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周夢梅
作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承擔著服務科技創新的歷史使命,其既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支撐,又是推動科技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
然而,科創企業初創期具有輕資產、缺乏抵質押物、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等特點。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下稱「農行廣東分行」)積極轉變思路,從「看經營報表」轉為「看行業未來」,針對企業特點, 「一戶一策」,靈活運用信貸產品,有效破解初創期企業融資難題。
朝氣蓬勃的銀行金融青年,他們向下紮根,向上生長,是做「實」科技金融的踐行者。以做對公業務信貸員為例,他們奔走在一線的前沿,走到科技企業身邊,挖掘它們的需求,為科技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10月下旬,時代周報記者一行人跟隨著農行廣州南沙分行信貸員的腳步,調研企業,見證他們在踐行科技金融「戰場」上,是如何腳踏實地與客戶共同成長,譜寫科技金融發展新篇章。
靈活創新,助力科技企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在寬敞明亮的新辦公大樓里,碳境科技(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碳境科技」)創始人兼總經理侯濱向時代周報記者等一行調研人員展示著樣品——電熱水壺、輸液管加熱器、餐飲加熱墊……
這些產品運用碳境科技研發的碳納米管加熱薄膜,適用範圍極廣,可在300攝氏度溫度範圍內使用。與傳統電阻絲加熱方式相比,加熱薄膜加熱更加均勻、溫控更加準確,材料耐用性更強,不易損壞,節能效果實測可節省30%-50%的熱能。侯濱介紹稱,碳境科技通過石墨烯與碳納米管配方優化,在降低原材料應用成本的基礎上,創新性解決了高填充薄膜成型工藝複雜、高溫條件下材料耐熱性不足、長期應用過程中功率易衰減等多個難題,研發出新一代低功耗電致發熱薄膜,多項工藝為國內首創。
碳境科技是位於廣州市南沙區的碳納米管導電複合材料科技公司,於2022年實現了⾸批研發設備投⼊試⽣產、加熱膜技術研發及試⽣產,2023年通過了⼴東省創新型中⼩企業審核,以及科技型中⼩企業、國家⾼新技術企業認定。
最近一個月,碳境科技才搬入南沙橫瀝產業園新園區里。記者一行人看到,近6500平方米的廠房包括原材料生產車間、產品組裝車間、研發室、樣品展示區、辦公室區域。企業工作人員正在熱火朝天組裝重型機械設備,規模化生產的雛形已經顯現。侯濱表示:他們首期計劃建設3條納米管導電填充粒子生產線和1條導電薄膜生產線,年產量可達5000噸,產值預計可達1億元。目前碳境科技已經和多家頭部小家電廠商簽訂了高達千萬元的產品合同。
碳境科技廠房的重型機器設備。時代周報記者拍攝
很難想像這樣的一家科創企業,一度因為資金問題準備遷出南沙區。「我們的機械設備是重型設備,前期廠房樓層承重條件達不到生產線設備要求,又一直拿不到環境評估資格證,我們的設備無法上樓,不得不另尋廠址。」侯濱表示。
遷移廠房所需資金讓侯濱頗為發愁。「我們的天使資金基本都投入到了生產設備、產品研發、樣品生產、團隊組建上,再加上產品還未大規模投產,能夠騰挪的資金空間並不多。」 候濱稱,基於這樣的情況,他甚至將目光投向廠房租金更便宜的中山市、佛山市等地。
為何沒有向「外界「借力呢?「最開始並沒有想著去找銀行貸款,銀行放貸需要考核流水、抵押物、甚至土地和廠房。」侯濱介紹,對於我們這種初創型企業來說,資質不可能通過。」
90後農行廣州南沙分行信貸員謝江東在政府借調的過程中,意外得知了碳境科技的情況,他敏銳地察覺到:碳境科技拿到銀行貸款,還有其他路可以走,在他看來,企業發展在創新,金融服務也要靈活創新。
銀行發放貸款,有嚴格資質認定體標準。據謝江東介紹:他們過去對公業務更加註重貸款企業資產負債表、現金流情況,需要看企業固定資產如廠房和設備,審核企業有多少流水、營業額。但這兩年在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的過程中,面向科技企業開始注重它們的「未來性」,評判標準有了新的參考指標。
在數次走訪碳境科技後,謝江東針對碳境科技成長性高、市場前景好等特點,設計的貸款方案中提高了研發能力、技術優勢、專利質量、團隊背景等要素的權重。了解到它們有大量研發創新後,謝江東提醒他們趕快申請轉化為專利,並結合企業多項技術專項和與家電廠商實際交易合作情況制定融資服務方案。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為做「實」科技金融,農行廣州南沙分行積極與政府部門、投資機構、擔保公司等多方合作,共同搭建起支持科創企業發展的綜合服務平台。為爭取更多支持,也積極同南沙區政府相關工作人員溝通,報備相關情況。
轉機發生在今年4月,在南沙區政府支持下,南沙開發區金融局積極協調多方力量,為碳境科技量身定製「氣候金融服務」,創新全國首筆氣候融擔產品。碳境科技獲得由農行廣州分行與南沙融資擔保公司合作發放的氣候融資擔保貸款100萬元,解決了廠房搬遷的資金問題。侯濱稱,明年他們準備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再加上碳境科技產能提上來,公司能夠得到銀行更多的資金支持。
記者了解到,針對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農行廣東分行會設計不同的金融服務方案,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等到碳境科技申請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資格,農行廣東分行能夠給他們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紮實調研,為企業衝破發展阻礙帶來「及時雨」
記者一行人走訪碳境科技的過程中,發現隨行的一名農行廣州南沙分行的信貸員楊炳傑思維敏捷,對企業提出的問題總是視角獨特;對於貸款政策、信貸發放條件更是信手拈來。走訪空隙中,記者向他請教了如何調研企業。
楊炳傑介紹了這樣一個案例:位於南沙區某智慧製造企業,是一家從事於農林牧漁專用儀器儀錶產品研發製造、食品加工的高新技術企業。除了機械製造,該公司還有水產養殖方面的業務。楊炳傑在走訪該企業過程中,了解到企業出現了較大的虧損,存在一定資金缺口。
他表示:按照正常的信貸資質認定,該企業是難以滿足農行的標準,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深入調研了解到該企業今年財務報表出現虧損,是因為政府拆遷,而該企業養殖場投產的魚苗還沒來得及長大成熟。他們確實是需要資金去其他地方再建養殖場。
該智慧製造企業智能漁業設備
楊炳傑一邊將該企業因不可抗因素因素產生的虧損情況進行了上報,一邊也多次對該企業其他業務和養殖場生產情況進行了走訪調研,核實該企業情況的真實性,確定這家企業具備盈利能力。楊炳傑介紹稱:農行廣州南沙分行最終還是認定該企業具有貸款的資質,給這家企業綠色審批通道,提供了授信支持,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從業7年,楊炳傑經手無數上述這樣的案例。作為農行客戶經理,他現在主要負責小微、普惠方面的貸款業務,也經手了不少科技企業的貸款,對於如何做科技企業貸款業務頗有心得。
做實調研,除了比拼腳力,前期更是要大量「充電」。 楊炳傑花了大量心思去了解區域資源稟賦、對當地產業格局、行業發展動態、相關政府政策做出深刻了解。「做到這些,才能與客戶公司更深入交流,針對他們的發展階段給出可落地貸款、融資的建議。」楊炳傑稱。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東省持續推進科技強省建設,從供給端、需求端、服務端「三端」持續發力,不斷地推動相關政策措施落地落實。不過,仍有不少小微科創企業對相關政策信息理解滯後。
「我們銀行的一些產品,往往都是與國家政策相切合,政府也會相應的給予利息補貼政策。」楊炳傑解釋稱,由於有些企業對相關優惠政策並不了解,與我們存在一定信息差,二者之間對接成本較高。在此情況下,作為一線信貸人員,在對客戶進行線下走訪前,需要花時間、花心思去研究並了解清楚相關政策,以便更好地傳達給客戶,這是基本功。
在農行廣東分行,時代周報記者看到像楊炳傑、謝江東這樣做實科技金融的信貸員還有很多很多。在開展業務過程中,他們除了耐心傾聽企業需求,摸清企業情況,更是堅持「量體裁衣」、「一戶一策」,根據企業資金需求,綜合運用信貸產品、分階段分產品對接等方面切入,以持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多措並舉,全方位做實科技金融收穫亮眼「成績單」
作為支持廣東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力銀行,農行一直爭做科創金融的轉型發展先鋒。近年來,農行廣東分行把寫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擺在突出位置,全力支持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通過一系列創新措施和精準服務,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從資質評定上,農行廣東分行打破傳統信貸看重企業歷史財務及經營情況的業務邏輯,打造專屬信貸評價體系,從「股東力、融資力、產業力、企業力、創新力、穩定力」六個維度綜合評價企業實力,並匹配專屬授信審批許可權,提升信貸審批質效。
在產品上,農行廣東分行推出「科技e貸」「專精特新小巨人貸」「科創貸」等產品,多維度信貸產品矩陣,完善對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
為了更好發揮在科技金融發展中的「生力軍」和「催化劑」作用,農行廣東分行正聚焦打造全渠道生態鏈,擴大與證券、創投、擔保、園區等機構合作,構建科技金融生態圈,強化對科技型企業資源導入和全面服務。
去年11月,農行廣東分行發布廣州「金穗融科」科創金融品牌。今年4月16日,農行廣州分行路演中心掛牌,這也是農行系統內首個掛牌的路演中心,屬於構建科技金融生態的重要一環,讓「資金端」和「項目端」高效鏈接。
全方位做實科技金融,農行廣東分行也收穫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截至今年9月末,農行廣東分行科技型企業有貸戶達6553戶,比年初增加1388戶;科創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23億元,增速高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
科技引領未來,金融賦能創新。農行廣東分行將持續深耕科技金融,在機制、產品、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實踐,助力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為南粵大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積極貢獻農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