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千手千眼觀音,你會想起什麼?
對於我來說,會想到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邰麗華等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當時的我還在上高中,對佛教的教義還不甚了解,但是依然被千手觀音的氣勢所折服。
後來,讀的書多了,才知道,千手觀音原來是密宗所尊崇的神。
千手千眼觀音又叫「千眼千臂觀音」。據密宗經典《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稱,觀音菩薩在過去「無量億劫」,聽千光王靜住如來說「大悲,心陀羅尼」,即發誓要「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於是身上長出了千手千眼。千手表示遍護眾生,千眼則表示遍觀世間。
千手千眼菩薩的形象,主要有四十二手眼和千手千眼兩種。
四十二手眼,除中央兩隻手合掌外,左右各有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這四十手眼各配上「二十五有」,正好千手千眼。這是用了形象化的誇張手法顯示觀音慈悲的無比廣大。
這裡有一個概念「二十五有」,給大家解釋一下。「有」是梵文Bhava的意譯,意思是「存在」,所謂的「二十五有」,指的是三界中二十五種有情存在環境。包括:
(1)欲界十四「有」。
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
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貨州、北俱蘆洲。
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2)色界七「有」。
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大梵天、凈居天、無相天。
(3)無色界四「有」。
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另有一種千手觀音實有千手千眼,其典型造像為:面有三眼,臂有千手,於千手掌各有一眼,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筴,一手執寶印,一手把錫杖,一手拿寶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花,一手把羂索,一手把楊枝,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澡灌,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押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手中各執種種器仗等印。
我國最大的木雕千手觀音是承德外八廟大佛寺的大乘之閣千手千眼觀音造像。觀音立於蓮花寶座之上,頭梳髮結,身披袈裟,戴佛冠,赤雙足。共四十二隻手,胸部的兩手合十,其餘四十手各持種種法器。每隻手掌中心各有一眼,加上面部三眼,共有四十三眼。此像高達22.23米,重約110噸,堪稱木雕觀音之最。
日本人也崇拜千手觀音。鑒真大和尚東渡日本時,便帶有千手觀音像。鑒真創建唐招提寺後,即模仿帶去的觀音像,塑造了一尊千手千眼觀音巨像供奉於寺內金堂。此外,在日本京都蓮華王院三十三間堂內,供有與真人一般高大的千手千眼觀音立像一千零一尊,氣勢宏偉,妙相莊嚴,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