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媽媽對刷qq的孩子說,剩47天就高考了,好友動態里又不聊考題,有什麼意義?孩子說,有意思呀。
談到報考高校的「強基計劃」,有同學認為長年鑽研基礎學科「沒什麼意思」,也有同學認為這「很有意義」。
有人說,「有意義」關注的是結果,「有意思」關注的是過程。也有人說,「有意思」講究外在的形式,「有意義」注重實際的內涵。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請結合自身實際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准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詳解】這是一則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呈現了多組關於「有意義」與「有意思」的討論場景。媽媽眼中臨近高考刷qq無意義,孩子卻覺有意思,這反映出不同視角對同一事物的價值判斷差異。「強基計劃」被部分同學認為沒意思,另一些同學則看到其意義,凸顯個體對事物意義感知的主觀性。由此可引出二者在過程與結果、外在形式與實際內涵方面的差異探討。「有意義」與「有意思」是目的與手段、本質與表象的關係。它們相互交織,「有意義」的事物往往能在深入探究中發現「有意思」之處,而「有意思」的體驗可能導向「有意義」的收穫。二者並非非此即彼,例如青少年的成長之路,不能只埋頭於「有意義」的學習目標而忽略了途中「有意思」的風景,也不能僅追求「有意思」的娛樂而迷失「有意義」的方向。可進一步結合青少年現實分析,在學業壓力下,很多青少年覺得刷習題、背課文是為了高考這一「有意義」之事,但過程可能枯燥。然而若能換個視角,把攻克難題當作一場挑戰,把知識積累視為自我提升的有趣旅程,就能體會到其中「有意思」的內涵。在新時代,信息多元,各種新興事物如短視頻、網路社交等對青少年充滿吸引力,看似「有意思」,但其中也蘊含著拓展視野、了解社會等「有意義」的價值,青少年需要在其中甄別與平衡。
寫作時,開篇可以通過自身實際生活中的常見場景引出「有意義」與「有意思」的話題,引發讀者思考二者關係。接著深入剖析二者內涵,闡述「有意義」通常關聯著目標、價值實現,是一種深層次的精神追求;「有意思」側重於帶來樂趣、新奇體驗,是外在的感官或心理觸動。然後以辯證思維論述二者相互轉化與依存的關係,如舉例說明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活動,起初可能是被其「有意思」的實驗現象吸引,而後在深入鑽研中發現對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的「有意義」之處。進一步結合青少年在新時代面臨的學業、社交、興趣培養等方面的現實情況,論述如何在這些場景中正確認識和處理二者關係。例如在學業規劃中,既不能因高考等「有意義」目標而放棄興趣愛好帶來的「有意思」體驗,也不能因沉迷娛樂的「有意思」而荒廢學業的「有意義」。可以列舉正面事例,如一些青少年在課餘通過製作科普短視頻,既傳播知識(有意義)又享受創作與分享的樂趣(有意思);也可列舉反面事例,如過度沉迷網路遊戲導致學業荒廢等。最後總結強調青少年在新時代應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在追求「有意義」的長遠目標中發現「有意思」的生活點滴,讓二者協同助力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
【立意】
1.於「有意思」的日常中,品悟「有意義」的成長真諦。
2.生活之美在「有意思」,生命之重在「有意義」。
3.讓「有意思」的探索成就「有意義」的人生追求。
4.從「有意思」的經歷挖掘「有意義」的價值深度。
【範文】
以意趣為帆,濟意義之海
高考前夕,母親眼中刷qq無意義,孩子卻樂在其中;「強基計劃」於部分同學索然無味,於他人則意義非凡。可見,「有意思」與「有意義」並非涇渭分明,新時代青年當以意趣為帆,濟意義之海。
「有意思」乃「有意義」之舟楫。當個體被事物的趣味吸引,便會投入更多精力與熱情,從而在探索中不經意間觸碰到更深層次的意義。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卻能在貶謫生涯中發現生活之趣。於黃州,他賞黃州之景,制東坡美食,吟「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其詩詞創作於生活意趣中升華,成就文學意義之高峰。徐霞客遍歷山川,探幽尋秘,「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在遊歷的趣味中著成《徐霞客遊記》,為地理研究做出貢獻。袁隆平喜好田間探索,以雜交水稻研究為樂,「喜看稻菽千重浪」,終實現「把飯碗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的偉大意義。此皆表明,於事物中感知意趣,方能深入挖掘其意義。
「有意義」為「有意思」之指引。懷揣偉大意義的目標,能讓人在前行途中,將艱難困苦化作趣味的基石,以苦為樂,在奮鬥中感知樂趣的真諦。馬克思心懷解放全人類之偉大意義,在艱苦的理論研究與革命實踐中,仍能體會到思想碰撞與社會變革帶來的樂趣,終成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周恩來總理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志,在為國家和人民奉獻的歷程里,領略外交風雲與國家建設之趣。南仁東心向蒼穹,為了天眼工程這一偉大意義,在選址、建設過程中不畏艱難,從一磚一瓦中感受科技探索的魅力。他們因心懷宏大意義,故能在逐夢途中發現別樣意趣,使前行之路熠熠生輝。
「有意思」與「有意義」需兼收並蓄。二者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融合之際,方能綻放出璀璨絢麗的人生光彩。張衡醉心於天文地理的奇妙意趣,亦深知其對人類認識自然的重要意義,遂制渾天儀、地動儀,「精思傅會,十年乃成」。達·芬奇在繪畫藝術的趣味追求中,融入解剖學、機械學等多學科意義,創作出震撼世人的藝術瑰寶。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科研之路上,既領略傳統中醫藥的神奇意趣,又實現拯救萬千生命的偉大意義。新時代青年,亦應在生活與學習中,找尋二者平衡,讓人生之旅充實而輝煌。
身處新時代,青年當融「有意思」與「有意義」於一體。以意趣為羽翼,以意義為方向,翱翔於廣闊天地間,書寫精彩華章,共鑄時代輝煌!
——持續更新 敬請關注——
跟著老梁跑,作文寫得好。
作文聽老梁,高考一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