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卸任CEO 季琦退居「幕後」還是另有計劃?華住將何去何從

2021年09月17日23:26:03 財經 1672
第三次卸任CEO 季琦退居「幕後」還是另有計劃?華住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就在華住集團二次赴港上市之後,準備在國內加速擴張之時,有著「創業教父」之稱的華住集團創始人兼CEO季琦卻選擇了再次卸任CEO,而這也是季琦第三次卸任CEO。縱觀華住發展歷史發現,從季琦每一次出任CEO到卸任CEO,華住都經歷著不同階段的調整,而這一次華住有著什麼樣的變局?到底華住未來將走出一條什麼樣的路,不禁引發業內關注。

「創業教父」卸任CEO

9月16日晚,一則「季琦卸任CEO」的消息突然出現旅遊圈裡。

對此,華住集團方面表示,季琦因個人原因,將於2021年10月1日起卸任華住集團首席執行官的職位。卸任後,季琦仍將留任公司董事會董事長職務,未來將專註於公司長期戰略的制定,以及業務創新的探索。

與此同時,華住還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變動。華住集團方面還宣布,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自2021年10月1日起,任命金輝擔任華住集團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華住集團的日常經營和管理;任命劉欣欣為華住集團總裁,與金輝一起組成華住集團新的管理層。

公開資料顯示,金輝於2005年加入華住集團,先後出任華住集團開發部主管、副總裁、執行副總裁及總裁。而劉欣欣則於2012年加入華住集團,先後出任華住集團首席信息官及首席數字官。同時,劉欣欣還是華住集團旗下盟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對於此項人事調整,季琦表示:「華住集團將形成以金輝和劉欣欣為核心的管理團隊,充分發揮集體智慧,推進集團戰略的落地。期待未來他們帶領團隊群策群力,以嶄新的面貌邁向新的征程。」

突如其來的人事變動,不禁也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華住是否會改變以往的發展策略?對此,華住集團方面則表示,今年以來,華住集團實現了經營業績的穩定復甦。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第二季度,華住集團酒店營業額同比增長97.8%至人民幣131億元,凈收入同比增長83.7%至人民幣36億元。未來,華住將繼續貫徹戰略,進一步滲透低線城市、加速開拓中高端市場、進行組織升級和人才引進,以保持長期穩定的增長。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季琦此番卸任CEO,更像是退居幕後的一種掌控,畢竟季琦還擔任華住集團董事長職務,而華住在前面的執行者變成了金輝,相信在整體策略上並不會有太大改變。

三次進退的背後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季琦第一次卸任華住CEO一職,前兩次卸任CEO,華住也都經歷了兩次戰略上的調整,而這似乎已經成為華住的「習慣」,而這一次季琦的卸任,對於華住又意味著什麼呢?

據了解,季琦於2005年創立華住,第一次擔任華住CEO一直到2009年8月。在經濟型酒店品牌的紅利的帶動下,漢庭確實迎來了高速發展,就在漢庭酒店集團赴納斯達克上市前夕,季琦也第一次選擇卸任CEO,當時由張拓接棒。之後,漢庭延續了季琦此前的風格,並在2010年上市,迎來了高光時刻。而就在同一年,漢庭·全季也正式升級為中檔酒店品牌全季酒店。

不過,「閑暇」的時光是短暫的,2011年,隨著漢庭凈利潤下降,市值的下跌,以及面對如家、7天等對手的「圍剿」,退居幕後的季琦不得不重新出任CEO,執掌大旗。在2012年1月-2015年5月期間,季琦再次擔任華住CEO。當時,季琦出任CEO後迅速梳理品牌戰線,建立禧玥、全季、星程、漢庭、海友等品牌矩陣,並覆蓋自100元至1000元的價格區間。同時,華住還將旗下經濟型酒店重心逐步調整轉向中檔酒店,甚至押注「全季」和併購而來的「星程」這兩大中檔酒店品牌,還成立了全季獨立品牌事業部。在這些業務逐步步入正軌後,季琦再次選擇卸任CEO,並由海外背景出身的張敏出任華住集團新的CEO。

在張敏上任後,華住集團更多是在加速擴張以及開啟國際化戰略。當時,由於全球經濟增速的放緩,華住也面臨一定的業績增長的壓力,此後在2019年年底,張敏卸任,季琦又一次回到了闊別已久的CEO之位。

好巧不巧,在季琦剛剛回歸CEO不久,整個市場便經歷了疫情「黑天鵝」,各家酒店集團也都面臨巨大衝擊,而華住集團也不得不調整戰略,將重心重新聚焦到國內市場。2020年11月,在北京舉辦的第四站「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暨2020華住世界大會」上,華住集團也提出「重倉」中國市場的口號。「季琦的第三次出山,更像是在臨危出來主持大局,而將業務帶入正軌後,再選擇退居『二線』」。一位接近華住的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選擇曾開拓並見證了華住從第1家店到7000多家店版圖擴張的金輝接任CEO,其角色更像是對季琦提出的「萬家燈火」和「重倉中國」的一種延續,因為金輝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華住中國CEO。而命曾出任首席信息官及首席數字官的劉欣欣為華住集團總裁,這也說明,華住集團也將要在數字化發展上面多花費一些心思。

市場競爭猶存

雖然華住集團已經接近「萬家燈火」的目標,並完成了赴港二次上市。可即便如此,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擁擠的賽道,華住依然面臨不少挑戰。

「金輝上任華住集團CEO後肯定更多的還是在擴張方面下功夫,而華住接下來如何鞏固經濟型酒店漢庭、如何加速發展中高端酒店,並推進高端品牌在中國落地,也是接下來的重要任務。」業內人士指出。

在經濟型酒店方面,華住旗下的漢庭不僅面臨錦江、7天、如家等老品牌的競爭,同時也面臨諸如尚美集團旗下酒店的分羹。此外,在中高端酒店方面,幾家大型連鎖酒店集團更是在多品牌發展上打得難解難分。

在高端酒店方面,華住還面臨將海外收購的德意志酒店集團(DH酒店集團)旗下的高端酒店品牌施柏閣以及其旗下原有品牌花間堂等品牌進一步落地,並擴大市場份額的考題。顯然,在疫情變化,市場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華住想要擴張,提高收益,最終提升市值也並未易事。

華美顧問集團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認為,當前酒店集團的較量是核心競爭力的較量,而首屈一指的是訂房系統的較量,這一點看,華住還是有優勢的,不過,能否保持以及未來華住如何加速下沉市場,發展高端品牌,仍是需要下大力氣思考的。而這一切,也都充滿變數。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吳其芸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善擇ESG風險跟蹤第91期|126家公司暴露ESG風險,安克創新全球召回186萬台充電寶 - 天天要聞

善擇ESG風險跟蹤第91期|126家公司暴露ESG風險,安克創新全球召回186萬台充電寶

2025年6月第4周,126家上市公司曝光風險事件145起,風險指數72.70,其中治理風險佔47.1%,環境風險佔26.1%,社會風險佔26.8%。建投能源、晨鳴紙業、安克創新、萬里股份、東寶生物、大眾交通、澄星股份、萬年青、中國能建、唯品會ESG風險級別達到II級。建投能源旗下公司因環境違法被重罰、安克創新全球召回186萬台充電寶等重...
清水河口岸前5個月進出口額突破18億元 同比增長61.6% - 天天要聞

清水河口岸前5個月進出口額突破18億元 同比增長61.6%

【來源:耿馬融媒】據海關統計,2025年前5個月,孟定清水河口岸(含芒卡通道)進出口總值達18.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61.6%。其中,進口5.8億元,增長89.6%;出口12.5億元,增長51.3%,貿易規模超過去年全年總額2.8個百
澳元突然暴漲, 創8個月新高! 原因令人意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澳元突然暴漲, 創8個月新高! 原因令人意想不到

//前言//突發!澳元兌美元匯率暴漲,創八個月新高!背後原因曝光,竟非本地經濟推動…#01:澳元暴漲創8個月新高!在澳洲2025財年收官之際,澳元兌美元匯率飆升,強勢衝上0.658,創下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美元暴跌,創下自1
福州1.3億保交樓資金被秒劃,背後是16省175縣之痛 - 天天要聞

福州1.3億保交樓資金被秒劃,背後是16省175縣之痛

6月24日,福州市住建局發布了一個公告。 大概意思是,住建局收到了中央給到1.3億保交樓專款,然後通過銀行打給了相關房地產公司(已經失信,賬戶被法院凍結),讓他們抓緊時間蓋房子,早點給業主....
上半年銷售額破117億元!胖東來不擴張反而關店? - 天天要聞

上半年銷售額破117億元!胖東來不擴張反而關店?

在傳統商超行業不斷承壓的當下,胖東來又交出了一份令人驚嘆的成績單!根據胖東來官網披露的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胖東來商貿集團2025年合計銷售額超過117億元,其中6月單月合計銷售額約16.8億元;前半年各業態銷售中,銷售額最高的為超市業態,約63.5億元;各門店銷售中,銷售額最高的為時代廣場店,單店業績約為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