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古人,平常的生活太過單調,喝酒時就講究情調,常常喝了之後就開始吟詩作曲,以此為樂。而現代人,喝酒不單是解壓的一種方式,更多的是為了生活,需要應酬而喝酒,所以會更講究喝酒時的禮儀和喝酒技巧,就像我們在酒局上經常能看見的,有的人會在喝酒時習慣性的放一瓶水在酒杯旁邊,一開始還不能理解,問了之後才明白,原來這其中存在著3個大道理,果然職場人喝酒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第①個道理:排酒
一般在喝酒前,我們都會先吃點,以免空著肚子喝酒會難受,而飯桌上的菜基本都是重油重鹽的,再加上在酒桌上要喝酒,就特別容易口乾,這個時候就想大量喝水下去,這水喝了不僅解渴,還想經常跑衛生間,而喝下去的酒也會隨之排出,而這樣的方法,可以讓你到酒局的最後,能保持清醒,並且不會難受。
第②個道理:解酒
我們都知道白酒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而這類物質就是容易讓人喝醉的根本,並且乙醇在人的體內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代謝掉,這時我們喝一些水下去,跟白酒混在一起,達到一個稀釋的作用,酒的濃度沒那麼高,就不容易酒醉了。如果在酒桌上沒有水,我們也可以喝點湯,總之喝酒時順帶喝點其他的飲品,都不那麼容易喝醉。
第③個道理:救場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酒量存在著高低,有時候需要跟一些重要的人應酬喝酒,那在酒桌上就得不停的敬酒,這種情況就得喝不少,還有一種人,特別喜歡拿不給面子來壓你,雖然很為難,但是為了酒桌上的和諧氣氛,還是只能硬著頭皮喝掉,最後飯局結束只有自己難受,第二天上班都很難在狀態。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偷偷的將酒杯里的酒換成水,來應對這些不得不喝的酒局。
但是這個方法不能什麼場合都用,跟什麼人喝酒要對應相應的措施,要是面對一些真誠喝酒的人,即使喝不了太多,也不會硬壓著讓你喝,我們也要拿出最真實的酒量,這時我們也可以拿出平時喝好酒來適應一下,比如這2款:
第①款:漢董大師酒(知遇)
這款酒產自貴州茅台鎮,是一款醬香型白酒。說到醬香型很多人肯定想到了茅台酒,不過這款漢董大師酒確實和茅台酒屬一個系,因為釀造這款酒的曾傳政大師,正是釀造茅台酒的李興發大師的親傳弟子。在選用原材料和釀造工藝上,也經過嚴格把關,只選取當地優質的紅糧,再通過「12987工藝」釀出成酒,再將其存放5年之久,最後曾傳政大師再親自勾兌,最終成為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款漢董大師酒(知遇)。
它的酒體顏色清澈透明,打開就有濃郁的醬香味飄出,一口下去,酒的醬香、焦香、糊香相互交融在一起,滿口爆香,喝完酒杯里留香持久,經久不散。總而言之,是一款好喝價還不貴的純糧酒,參加飯局的時候喝再合適不過。
第②款:王紹彬酒
這款酒產自貴州茅台鎮,由王茅大師精心釀製而成。王茅大師就是王紹彬老先生的後輩,對醬香酒有所了解的酒友都知道,這位老先生生前為茅台酒和其酒廠所做的貢獻,而王茅大師正是為了紀念老先生這種精神,專門釀製出這款以他名字命名的白酒。
它是一款非常正宗的醬香酒,入口順暢絲滑,滿口的糧香味。因為還有老酒加入,還充盈著一股淡淡的老酒陳香。不會辣喉也不易上頭,性價比很高。
關於酒杯旁邊放一瓶水,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