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從業者丨我們會被ChatGPT取代嗎?說「套話」的專家危險了,基金經理安全了

2023年02月07日23:38:09 財經 1658

近日,財通證券李躍博團隊在其公眾號發布了一篇由ChatGPT撰寫、Deepl翻譯的實驗性報告,名為《提高外在美,增強內在自信——醫療美容革命》,瞬時引發熱議。與ChatGPT合作撰寫該報告的分析師之一劉洋更是直接提到,ChatGPT肯定會替代人工,也將ChatGPT對於人類替代的爭議掀至高潮。

除了券商分析師,在人們的討論中,記者、程序員、律師等都是可能被ChatGPT取代的潛在對象。基於此,我們也與不同行業從業者聊了聊,試圖判斷,在他們眼裡,ChatGPT究竟是洪水猛獸還是得力助手。

對話從業者丨我們會被ChatGPT取代嗎?說「套話」的專家危險了,基金經理安全了 - 天天要聞

模型截圖

易方資本創辦人及投資總監王華:ChatGPT的處理能力,What≈How>Why

翻譯、總結等工作是自然語言處理(NLP)的強項,從我們的使用經歷中也能直觀感受到,ChatGPT對不同類型問題的處理成熟度是不同的,可以總結為對「是什麼」這類問題的回答成熟度約等於「怎樣做」,他們都優於對「為什麼」這類問題的回答,即What≈How>Why,在因果關係的推理中,尤其是從果推因方面,ChatGPT的弱點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用人腦做類比的話,ChatGPT的思維模式更像是右腦做主導,在邏輯性上欠缺,但在關聯性上表現出了很強的優勢。不過這種關聯性並不是一種因果的關聯,而是水平層面的關聯,有點類似於半導體中的GPU。相對來說,CPU更像是左腦,要把前因後果搞清楚的完美主義,而類似於右腦的GPU,其寬容度更廣,因此比較容易接受精準度不夠的東西,但關聯的範圍就會變得很大。整體來看,ChatGPT的相關性內容處理要比因果關係、歸納推理的處理更遊刃有餘。

易方資本分析員王逸研:替代分析員的概率比替代基金經理大很多

從賣方的角度講,一些類似於券商分析師的角色被替代的風險會大很多。如果你讓ChatGPT寫一篇關於半導體產業的研報,那麼它很快就會回應給你一個大致的框架,比如國內與國外的差距在哪、國內企業比較成功的案例是什麼、相關產業的政策等,這些與賣方分析師所寫的很多研報框架都是類似的。如果機構願意僱傭這些ChatGPT的模型,那麼這類崗位在未來很可能就會大幅減少。

但ChatGPT取代基金經理的概率可能就要小很多。基金經理需要更多的主觀判斷,需要融合不同類型的資訊作出決策,這些都是ChatGPT的弱點。而且基金經理的工作並不只是簡單的下單,更多時候需要積極地與不同的客戶溝通自己的投資思路,因此一些高凈值的投資者更傾向於投資的其實是基金經理本身,這也是基金經理更難被取代的原因所在。

某新聞媒體評論員:記者需要的不是以不變應萬變

ChatGPT作為更先進的語言模型,可以成為記者工作的一個輔助,但並不能代替記者這份工作。新聞事件總是瞬息萬變的,對於新聞真相的挖掘,對新聞當事人的具體採訪、對新聞價值的判斷,都需要記者充分發揮其自身潛質隨機應變,而不是以不變應萬變。

而在新聞評論或者說是觀點輸出上,ChatGPT就顯得有些保守有餘、創新不足了。一方面,它很難針對某一熱點事件提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觀點,另一方面,即便我們給了它一個主題,它也很難會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充分而詳實的論述,更何況有些時候,人工智慧對於文字的理解通常不會「拐彎」,比如它似乎很難理解什麼叫做「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瑞萊智慧高級產品經理張旭東:ChatGPT是「舉一千反一」,而人類是「舉一反三」

ChatGPT「能力」非常全面,基本各領域問題都能答上來。但這其實是「舉一千反一」的過程,有些像基於龐大的文本庫,凝練了多領域問題的很多數據做相互校驗,然後挑了一些基礎性的內容回答出來。

ChatGPT雖然比之前的模型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與人類舉一反三的能力還相差較遠,沒有辦法通過聚合人類的現有知識推導出一些新的知識,所以我們感覺ChatGPT更多還是在一些場景作為輔助工作去提效,這樣的演算法技術距離取代人類還過於遙遠。事實上我認為ChatGPT會更像自動駕駛領域的L2輔助駕駛需要人機協同,而不是像L5完全自動駕駛一樣取代我們的工作。

某智能家電企業軟體工程師:我知道它會回答什麼,也就覺得僅此而已

簡單試了試之後,我發現ChatGPT能回答的問題都是網上可以搜到答案的問題,我知道它會回答什麼,因此也就覺得僅此而已。當人們遇到一個新奇的東西時總是會升起很強的好奇心理,可當你熟悉他所有的能力後就會發現不過如此。

目前我們只是發現了它的優點,但這個優點具備的商業價值還在醞釀中,一方面是因為模型的能耗可能相當驚人,另一方面是因為缺點也同樣存在。比如有些問題可能也會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如果你不知道正確的答案很可能會被它「以假亂真」,整體來看就像是百科類型的工具,可以當做「字典」去使用。

至於是人類經驗的累計增長速度和科技進步的速度誰會更勝一籌,其實並不用考慮。機器的經驗是建立在人的經驗上的,人學會才能教機器訓練,目前人工智慧的本質還是統計學,除非有質的突破,否則結局只能是更接近於人,而不會超越人。

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孫志峰:衝擊最大的是諮詢類業務

法律被譽為數字時代下最後的手工產業之一。ChatGPT從目前能從大陸合法獲取的材料來看,確實對法律實務工作會造成較大的衝擊,具體分為幾個層面:

衝擊最大的是諮詢類業務,針對某項法律諮詢,ChatGPT可以毫不費力地生成結論和依據,也可以生成普適性的初步法律文書,彌補了律師在記憶容量、學習廣度和回復效率等方面的不足。雖然律師經驗仍然無法被人工智慧完全替換或獲取,但人工智慧的採集和整理信息確實可以解決相當部分的諮詢需求。

不過,法律從業者的職能不會被人工智慧完全取代,特別是訴訟、需要經驗積累才能完成的非訴項目、與商業高度融合的法律合規及風險防控,而律師在經驗、專業、溝通及判斷能力上要遠強於人工智慧,其觀點也更易於被同是人類的裁判者或審查機構工作人員所接受。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傳統房地產行業研究員挑戰很大

ChatGPT對於傳統房地產行業研究的從業者具有很大的挑戰。通常我們在做政策分析的時候,都會在結尾談到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如果ChatGPT能夠準確地識別出關鍵詞並進行判斷,比如出現限購知道是收緊,出現限購取消能夠識別放鬆的話,那麼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分析師的角色。

而房地產專家在評論市場的時候,接收到的信息越多,對於問題的判斷就會越全面,這一點與ChatGPT的邏輯是類似的,但ChatGPT所能接收到的信息量已經完全超出正常人的水平。不過如果房地產行業波動的情況較強,那麼人工智慧的掌握能力就會相對較弱,因為人工智慧要基於非常穩定的數據才能夠進行信息的分析,從這一點上看,人工智慧也要得到國家以及產業經濟層面的重視。

但思考人工智慧的作用,並不一定要從替代的角度出發。反過來講,人工智慧也能夠在信息匯總方面減少人們的精力支出,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總結出行業的規律,雖然有挑戰,但應該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工智慧的發展。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人與人的溝通中,創造性的情感溝通很重要

在學術領域,ChatGPT可能替代一些類似於資料整合、分析、回答學生問題的簡單工作,像是助教一樣的角色,對學生而言也可能幫助學生完成一些比較簡單的論文習作等。

但這其實是一個與考核難度、論文命題人以及審閱人經驗相關的問題。命題人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就要有側重,盡量避免一些簡單的問題。而學生如果想要提交一些具有深度的論文,還是要有更深的創造性在裡面的,這正是ChatGPT無法勝任的部分。

事實上,對教師這個行業而言,如果想要更深入地教學,比如針對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更細緻的解答,則是真人所更擅長的內容。人工智慧可以更加精準高效地回答問題,但從目前的發展程度來說,個性化的方面還面臨著很大的不足。而且,人與人的溝通中,創造性的情感溝通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從這些情況來看,ChatGPT都無法完全替代教師這個行業。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NAS慎用指南:RAID0+無備份+不備電,翻車別怪我沒提前勸 - 天天要聞

NAS慎用指南:RAID0+無備份+不備電,翻車別怪我沒提前勸

大學同學某君,喜看美女高清視頻,存於雲盤每日觀瞻,豈料平台開展綠色行動,平日珍藏悉數被嗶,後在馬首富家直購大容量硬碟,盤內裝滿學習資料,繼續夜夜歡樂。前年同學小聚笑談此事,老哥表示已經搞定NAS私有雲服務,不但實現多設備數據互通,而且居家、遠程都能獨享快樂後花
Deep seek分析:未來3年內,普通家庭貶值最快的7項資產 - 天天要聞

Deep seek分析:未來3年內,普通家庭貶值最快的7項資產

近些年,很多人在買了某些東西之後,剛開始心裡美滋滋的。但沒過幾年,這些商品卻成為了「賠錢貨」。最明顯的就是房子、車子。於是,有人問Deep Seek:未來三年,普通家庭最容易貶值的東西有哪些?而Deep Seek給出的答案,除了房子和車子之外,還有手機、小眾收
智慧玩梗 · 網路安全警鐘長鳴 - 天天要聞

智慧玩梗 · 網路安全警鐘長鳴

網警蜀黍在此提醒大家,在「整蠱」「搞怪」的同時,在網路安全這件事上,也別忘了保持警惕。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在網路世界中保護自己的建議。時刻記住:網路安全,不容玩笑!
OPPO「開卷」,影像旗艦淪為千元機,Reno12 Pro開始收尾了 - 天天要聞

OPPO「開卷」,影像旗艦淪為千元機,Reno12 Pro開始收尾了

以前,攝影是一項門檻較高的愛好。那時候,手機拍照效果十分有限,功能機的拍照質量差得讓人無法忍受,所以出門旅遊時,很多人要麼選擇攜帶專業的單反相機,要麼乾脆找當地的攝影師幫忙拍攝。但是現在,隨著智能手機攝影技術的飛速發展,攝影已不再是只有專業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
蘋果給Windows筆記本重力一擊,24GB+512GB+M4晶元,突降到7199元 - 天天要聞

蘋果給Windows筆記本重力一擊,24GB+512GB+M4晶元,突降到7199元

在如今的筆記本市場,各大品牌都在爭奪用戶的注意力,競爭異常激烈。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了性價比非常高的產品,就連蘋果也在這場競爭中加大了力度。特別是2024款的MacBook Air,以其強大的性能和合理的價格,成為了許多用戶的首選。相比於以往的Mac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