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被譽為天府之國,這裡不僅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且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度適宜,是釀酒的絕佳地帶。
如今,放眼我國白酒市場,眾多膾炙人口的美酒都來自於此,例如: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水井坊等。
其實,除此之外,當地還有一款白酒堪稱佳釀,它曾是川酒無冕之王,也曾一著不慎跌入泥沼,好在,如今絕地反擊,重新進入了白酒市場的角逐中。
這款命運多舛的白酒究竟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呢?
四川白酒界的「黑馬」
豐谷酒是一款非常有文化底蘊的白酒,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東漢212年,當時,大家還將它稱為富樂燒坊。
據《三國志》記載,東漢時期,劉備曾與劉璋二人在綿州煮酒百日,談論天下大事,他們所用之酒就是豐谷酒,劉備飲後還曾稱讚「富哉,今日之樂乎」
時間如白駒過隙,彈指間千年已過,豐谷酒經過不斷傳承和改進,逐漸演變為如今的模樣。
它憑藉著「窖香幽雅,醇厚綿甜,尾凈舒爽」的風格,迅速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同時還榮獲了「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等美譽。
不僅如此,酒廠還首創出易醒酒、不上頭的「低醉酒度」技術,為我國白酒行業未來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在七八十年代,它被大家譽為川酒無冕之王,當時,大街小巷都流傳著關於它的事迹,可以說酒廠的未來是前途大好,一片光明。
花無百日紅,酒無「常青樹」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誰也沒想到,它的輝煌就像煙火一樣一閃而過,很快就消失不見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首先,酒廠為了讓大家都能喝到價格實惠的好酒,定價非常低,這就導致一些不明真相的酒友往往先入為主,覺得這麼低廉價格,一定買不到什麼好酒,所以不願去嘗試。
這樣一來,酒廠無形中失去了很多消費者,再加上市場混亂,假冒偽劣酒層出不窮,受其影響,它的銷量直線下降,以至於慢慢淪為了白酒界的小透明。
浴火重生,重新歸來
豐谷酒一著不慎跌入泥沼後,沉寂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過它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準備絕地反擊,正所謂不破不立,酒廠積極打造新產品,升級品質和包裝,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值得慶幸的是,它如今浴火重生,重新歸來。吸取之前的教訓,酒廠這次主攻高端市場,著重升級了品牌和防偽標識,杜絕假冒偽劣酒的再次出現,可謂是用心良苦。
至於今後,它能發展到何種程度,那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從豐谷酒這些年的起起落落中,可以很明顯地窺見我國白酒行業的縮影,在競爭激烈的白酒市場上,有如此遭遇的,不止它一例。
像當地的另一款文君酒,銷量和名氣曾一騎絕塵,然而因為「棄獎」事件,無奈經歷四次易主,如今只能在市場中艱難求存。
還有河南的杜康酒,曾是豫酒的扛把子,卻因為商標問題,在泥潭中蹉跎十多年,如今落得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
就連著名的醬酒之都茅台鎮,也存在著這樣的白酒,要知道貴州可是位於我國黃金釀酒帶,是四大酒都之一,這裡的美酒多不勝數。
然而,即便有如此得天獨厚的環境加持,也有不少好酒逐漸沒落,其中被當地人譽為「鎮酒之寶」的木台厚道酒便是如此。
它由業內非常有名望的馮小寧老師親自把關負責,馮老曾在茅台廠工作30多年,師承茅台老廠長李興發,在業內還有茅台八仙之一的美譽。
在她的主持下,原料選用當地的糯性紅纓子高粱,由此高粱釀出的酒口感豐富飽滿,喝起來不苦不澀。
然後搭配傳統的12987工藝,使其發酵更完整,酒質更加醇厚,出酒後再陳放5年,由馮老親自進行勾調。
在勾調時,她選用窖藏幾十年的陳年老酒作為基酒,採用小批量、多輪次的方式對酒進行調和,以保證每一批次的酒的口感、香氣協調統一。
成酒不僅茅醬風味十足,還在傳統醬酒的基礎上提升了口感,增強了適口性,使大家喝起來更加柔和細膩,即不會辣口也不會嗆喉嚨。
一經上市,立馬就引起了當地的搶購熱潮,不少人飲後覺得口感和酒質甚佳,還會介紹親戚朋友前來品嘗。
在它發展巔峰時,前來拉酒的貨車,能把門口的大路堵得水泄不通,酒廠甚至還多次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可惜,它和豐谷酒一樣不善宣傳,一門心思全都放在了釀酒上,這就導致了此酒雖在當地名氣大盛,可是到了外面卻很少有人知曉,當真是可惜可嘆呀!
豐谷酒重回市場,你還會支持它嗎?以上白酒有沒有你家鄉的?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白酒?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