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自打進入到市場之後,其以10萬級、2000km綜合續航的組合確實是讓它迅速成為了同級暢銷車之一。不過,秦L畢竟是一台有油有電的B級車,它是不是真的那麼省?或者說養起來會不會有經濟壓力?月薪5000能否養得起?接下來,我們以一台指導價為9.98萬元的2025款智駕版 DM-i 80KM領先型為例,按照每年2萬公里的行駛里程,計算車輛前三年的平均用車成本。而在計算車輛綜合成本之前,我們還是先從主要的設計、配置以及核心硬體入手,看看這台車的綜合車況:
外觀方面,秦L有比較運動化的風格,它下置的大尺寸進氣格柵讓視覺重心比較靠下,引擎蓋上的線條與大燈的橫向貫穿裝飾,也能增加車輛的視覺寬度。而4830/1900/1495mm的長寬高配合2790mm軸距會顯得較為修長,尾部的貫穿式尾燈則會起到與前臉相同的效果。
外部配置,秦L標配了LED自適應遠近光燈與自動頭燈,車身則有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前排無鑰匙進入以及NFC智能鑰匙,而車輛的電動後視鏡也帶有加熱功能。
內飾方面,秦L採用T型中控布局,實現了以12.8英寸觸控屏為中心的環繞裝飾,兩端出風口嵌入到了烤漆裝飾面板下,而中央扶手箱前端則帶有電子換擋擋把,並提供了多功能物理控制台與手機面板。方向盤採用了三輻式物理控制設計,而車門/車窗控制也採用了比較順手的傾斜面板,整體以易操作為主。
內部配置,雙液晶屏搭載了DiLink 100智能座艙,能完成雙區連續智能語音對話、手機APP遠程車控以及車載生態應用拓展,並有5G網路+車聯網支持;而DiLink 100「天神之眼C」智駕系統,則能完成遙控泊車、高速NOA等高階操作,並支持540度全景影像。此外,車輛提供了全手動調節的仿皮座椅、帶後出風口的自動空調等,但車身並未提供天窗。
機械硬體,秦L搭載了第五代DM技術,採用1.5L專用發動機+EHS120電混系統,可幫助車輛在7.9秒內破百,配合10.08kWh電池組,可實現80km的CLTC純電續航、百公里耗電量為11.1kWh/100km,並把NEDC饋電油耗控制在了2.9L/100km。底盤中,車輛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組合,整體調校中更強調舒適性。緊接著,我們就來計算秦L的養車成本:
保險成本:4890元/年
秦L的主要保險成本包含車船稅、交強險以及基本商業保險,其中,交強險為950元/年且免車船稅,而包含有100萬第三者責任險、5萬車上人員責任險(含司機+乘客)以及車輛損失險的商業保險約為4483元/年,我們按照首年不出險、次年保費遞減10%計入交強險與商業保險,計算可得秦L前三年綜合保險成本約為14669元、平均約為4890元/年。
保養成本:1440元/年
秦L的主要保養成本包含常規檢查、三電檢查、大小保養以及5000km免費首保,其中,包含了機油/機油濾芯更換的常規小保養周期為10000km、空調濾芯/制動液保養周期為20000km、燃油濾芯保養周期為30000km、空氣濾芯/火花塞保養周期為40000km、防凍液保養周期為50000km,可得秦L前三年綜合保養成本約為4320元、平均約為1440元/年。
燃油成本:3126元/年
秦L的主要能耗成本包含燃油成本、用電成本,其中,秦L的發動機需加註92汽油,目前92號汽油全國平均價格約為7.58元/L,我們採用50%時段為饋電直驅、按照饋電油耗上浮10%計入實際油耗量,即3.19L/100km,可得單年燃油成本約為2418元;秦L的電池組支持直流電快充與交流電慢充,目前全國居民用電平均電價約為0.58元/kWh,我們採用50%時段為純電驅、按照百公里耗電量上浮10%計入實際耗電量,即12.21kWh/100km,可得單年用電成本約為708元,綜合燃油與用電成本可得秦L能耗成本約為3126元/年。
寫在最後
綜上計算可得,一台指導價為9.98萬元的2025款智駕版 DM-i 80KM領先型一年的綜合用車成本約為9456元、平均為788元/月,顯而易見的是,即便是放在B級插混家轎市場中,秦L的綜合養車成本都算是比較低的,考慮到我們納入計算的保險、里程以及能耗分布等標準都比較高,家庭實際用車成本還有望進一步下探,月薪5000依舊養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