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一網見一城」:中國打造更具韌性城市生命線

2023年06月21日19:17:11 財經 1919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題:「一屏一網見一城」:中國打造更具韌性城市生命線

新華社記者

怎樣通過一塊屏幕看到整座城市?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城市建設博覽會上,不少參展者競相展出「一屏觀全城、一網管全城」的技術解決方案。

展場內的一處顯示屏上,一座城市內密如蛛網的地下管線,被紅、黃、藍三色的線條一一標記出來。點開任意一處,管徑、長度、年份等信息清晰列出。

「依照這些信息,我們可以對城中的每一處管網進行風險評估,並通過顏色標識出來。整座城市哪裡存在風險隱患,通過屏幕里的信息就可以一目了然。」參展商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講解員郭九江一邊介紹,一邊熟練地操作著系統。

據介紹,這套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在安徽16個省轄市及廣東佛山、四川成都、浙江紹興等多個城市落地應用,目前公司的城市生命線產品和服務已延伸至全國數十座城市。

中國城博會是反映城市建設成果的綜合性展會。本屆城博會,中外參展單位近百家,專業觀眾預計達3萬人次。「安全韌性宜居城市建設專題展」是本次展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今年5月,中國提出在深入推進試點和總結推廣可複製經驗基礎上,將全面啟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

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是指城市的燃氣、橋樑、供水、排水、供熱、綜合管廊等與城市功能和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基礎設施,就像人體的「神經」和「血管」,它們是城市安全運行的保障。

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的試點城市,合肥已經在137座橋樑和超過7000公里的城市管網上布置了8萬多套感測設備,能夠對2.5萬個城市高風險點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測。

「一屏一網見一城」:中國打造更具韌性城市生命線 - 天天要聞

2022年9月30日拍攝的合肥市宿松路(南二環—深圳路)快速化改造工程1標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感測設備每天能夠採集500多億條數據,這些數據都將傳入合肥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並且成為分析研判風險的依據。

據介紹,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自2017年投入運行以來,合肥市地下管網事故發生率下降約60%,風險排查效率提高約70%。

泵站綜合接入主機、可燃氣體智慧監測儀、室外防火栓監測儀……展會現場,郭九江給參觀者詳細介紹公司研發的各種智能監測終端設備。這些設備通過更為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大大提升對城市內澇、路面塌陷、供水泄漏、燃氣泄漏等安全風險的監測效率,有助於城市韌性的增強。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宗傳宏認為,新技術手段等的應用既反映中國城市治理技術的進步,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的思路。

在城博會的會場內,不少參展商都帶來了地下綜合管廊安全監測的解決方案;會場之外,中國多地正積極提速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市發展韌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王勝軍介紹,中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從2015年開始試點,到2022年6月底,279個城市、104個縣累計開工建設管廊項目1647個、長度5902公里,已形成廊體3997公里。

2022年7月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要求,推進水電氣熱信等地下管網建設,在新城新區和開發區推行地下綜合管廊模式,推動有條件城市路面電網和通信網架空線入廊入地。

在重慶高新區,長約10.5公里的科學大道一期綜合管廊主體工程近日完工。二期綜合管廊主體工程長約17公里,將於今年底完工。按照規劃,這個重慶中心城區最大規模的綜合管廊將長達60公里。

「一屏一網見一城」:中國打造更具韌性城市生命線 - 天天要聞

圖為2021年4月29日,工人在重慶科學大道一期工程地下綜合管廊工地施工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駕車行駛在科學大道上,道路常見的井蓋、電線杆幾乎完全沒了蹤跡。「奧秘」則在地下縱橫交錯的綜合管廊里——電力、通信、供水等各種市政管線都「安居」其中。

中鐵四局科學大道一期項目部機電工程師周順洋每天都會和同事一起,巡查管廊中的各種管線。「管廊內包括通風系統、防火系統、消防系統等8大安全生產體系,未來還將使用機器人自動巡檢。」他說。

據介紹,綜合管廊結構堅固,能夠在集約利用地下空間資源的同時,為入廊管線提供安全、穩定、高質的地下空間,保護管線免遭外界破壞,讓群眾享受全天候穩定的水、電、氣供應。

「推進綜合管廊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社會綜合效益顯著,是惠民生之舉。」重慶市城市管線綜合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劉進說。

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建設的快速進步,反映出中國城市統籌安全與發展的能力正不斷增強。

城博會上,郭九江感到充實而有收穫,「有不少企業、研究院所的人來找我們諮詢。」城市裡「看不見的守護」能得到如此多人的關注,讓他感到欣喜,「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與之相關的產業也將會不斷地壯大。」(記者:黃揚、徐欣濤、吳燕霞、陳尚營)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 天天要聞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反內卷」正在進行時,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發布的研報顯示,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釋放了重要政策信號,明確提出要發展「統一大市場」,並首次明確提及打擊企業間「過度激烈競爭」導致的價格下跌問題。據澎湃近日報道,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推進全國統...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 天天要聞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盤低開,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再度活躍,多元金融、房地產等板塊走強。港股同樣低開,恆指、恆科指也下跌,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齊跌,茶飲股反彈。債市方面,國債期貨上漲,商品方面,國內商品期貨回落。核心市場走勢:A股:截止發稿,滬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創業板指跌1.00%...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 天天要聞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AI算力對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長,在今年帶來AI PCB明顯供需缺口。隨著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續擴張,ASIC晶元的增長有望成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該行測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於80~103%區間,供需偏緊的狀態有望持續。各家PCB廠商的增量產值釋放情況將對其AI業務的增...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 天天要聞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外部重組擱淺,但東風自己內部加快了改革步伐。 7月1日,在宣布成立奕派汽車科技公司5天後,東風汽車披露了新公司首張成績單:6月交付26089輛,同比增長76.3%;1-6月累計交付11.0....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 天天要聞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今年4月,日產投資了中國汽車設計龍頭企業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一低調的動作在中國幾乎被人忽視,但被日本的權威媒體敏銳地捕捉到。7月5日,《日本經濟新聞》朝刊報道,日產汽車將於2026年開始從中國出口電動汽車,計划出口地是東南亞、中東和中南美洲地區。今年4月開始發售,且從造型、研發到零部件定點均由日產...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 天天要聞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一、港股已進入技術性牛市,now what…劃重點的重複講——今年不買港股先輸一半。做投資萬萬不能對「均值回歸」的力量一無所知,此乃投資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在我的職業生涯里,一次一次又一次,「均值回歸」宛如瓢潑而下的天幕,在風雲變色之間,降臨在你我的面前。均值回歸,讓我謙卑。許多人說:「我已經在港股炒了四年...
李嘉誠二兒子拿下第四家IPO,富衛集團登陸港交所開盤破發 - 天天要聞

李嘉誠二兒子拿下第四家IPO,富衛集團登陸港交所開盤破發

樂居財經 王敏 7月7日,富衛集團(HK:01828)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擔任聯席保薦人。其開盤跌0.53%,總市值480.44億港元。上市後,富衛集團成為李澤楷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富衛集團之外,李澤楷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和盈大地產。招股書顯示,富衛集團是一家泛亞洲人壽保險公司,採用以客為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