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1月16日電(記者 楊陳 黃艷梅)地處中國南疆的廣西,要高標準高水平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共建共享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這步「棋」要怎麼走?經過多年實踐,探索特色化、差異化金融業務成廣西破局之道。

圖為位於廣西南寧市五象新區的中國—東盟金融城。中新網記者 黃艷梅 攝
沿邊跨境:提升金融高地含「金」量
近日,廣西官方開展「狠抓落實、深化改革、服務企業、保障民生、推動發展」專項行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勉勵銀行要不斷擴大業務規模,積極探索特色化、差異化金融業務,高標準高水平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共建共享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更好助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廣西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來,從初具規模的金融中後台基地,到融資租賃、數字徵信等一批現代金融生態產業集聚發展,位於廣西南寧的中國—東盟金融城已吸引560家金融機構(企業)在此匯聚,為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提供支撐。
據南寧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介紹,南寧市積極推進跨境金融創新,構建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高校智庫合力的金融創新機制,與金融機構共建5個金融創新平台,推動落地超60個全國全區全市首創項目。中國—東盟跨境徵信服務平台落地南寧,為雙邊市場主體提供雙向、便捷、全面的徵信服務,為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決策提供信息參考。
「我們依託中國—東盟金融城開展集成式制度創新,在全國率先組建了面向東盟的金融中後台服務基地,創新推出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原產地證+區塊鏈融資』的跨境金融模式,推進了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試點,目前已有20餘家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落戶廣西自貿區。」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管委會副主任陸廣平介紹。
與此同時,廣西區內各家銀行紛紛打造特色鮮明的跨境金融服務體系,成立中國—東盟跨境人民幣業務中心、清算中心或現鈔調運中心等機構,成為跨境業務面向東盟的重要窗口。
今年9月,全國越南盾現鈔調運中心在南寧成立。作為廣西首家獲得越南盾現鈔跨境調運資格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桂林銀行積極開展人民幣/越南盾現鈔雙幣跨境調運,並落地中國首筆「零碳」現鈔跨境調運業務。
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在面向東盟的跨境項目融資、跨境金融服務、跨境金融平台等跨境金融創新方面全力支持加快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該行開展跨境融資風險參與、國際商業轉貸款等跨境融資業務先行先試,把握離岸人民幣市場機遇,根據不同價格窗口搭配不同創新產品,拓展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業務以及人民幣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等產品。
交通銀行廣西區分行積極推動中國—東盟貿易暢通及資金融通,落地廣西市場首筆一級市場「債券通」業務,累計辦理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業務超38億元(人民幣,下同),積極配合總行在中國—東盟跨境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期間全球首發「人民幣與印尼盧比結算匯兌直通車」,落地廣西首筆境外企業法人跨境人民幣電子繳稅業務,實現分行數字人民幣貨幣橋試點業務的突破。
上述一項項改革試點政策落地實施,讓廣西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的含「金」量持續提升,日漸成為涉外金融「政策最惠區」和「服務最優區」。
惠企利民:持續推進高水平開放
要讓各方共建共享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惠企利民是關鍵。在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當地藉助境外機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結匯創新的政策,為製造業跨國企業境外窗口公司提供「外幣融資+結匯支付境內貨款+外匯資產敞口管理」一體化金融服務方案,通過靈活運用金融創新政策與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政策,助力製造業實體經濟發展,釋放企業經營活力。
「通過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政策,企業可憑收付款指令辦理直接投資、跨境融資等資本項下的跨境人民幣業務,免除了繁雜的事前單據審核,最大限度提高外資進出廣西投資的資金結算效率。」中國人民銀行廣西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說。
這是廣西打造外匯服務「匯小二」品牌的一個縮影。當前廣西已分批次在全區14個設區市的150家涉外企業(園區)設立特色金融服務點,向企業提供「基礎版」和「定製版」金融服務,提供減費讓利措施和便利化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廣西分行副行長何韶軍介紹,目前該行已打通服務涉外企業的關鍵環節,成功推出「海外貸」產品引入低成本資金,通過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金邊分行、工銀馬來西亞等海外機構為廣西企業籌措資金近30億元。
此外,廣西持續深化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推動放寬加工貿易收支軋差凈額結算政策落地,持續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覆蓋面;優化跨境投融資營商環境,將資本項目數字化服務由試點銀行拓展至所有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業務類型覆蓋所有線下外匯業務,讓更多企業得到實惠。
近年來,隨著廣西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合作日趨緊密,中國對外免簽力度不斷加大,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遊熱度不斷攀升。今年以來,來廣西旅遊觀光、參展參會的外籍人員明顯感覺到在華支付更加「絲滑」。「機場就有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通過『人工+自助』相結合的方式,就能幫我們完成支付指引、移動支付綁定、外幣兌換等服務,真是太方便了。」馬來西亞遊客馮採薇日前從廣西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入境後表示。
這是廣西持續聚焦解決「境外來華人員消費難」問題的實效。近年來,廣西在完善綜合服務平台,優化支付受理環境,豐富兌換服務等方面下功夫,推動跨境金融與普惠金融深度融合,實現外籍人員來華支付不「見外」。截至目前,廣西已打造300餘個外籍來桂人員賬戶服務重點網點,9000餘家重點商戶實現外卡覆蓋率100%。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金融辦負責人表示,該部門將立足廣西區位優勢和特色優勢產業,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更好助力廣西「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和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實現廣西資本市場和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