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14日訊(編輯 胡家榮)本周港股三大指數小幅走低。截至收盤,恒生指數、科技指數、國企指數累計下跌1.12%、2.59%、0.40%,報收23959.98點、5880.78點、8877.99點。
註:恒生指數的本周表現
從以上表現來看,恒生指數本周呈現震蕩走勢,其他指數走勢類似。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走勢也符合中金公司此前的測算,該券商的策略報告支持,維持恆指短期23000-24000點箱體震蕩判斷,樂觀情形上看25000點。
人形機器人次新股表現居前
本周港股市場呈現多點開花格局,人形機器人、ai製藥及消費股輪番領漲。
具體來看,越疆科技(02432.hk)憑藉產業突破性進展強勢攀升,周內漲幅接近70%。
3月12日,該公司發布全球首款"靈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其雙臂操作精度達0.05mm的突破性指標,已在汽車精密裝配、藥品自動化分揀等場景實現商業化落地。
此外,3月10日納入港股通後南向資金持續加碼,流動性溢價顯著提升。
消費板塊中,古茗漲幅居前。古茗(01364.hk)周漲幅超40%,其估值修復主要受益於蜜雪集團的ipo破局帶來的板塊重估。
而蜜雪集團(02097.hk)在首周上漲超70%後,本周再度漲超14%。該公司在其首日逆勢收漲,打破近年來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同業新股"首日破發"魔咒。
布魯克(00325.hk)、毛戈平(01318.hk)等次新股同步走強,反映出當前港股ipo市場情緒顯著回暖,打新資金活躍度提升。
生物醫藥領域呈現技術驅動特徵,騰盛博葯-b(02137.hk)與葯明生物(02269.hk)周內分別上漲22.17%和12.12%。
市場共識認為,ai製藥正在重構行業估值體系——深度學習演算法可將藥物發現周期縮短40%,研發成本降低達60%,這種範式革命使傳統葯企估值模型向科技公司靠攏。
作為全球crdmo龍頭,葯明生物近期披露已構建ai輔助的抗體發現平台,其技術護城河獲得資本溢價。
資源類個股方面,潼關黃金(00340.hk)受重大資產重組催化,周內上漲超26%。
潼關黃金在3月10日公告擬斥資4億港元收購陝西省金礦探礦權,該礦區預估黃金儲量達15噸,若完成交割將使其資源儲量實現倍增。
重要事件
長和出售港口資產引發輿論爭議
香港長和實業擬向美國貝萊德財團出售旗下港口資產80%股權,涉及全球23國43個港口,包括巴拿馬運河關鍵港口。
中國國務院港澳辦轉載評論文章指出該交易可能被美國用於政治打壓,引發市場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
降低港股投資門檻?港交所回應:正對相關調整的安排進行初期研究
有消息稱香港證券交易所正在探討降低投資者購買香港部分高價股票門檻的方案,以刺激交易。
對此,港交所發言人回復稱,將繼續落實各項微結構提升措施,並會在今年下半年推行第一階段下調股票交易最低漲跌價位及調整證券市場股份交易收費結構,確保有關收費與交易金額更緊密掛鉤。
此外,港交所正對調整每手交易股數的安排進行初期研究,以確保香港的市場結構與時並進。
南向資金主導港股 啞鈴策略適配市場
2025年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超3200億港元,創歷史新高,重點布局科技與紅利板塊。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等產品份額激增,顯示資金對ai應用端的強烈偏好。機構認為內資定價權增強,港股估值體系面臨重構。
中信證券指出,港股作為中國新經濟核心資產聚集地,長期受益於ai驅動的產業趨勢與政策支持。瑞銀預計中國ai行業市值2028年將達4800億美元,科技龍頭有望持續跑贏大盤。
海通證券指出,港股市場的修復動能將取決於三重因素的共振:ai技術突破帶來的產業變革紅利、南向資金與外資的持續流入、以及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
海通孩子還指出,市場的估值修復雖已走過半程,但在全球科技革命加速、中國資產價值重估的大背景下,港股市場仍具備顯著的配置價值。
今日市場
儘管本周港股三大指數小幅走弱,但是今日的走勢值得關注。
截至今日收盤,恒生指數、科技指數、國企指數分別上漲2.31%、2.75%、0.98%。
具體以來看,乳業、房地產、醫藥等個股表現居前,同時大金融等相關個股也出現上漲。
乳業股受益於生育補貼
截至收盤,中國飛鶴(06186.hk)、優然牧業(09858.hk)、蒙牛乳業(02319.hk)分別上漲15.68%、12.96%、9.03%。
註:乳業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根據實施細則,呼和浩特市構建了差異化生育支持體系:生育一孩家庭可獲1萬元一次性補貼;二孩家庭按年發放補貼累計達5萬元(分5年發放);三孩及以上家庭補貼總額提升至10萬元(分10年發放)。
里昂發布研報稱,呼和浩特育兒補貼金額及覆蓋期限均超出市場預期。雖然不認為這個金額及覆蓋期限會成為常態,但相信呼和浩特市的生育補貼應會提升市場預期,主要由於各級政府推動生育的決心;以及其他地區將逐漸推出更多鼓勵性政策。
政策利好刺激房地產股
截至收盤,中國金茂(00817.hk)、綠城中國(03900.hk)、碧桂園(02007.hk)分別上漲12.39%、9.97%、7.22%。
註:房地產股的表現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擴大會議,會議強調,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一體推進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和轉型發展,綜合採取補充資本金、兼并重組、市場退出等方式分類化解風險。持續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堅決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制定出台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適應的融資制度。配合做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置換工作。
醫藥股受益於多重利好提振
截至收盤,維亞生物(01873.hk)、葯明生物(02269.hk)、葯明合聯(02268.hk)分別上漲18.88%、14.38%、10.84%。
註:醫藥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近期已有多家醫藥頭部企業宣布接入ai大模型,而國內政策的支持也為ai醫療的商業化進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葯明系漲幅居前。這一表現與葯明合聯的動態相關。該公司憑藉adc偶聯藥物技術斬獲"2025亞太生物製藥卓越獎"四項大獎,確立全球生物偶聯技術領先地位。
降息預期提振大金融股
以保險股為例,新華保險(01336.hk)、中國太保(02601.hk)、中國人壽(02628.hk)分別上漲11.35%、9.66%、6.31%。
以銀行股為例,貴州銀行(06199.hk)、甘肅銀行(02139.hk)、中信銀行(00998.hk)分別上漲5.77%、3.42%、3.33%。
以券商股為例,華泰證券(06886.hk)、中金公司(03908.hk)、中信證券(06030.hk)分別上漲6.57%、4.86%、4.82%。
消息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3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的擴大會議明確,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准降息,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這一信號直接提振市場對金融板塊的信心,尤其是保險和券商等高槓桿行業受益於資金成本降低和流動性改善。
個股異動
錦欣生殖漲超40% 生育補貼政策提振
錦欣生殖(01951.hk)漲41.67%,報收3.57港元。政策面再添催化劑,呼和浩特市最新生育補貼細則明確三孩家庭累計補貼可達10萬元。
作為國內唯一民營輔助生殖連鎖醫療集團,公司在全國運營12家醫療機構,2023年中期報告顯示輔助生殖業務收入同比大增38%,核心業務毛利率維持在65%高位。
比亞迪股份漲近7% 下周一將舉辦超級e平台技術發布
比亞迪股(01211.hk)漲6.93%,報收385.80港元。消息面上,該公司將在3月17日19:00舉辦比亞迪超級e平台技術發布暨漢l、唐l預售發布會。據悉,這是繼2024年5月比亞迪推出e平台3.0evo後,在純電技術領域的又一大升級。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平台的核心亮點在於其支持的1000v高壓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