飯,能吃上一頓餃子,都得感謝你老姥爺。

是啊,如果不是老姥爺救濟我們幾斤大米和幾斤白面,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就不會吃上大米飯;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更不會有餃子吃。

我清晰記得,為了不讓那幾粒大米粒粘在鍋上,母親先用小米飯鋪鍋,然後再在小米飯上麵攤上大米飯;捏餃子時,為了節省白面,母親用玉米面勃(bó)面。

70年代,是公社糧站里的一位親戚,讓我家過年時,能吃上一頓餃子 - 天天要聞

捏好的餃子。

改革開放,日子逐漸好過了,我家不但平時就可以吃上一頓大米飯,而且過年時,更是把餃子從初一吃到初五。

1985年,我從承德農校畢業,我有了工作,吃上了皇糧。可是,我卻不知道去感謝下趙德春老姥爺。

1997年臘月,我在半壁山鎮中教書,驚聞老姥爺在老家安子嶺鄉黃土梁子村駕鶴西去。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老姥爺早已入土為安了。直到老姥爺去世,我都沒到老姥爺家裡串個門,拜訪下他老人家。

如今再次回想起來,我感覺自己沒有良心了。沒有良心的我,只是心裡沒有忘記趙德春老姥爺,但我卻怎麼也無法彌補心中的這份缺憾了。

為了找到趙德春老姥爺的照片,我聯繫上了我老嬸的老兒子,也就是我三弟。

三弟在承德市工作,他信息廣,認識的人還多,老家東西兩溝的人和事,沒有他不知道的。果然,我三弟與趙德春的孫子有聯繫。

原來啊,1958年「大躍進」時,趙德春所在的村放養山蠶一百四十張,賣蠶絲一千二百斤,榮獲河北省委、省政府錦旗和周總理簽發的國務院獎狀。作為村幹部,趙德春赴京開會,並參加了譚震林副總理召開的小型座談會。會上,趙德春直言「山區人民生活依舊困苦。」後來全鄉人民很快就得到了國務院的濟貧。為此,趙德春老姥爺被記錄在了詩上庄村史里了,並留下了這張唯一的照片。

70年代,是公社糧站里的一位親戚,讓我家過年時,能吃上一頓餃子 - 天天要聞

趙德春老姥爺。

由於趙德春的孫子在外地打工,受我三弟吩咐,趙德春的孫子媳婦騎著摩托車,不遠幾十里山路,到大隊村部拍攝了這張照片,從而使文章顯得豐滿而真實,也讓老姥爺進駐了頭條。

斯人已去,唯有感恩和念想還在。謹以此文,追思我們的恩人趙德春老姥爺。只願好日子長長久久,貧困永不再來!

【本文為今日頭條原創首發作品,作者已設置全網維權,未經平台和作者授權,嚴禁轉載,侵權必究!】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這幫非洲人怎麼就會想到吃蚊子餅? - 天天要聞

這幫非洲人怎麼就會想到吃蚊子餅?

每年梅雨過後,就到了我和蚊子必須死一個的季節。就像昨天晚上房間里跑進一隻蚊子,身上咬了幾個包癢的不行不說,這嗡嗡聲尤其不能忍。 然後開了燈吧又一時半會找不著,我就一宿的都希望這位大姐能趕緊的一次性吸飽然後哪涼快哪呆著去
巫山脆李借力立體交通網路 實現「今天下單、明天見李」 - 天天要聞

巫山脆李借力立體交通網路 實現「今天下單、明天見李」

中新網重慶7月5日電 (記者 賈楠)5日,2025巫山脆李開園訂貨會暨郵運通「脆李專機·空鐵聯運·全郵營銷」啟動儀式在重慶市巫山縣舉行,標誌著該縣30萬畝脆李正式上市開賣。同時,將通過脆李航班、高鐵快運和水上航線等形式,確保全國1000多個城市「24小時鮮運直達」,實現「今天下單、明天見李」。 據介紹,巫山脆李種植起源...
謝謝盒馬把我演了 - 天天要聞

謝謝盒馬把我演了

1最近冰箱,被盒馬的冷萃茶佔領了。這東西長這樣,不仔細看你會以為是海帶湯。一打開冰箱門,一排排瓶子堆得像我體檢報告里的問題一樣滿,它們填滿了我的冰箱,也塞滿了我的生活。為什麼我買了這麼多?因為盒馬冷萃茶是預製茶裡面,為數不多願意演我一下的。
避暑騰衝丨味覺降溫術,舌尖上的清涼風暴 - 天天要聞

避暑騰衝丨味覺降溫術,舌尖上的清涼風暴

熱浪來襲急需一劑「清涼暴擊」續命?來騰衝就對了!這裡的避暑秘方藏在街頭巷尾的煙火氣里藏在酸、辣、鮮、香交織的舌尖風暴中!當撒撇的檸檬酸直衝天靈蓋卷粉的爽滑封印燥熱涼拌水果的酸甜喚醒味蕾... 騰衝人用美食施展「味覺降溫術」一口就能把盛夏的黏膩「榨乾清零」!走,跟著本地老饕開啟一場舌尖上的清涼暴擊之旅!撒...
全國多地變身「桑拿房」?還要「蒸」多久? - 天天要聞

全國多地變身「桑拿房」?還要「蒸」多久?

眼下,今年以來最強高溫過程正在影響我國。7月1日至7日,全國十餘省份一起「蒸桑拿」。高溫天數最多的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將持續經歷「桑拿天」。這種天氣和往年相比是否異常?還要持續多久?什麼是「桑拿天」?「桑拿天」,是悶熱天氣的一種形象說法。具體是指氣溫高、濕度大、風速小等氣象條件...
這麼熱的天,能吃一碗涼麵真的是太舒服了吧。 - 天天要聞

這麼熱的天,能吃一碗涼麵真的是太舒服了吧。

大家好,我是愛吃美食的小w麻辣雞絲涼麵料汁:蒜末,白芝麻,辣椒粉用熱油淋香,加三勺生抽,一勺陳醋,一勺蚝油,一勺半辣椒油,半勺糖,半勺鹽,半勺味精,半勺麻油,攪拌均勻。雞蛋醬涼麵做法:起鍋燒油(油要多一些)打入雞蛋快速炒散,加入熟醬翻炒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