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寶馬昨天發布的純電動 SUV iX 之前,我強烈建議你看一下寶馬給這台車拍的紀錄片。
實際上,這是一個套用紀錄片外殼的「宣傳片」,為的是在新車正式發布之前帶我們了解它的幕後故事。推薦的理由很簡單:這絕對是最近兩年我看過的最好的車企新車宣傳片,沒有之一。
整個紀錄片一共 6 段,加起來半小時左右。在這個片子里,沒有以往車企宣傳片那種高談闊論強行灌輸價值觀的調調,主旋律變成了插科打諢式的自嘲。整個片子在拍攝手法、剪輯、節奏、音效等方面都堪稱高水準,比如,採訪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時,用的是手持拍攝,鏡頭十分搖晃,配合「我們不想再聽他叭叭叭叭,只想看看真車」的畫外音。
上幾個截圖你們感受一下畫風:
在車企出品的片子里,很少看到這麼離經叛道的操作,更難以想像這是一個來自德國的百年品牌的視頻。片子里有一句話說的好:「在德國,我們喜歡被認為井井有條和絕對守時,但不喜歡別人對德國幽默感的固有印象。」
寶馬很努力地想通過這個紀錄片改變人們對德國車企、對電動車的固有印象。雖然片子里一些很冷很可愛的德式幽默看起來是刻意為之,但我就想問問,國內哪個車企領導敢拍板做這樣的東西?
好了,冷靜一下,我們來看看產品。
這台純電動 iX,就是兩年前發布的 Vision iNEXT 概念車的量產版。
當時那台概念車的外觀內飾設計充滿了爭議,如今的量產版同樣如此。似乎寶馬最近的幾台新車全都是這種風評,轉型,從外觀開始。
但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不管是前一陣的 M3/M4,還是現在的 iX,甚至幾年前的 i3 和 i8,這些車都對寶馬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他們的量產版,幾乎都最大程度保留了概念車的設計。
從這個角度來看,iX 是有 i3/i8 遺風的。它的外形足夠科幻和未來嗎?在寶馬的產品陣營里,應該算是,但站在 2020 年末這個時間點上,我們對電動車的造型設計有了相比幾年前更多的期待和暢想,iX 顯然無法滿足我們越來越濃烈的好奇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輛近似 X5 級別的中大型 SUV,iX 的風阻係數只有 0.25Cd,這是什麼水平?賓士的轎跑 CLA 也不過 0.23Cd,蔚來的轎跑 SUV EC6 是 0.26Cd。更低的風阻係數,直接影響了續航(尤其是高速續航)表現。
很難想像這是一台看起來方方正正的 SUV 能做出的風阻成績。
iX 的前中網裡集成了雷達攝像頭等各種感測器,車頭的藍天白雲 logo 可以按壓打開,這實際是一個玻璃水加註口……
但代表新能源的藍色裝飾條確實有點兒俗了,所以,我反而覺得官圖裡的紅色塗裝更好看一些(或許紅色的外觀樣式是一個類似 M 套裝的版本)。
iX 內飾相比起外觀給人的驚喜更大。雖然和概念版內飾差異很大,但概念車上的家居風格卻貫徹了下來。
BMW Vision iNEXT 概念車:
iX 量產版:
從內飾官圖上可以看到一些細節,比如:
雙聯曲面大屏,和中控台的連接方式比較有新意,有一種電視支腿的感覺。
內飾材質,大面積的疑似 Alcantara 材質。
中控區域 iDrive 按鍵被隱藏在了木飾板里,同時疑似水晶材質的 iDrive 旋鈕極為精緻。
方向盤的造型一言難盡,也不是方,也不是圓。寶馬說,這個六邊形方向盤靈感來源於寶馬賽車。
而整體的拼色設計,靈感顯然是來源於 iNEXT 概念車。
(BMW Vision iNEXT 概念車)
作為一輛量產車,iX 的內飾我是愛的。它呈現了寶馬對未來車內座艙形態的思考,同時沒有放棄用材質、工藝去營造豪華感。
在「電動」的層面,iX 做得怎麼樣呢?答案是,加速性能沒有驚喜,但續航能打。總功率 370kW 的雙電機系統能帶來不到 5 秒的百公里加速,這個加速放在高性能電動車上並不稀奇(蔚來 ES8 雙電機 400kW 百公里 4.9 秒),但寶馬宣稱 iX 的 WLTP 續航達到 600 公里。換算成 NEDC 工況,達到 700km 標稱續航問題不大。作為一輛中大型 SUV,這個續航成績已經沒什麼可挑剔的了。iX 的電池組容量據說至少有 100kWh,百公里電耗低於 21kWh,最大充電功率能達到 200kW。和 iX3、i4 一樣,它採用的也是寶馬第五代 eDrive 電驅系統。
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更多技術細節現在不得而知,但我相信隨著明年量產節點的臨近,iX 的細節會被逐步揭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台車將會搭載 Mobileye EyeQ5 自動駕駛晶元。
怎麼評價這台車呢?簡單來說,有驚喜,但又沒有「未來」得那麼徹底。考慮到級別和尺寸,這台車明年上市後的價格一定不低。這是德國豪華品牌在高端電動車市場的又一次發力,也是寶馬集團在電動化、數字化轉型上的重要標誌,它對寶馬的意義,或許不亞於當初的 i3 和 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