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非農數據讓全球投資者匪夷所思,驚掉下巴,非農就業人數上修至51.7萬,失業率再次超預期下降至3.4%。
3.4%的失業率是自1953年後以來最低的失業率,這次非農數據的公布後立馬消弱了聯儲2023年降息的預期。美元指數/t10y(美債收益率),表現首當其衝,金銀上演大跳水。
另外再加上薪資同比環比的不及預期,市場炒作聯儲2023年降息的樂觀預期消散了不少。
目前很難相信勞動力成本壓力會隨著職位空缺而很快消退。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之間的比率今天仍保持在 2 倍左右,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工資增長可能會居高不下,任然存在結構性通脹驅動因素。
昨晚,追多金銀的人被徹底埋掉了,這個情形我也等了好久,2023年在金融市場投資的邏輯已經變天了,如果再按照三四十年前的投資邏輯和理念以及路徑依賴,可能未來的投資之路會舉步維艱。
從2022年開始,全球資本/金融市場的邏輯可能真的變天了。互聯網信息革命的紅利已經結束了,現在都是存量博弈,未來在沒有新的科技革命出現之前,競爭只會更加殘酷。
做風投的已經不快活了,互聯網企業融資更是難了,近三四十年由於全球化分工協作,廉價的商品充斥著全世界,通脹壓根不是問題。
所以只要經濟出現問題,央行就是降息,貨幣、財政都開始發力,2022年以後這個邏輯可能得變了。
由於長期的路徑依賴,思維慣性,我們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一個複雜多變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再次來臨。
沒有什麼會一直正確不變,或許只是時間沒有到,如果時間拉的足夠長,放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長河中,我們實在太渺小了。
同時,疫情給居民帶來的心理,身體上的創傷,絕不是短時間可以修復的。所以接下來的經濟復甦,很可能是強預期,弱現實。
通脹能否一路通暢的回到fed的2%的目標,還得打個問號?限制性利率能維持多久?經濟能否承受得住。
2023的宏觀主題或許將在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和經濟衰退被證實確認之間來回遊走。
好久沒有直播了,明天來搞一場,大家可以預約下,以免像之前一樣,一些同學錯過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