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對學習的態度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因為有學習動力以及目標,所以在學習中就會非常努力,而有的孩子不懂得學習的意義,所以對待學習的態度就會非常敷衍散漫,無論父母怎麼教育,他們還是學不進去。那麼,孩子就是學不進去怎麼辦?
孩子就是學不進去怎麼辦?小編整理以下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調整學習順序
很多時候孩子說看不進書、學不下去了,大抵都是因為他要學的東西被潛意識判定了不夠重要,不著急,太簡單沒壓力,太難了根本搞不定,讓他覺得放一放也沒關係。累計到最後什麼也幹不了,因此對於學習,學不進去的孩子可以將這些分成四類重要的,不重要的,緊急的,不太急的,優先搞定那些又急又重要的,然後逐個擊破。
2、降低學習內容的難度,循序漸進
其實,學霸也會有學不進去的時候。所學的內容太難,超過自身的能力過多,難以理解,自然就學不進去。對於這種情況,首先,我們應該選擇適合孩子自身水平段位的學習內容,合理安排學習的計劃。先從簡單的開始,積累一些成就感,循序漸進地去提升難度。而不要上來就是一本厚厚的,枯燥深奧的專業著作。其次,要懂得拆分學習任務,減少每次學習的難度。比如,太難的內容就要注意減少每次學習的時間長度。
3、鼓勵機制
適當的給予鼓勵,不但可以增添孩子學習的自信心,還能幫助他們迅速認清現實,更加專註的學習。試想,如果在孩子做錯題或犯錯誤時,我們只是教育和管教,那麼孩子一定會先天性的反抗;反過來,如果我們給他們鼓勵,他們或許會重新找到信心,攻克錯題難題,提升學習成績!
4、父母營造合適的學習環境
父母需要營造一個有利於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注意習慣,周圍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慣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儘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
5、幫助孩子儘早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成績問題,在於學習習慣,而不是天賦。我們要在孩子幼小時,就注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比如,制定學習計劃、課前重視預習、課堂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獨立完成作業,認真對待考試等。以前我家孩子學習也遇到了這些問題,我一開始也是真沒辦法,直到朋友介紹,在途途課堂做了學習規劃,學習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思維和學習態度都有了360度大轉變,學習成績提升上來了,他也有成就感,我挺欣慰的!
6、體會孩子的內心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我們不妨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他們需要我們做些什麼。有時孩子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失去信心,害怕學習,學不進去,我們可以用愛去告訴孩子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切忌不要在家裡營造嚴厲的氣氛,因為越嚴厲,越不適宜大鬧思考,如果大腦處於恐懼和驚慌之中,就不可能出現積極思考的狀態。
孩子就是學不進去怎麼辦?家長還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提升他們的專註力,讓他們一次只做一件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