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口面,我差點和100個人接了吻

2022年10月12日13:07:05 美食 1294

2016年有幸被邀請參觀陝西省武功縣長寧鎮著名醋企,中午廠長熱情的招待我們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涎水面。在陝西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獨居特色的麵食,可以說是一縣一面。

燒飯的是一群當地婆姨,用的是貼著瓷磚的地鍋灶,上面架著兩口大鐵鍋,一口鍋煮麵,一口鍋煎湯水。燒火的是一個白臉婆姨呼哧呼哧的拉著風箱。不多會,鍋里便咕嘟咕嘟冒著熱氣。

為了一口面,我差點和100個人接了吻 - 天天要聞

當面被端出廚房,我們所有人都被剛端上來的混合著紅彤彤熟油辣子湯的酸香吸引了,面用小碗盛著,一碗里只有一筷子麵條,寬湯澆上去,稀稀的一碗,幾把蒜苗靜靜地漂在亮亮堂堂紅湯上,翠如碧玉。色澤相當鮮艷讓人食慾大振。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挑上一口吸溜一聲咽下,手工麵條筋道,入口柔韌清香,彷彿味蕾在舌尖上跳舞,酸辣過癮,只感嘆這一碗太少,不一會連湯帶面吃了三碗。

白臉婆姨出來看見我們的時候,她對我說了今天的第一句話:「湯呢?」

我說「喝了」

喝了?

吃面喝湯,有什麼問題。

白臉婆姨噗嗤一笑,沖著廚房說:「她們把湯喝了。」

所有人都笑起來,這時廠長走過來告訴我們,陝西人吃涎水面的規矩是:只吃面,不喝湯。在陝西,「口水面(涎水面)」才是岐山臊子面真正的名字,吃完麵條,剩下的湯又倒回鍋里接著煮。經過反覆「回鍋」的湯料其實最有味道!大家都會等在最後吃。別看聽著「臟」,其實吃著香!

聽後,我胃裡一陣翻江倒海,同行的夥伴們也面露難色隱隱些擔憂,用科學的眼光看來,未免有些不講衛生。

「哈哈哈哈」一陣爽朗的笑聲打破的尷尬的氣氛,白臉婆姨笑道:「放心吃吧,湯是現熬的,你們要是不願意吃回鍋湯,我不倒就是。」

或許是因為生產力低下,古代陝西地區的人們形成了這樣只吃面不喝湯的節儉吃法併流傳開來。現在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也為了保證餐飲衛生,現在市面上銷售口水面的商家們一般不會保留這個傳統做法。

為什麼要把湯倒回去?

據說這是三千年前留下來的習慣

岐山出身的作家紅柯曾經這樣描述古人們吃臊子面的場景:

為了一口面,我差點和100個人接了吻 - 天天要聞

周武王秦始皇的士兵肯定用的不是碗,是臉盆大的頭盔,牛筋一樣青橛橛的耐嚼耐咽的長麵條,又辣又酸又燙,跟化開的鐵水一樣地湯澆到面上。湯是不喝的,回到鍋里不停地輪迴往返,血就熱起來,眼睛跟臉紅得噴火,心跳咚咚如鼓,只等一聲號令,人的原始血性剎那間就爆發出來了,這就叫氣壯山河。


打仗前能吃上這樣的麵條,據說需要一個女子鄭重地端著大木盤,裡面十幾隻碗,一碗接一碗地吸溜,「跟轉盤機槍一樣。」漢子們埋頭吃面,女子們來回穿梭,面的熱氣蒸騰與吸溜聲不斷,場面極其壯觀。

為了一口面,我差點和100個人接了吻 - 天天要聞

這種場面,一直到現在當地人的紅白喜事上,依舊可以看得見:兩口大鍋,一口煮麵條薄如蟬翼細如銀絲,一口滾沸湯蓮花翻轉落日紅霞。第一碗湯要潑出去兩次,祭祀「天之所生,地之所長」,再潑來祭祀祖靈排位,最後由天地祖先賜福,按照父子長幼的順序依次吃面。

面碗里的湯要倒回鍋里輪番澆面!這意思很簡單,就是要讓大家記住在吃面極其奢侈的年代,大家要「有福共享」。

這是一種千年的傳承。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都同袍了,同吃一碗臊子面,有何不可?

這碗臊子面里,是老秦人的熱血與鄉誼。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梅子涵:鄉下「詩經」 - 天天要聞

梅子涵:鄉下「詩經」

喝玉米糊糊的樣子,我是小時候到鄉下去玩,住在一個姨媽的家裡見到的。她不是我真正的姨媽,但是我這樣喊她,她是外祖母的一個親戚,人口多,小孩多,我喜歡在她家住,沒有跟著外祖母住別處。那是一個年代的食物和情景,我卻從那個年代到這個年代記了很多年,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發麵餅,太好吃了 - 天天要聞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發麵餅,太好吃了

都說夏天燒烤和啤酒是絕配,我雖然不喝酒,但是喜歡吃燒烤。所以想吃了就自己在家做點。家庭燒烤做法很靈活,如果室外有地方,可以用燒烤爐。室內的話用烤箱、空氣炸鍋,平底鍋都可以做。我今天用的就是平底鍋,做起來簡單快速,味道也非常不錯。再烙幾張無油
仙桃酒席——花小錢辦大事的典範,真正做到了光碟行動 - 天天要聞

仙桃酒席——花小錢辦大事的典範,真正做到了光碟行動

早就在網上聽聞仙桃酒席的大名,食材簡單又上檔次,主家掙足了面子,賓客又吃得開心,像這樣的省錢辦大事的模式值得全國推廣。最近有幸去仙桃吃了一頓酒席,酒席上的菜品簡直讓我大開眼界。第一道菜毫無疑問就是花生米,但在其它地方花生米不能算一道菜,只能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沒有想到這麼好吃,太香了! - 天天要聞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沒有想到這麼好吃,太香了!

最近很火的梅菜乾肉粽在梅州要賣到十幾塊錢一個,還是自己在家做,餡多料足還新鮮。我兒子說特別香超好吃。我家那兩個小子總說五花肉的肥肉太多了,不喜歡。今天我就用了前腿肉,這裡是兩斤。·先給它切成厚塊,特別長的就給它再打橫著切一刀,像這樣子,有帶
2.74萬億元、25.62萬家……數據見證我國「舌尖上的大市場」蓬勃興旺 - 天天要聞

2.74萬億元、25.62萬家……數據見證我國「舌尖上的大市場」蓬勃興旺

央視網消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5月22日公布一季度食材供應鏈運行數據。隨著經濟回升向好,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一季度食材供應鏈市場規模穩步擴容,實現穩健開局。 今年一季度,食材消費市場規模為2.74萬億元,同比增長2.98%;食材流通規模為1.76萬億元,同比增長3.17%。食材市場活力強、韌性足。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甜咸黨都要看!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食用說明」請查收 - 天天要聞

甜咸黨都要看!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食用說明」請查收

端午節臨近又到了一年一度粽子甜咸博弈白熱化的時候粽子不僅可咸可甜還可方可尖粽子的「N」種形態你知道幾個一起來了解 粽子的奇妙打開方式 天津爐粽子外皮酥脆、內餡軟糯香甜內蒙古奶皮子粽子奶香濃郁、酸甜交織星空粽子顏值爆表,讓人一眼淪陷……粽子雖然美味但也不能「狂炫」如何健康吃粽子?這些注意事項先提前預習 1...
「蟹」逅初夏,蘇州限定美食「六月黃」已上市 - 天天要聞

「蟹」逅初夏,蘇州限定美食「六月黃」已上市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鄒曄 記者 高達)「忙歸忙,勿忘『六月黃』」。在蘇州,吃蟹不一定要等到秋風起。5月22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鮮香美味的「六月黃」已經提前悄悄爬上了蘇州市民的餐桌,批發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給食客們帶來夏日限定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