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2022年10月01日18:21:12 佛學 1122

1

1962年,四川樂山當地政府開始了對樂山大佛的保護性修繕工作,就在這次修護中,赫然在大佛的心臟位置發現了一個封閉的洞口。

這個意外的發現,震驚了在場的工作人員,他們揉了揉眼睛,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藏寶洞」?洞中可有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震驚之餘,神秘的樂山大佛,再一次引發了人們的熱議。

很多人不由得聚焦,它的出現到底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艱難曲折之路,才能如此傲立於世,驚艷了千年的時光?

2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它坐落在凌雲寺旁邊,與凌雲寺交相輝映。

此外,凌雲二字也與樂山大佛71米的高大壯美相得益彰。

如此壯觀的石像,開鑿於公元713年,完工於公元803年,歷時九十載,是三代人嘔心瀝血的結晶。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據說有一位名叫海通的老和尚,12歲便出家,遊歷了許多名山大川。

當他第一次途經凌雲山時,便深深地喜歡上了此處清幽的環境,覺得適合修行,於是海通打算在凌雲山上建屋長久居住。

然而,凌雲山地處三江交匯,浪大水急,時常發生船毀人亡的慘劇。海通望著山腳下滾滾的激流和瞬間被吞噬的船隻,心痛難忍。

佛教有言,彌勒是幸福和光明的使者,彌勒出世便會國泰民安。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海通想在凌雲山岩石上鑿刻彌勒佛的佛像,想仰仗佛祖無邊無界的巨大法力。

海通是個行動派,有了想法,前期的準備工作就隨即展開。

然而,想法很豐滿,錢財很骨感。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想要造出海通所構想的樂山大佛高聳威嚴的形象,需要天文數字的人財物的支撐。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海通的努力下,啟動資金終於逐漸湊齊,這項浩浩蕩蕩的巨大工程在713年得以開工。

從那一天開始,數千人安札在凌雲山上,冒著生命危險,開始一錘一錘地鑿擊凌雲山石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過了數年,樂山大佛終於修建到了肩膀時,海通和尚由於多年的操勞不幸去世。

海通的徒弟們不甘心,自告奮勇接續師傅未竟的大業,領著眾人繼續修造大佛。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然而,隨著工程的進展,先前積攢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幾。

儘管徒弟們也四處籌集,但是依然杯水車薪,樂山大佛的建造被迫中斷。

後來,時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的章仇兼瓊,來到凌雲山。

他感懷于海通福澤萬民的襟懷,索性捐出自己的全部錢財,組織工匠繼續修建大佛。

遺憾的是,一個人的財力終究有限,當樂山大佛總算修建到了膝蓋的位置時,僅僅依靠他的俸祿已經無力支撐如此巨大的工程,大佛的建造被喊停。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章仇兼瓊撐不下去的時候,朝廷得知大佛修建停滯,竟然撥下來一筆專項資金用予以援助。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此時,劍南西川節度使已經換成韋皋,他被前面數十年,數百人的努力打動,主動請求皇帝允許他繼續建造大佛。

就這樣,又過了漫漫四十載,公元803年,橫跨了玄宗、代宗、德宗三代,歷經90個春秋寒暑的樂山大佛竣工落成。

這尊巍峨雄偉的彌勒佛,矗立在三江匯流處,從此護佑著岸邊百姓的幸福和安寧。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可以說,從樂山大佛竣工的那一天開始,佛中有洞,洞中藏寶的傳說在其後的千年中從未間斷。

無數人冒著生命危險,通過各種方式,在碩大的佛陀上尋找神秘的寶藏,卻無一例外地以失敗告終。

那麼,人們不禁更加好奇,樂山大佛到底有沒有藏寶洞?如果有,藏寶洞又在哪裡呢?

3

不得不說,樂山大佛神秘的面紗,經過上千年歲月的積澱,越發地厚重,也越發地撩人吸睛。

那些不為人知的傳說,塵封已久的歷史,讓樂山大佛從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人們的視線。

然而,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吹雨打,樂山大佛業已飽經滄桑,不復原貌,保護性修葺勢在必行。

1962年政府決定對樂山大佛進行一次全面的修繕,就是這一次的修繕,在大佛胸口的心臟處驚現了一扇石門。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藏寶洞的傳說延續了千年,於是現場的人員猜測這道石門背後可能就是傳說中的藏寶洞。

激動不已的工作人員立即上報政府,考古界的專家們迅速組建了一支考古隊,準備到藏寶洞里一探究竟。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當興沖沖的考古隊來到樂山大佛的心臟石門處,激動地想一睹門後的驚艷場景時,暗室內的情景卻令他們大失所望。

這裡並沒有所謂的金銀財寶,在滿目滄桑的幽暗洞穴里,一些破舊的廢鐵和鉛皮散落一地。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還有專家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認為很可能是當時開鑿岩石遺留下來的廢棄物或是修繕大佛沒有用完的佛財。

這些東西儲存在暗室里的目的,應該是留給後人以備不時之需,也可能留待日後再行修繕大佛時使用。

先不論這一分析是否有可信度,考古學家發現,那塊被從別處搬來,遍布青苔,充當暗室大門的石碑,反而比暗室里的所有物品都更有價值。

經科研人員研究得知,這是來自宋代的「天寧閣紀事殘碑」,碑文記錄著樂山大佛原本是由一座十三層的楠木大橡閣樓包圍著的,然而,在明朝末年,毀於紛亂的戰火。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此外,碑文還記載了在宋代,朝廷又重建了這座大佛閣,但是時光流轉,最終只留下了孤獨的樂山大佛面對世人。

其實,雖然樂山大佛的藏寶洞中無寶可尋,但是僅僅是樂山大佛本身的歷史價值和意義,就已經足夠今人驕傲和自豪了。

在那個技術落後的時代,人們雕鑿出如此巍峨雄偉的大佛已是壯舉。

在雕鑿的過程中,他們還想到了精巧和隱秘的構思來保護佛身,實在是足以驚掉人們的下巴。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除了在大佛的心臟發現了隱蔽的洞穴,在大佛的耳朵後部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通道,與洞穴互相連通,沒有被封堵的痕迹。

那是一套十分巧妙而隱秘的排水系統,具有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功能。

正是因為有了這套構思縝密的排水系統對佛身的保護,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才完美地解釋了樂山大佛千年不倒的奇蹟。

如此說來,人們還是會問,那為什麼會在出現暴雨、洪水等大災大難時,樂山大佛就會閉上眼睛,流出目擊者所說的「淚水」呢?

難道真的是災難面前,大佛悲天憫人,不忍目視嗎?

4

說來神奇,在鬼斧神工的樂山大佛竣工之後,三江交匯處的洪流就開始變得和緩,船毀人亡的慘劇也日漸稀少。

更讓人詫異的是,在竣工後的歲月里,大佛都會流淚閉眼。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很多人都會說樂山大佛有靈性,這麼說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在最近的60年內發生了四次大佛閉眼、流淚的現象。

首先是1962年。

老一輩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三年自然災害,讓我國的農田連年大面積減產,新中國遭遇了建國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困難。所以,大佛看不得百姓如此受苦,才選擇閉上了眼睛。

1963年的時候,災情仍未見好轉,不少人因為吃不上糧食而喪命,能活下來的人也都度過了一段忍飢挨餓的日子,成為一輩子的記憶傷疤。

大佛無力拯救蒼生,再次閉眼默默流淚。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到了1976年,一場轟動世界的唐山大地震掠走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大佛怨天不仁,面含慍色,同樣流下了眼淚

2000年的夏天,四川發生了一起特大沉船事故,造成上百人死亡。

同在四川的樂山大佛,怎麼可能對發生在家門口的不幸視而不見,又怎麼會不悲傷落淚。

正是這些林林種種的巧合,加上大佛建造的初衷,讓人們格外相信樂山大佛擁有獨一無二的靈性。

難道,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大佛流淚的真正原因源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我國是世界上三大重酸雨區,樂山大佛所在的四川盆地,因為常年空氣濕度比較大,酸雨現象更為嚴重。

酸雨中的物質在大佛表面沉降後發生了化學反應,顏色變得發黑,大佛看上去好像閉上了眼睛;第二年,在政府對大佛進行保護性修繕後,去除了黑色物質,大佛又重新睜開了眼睛。

至於會流淚,是因為大佛受到酸雨的侵蝕,表面出現了不少的裂縫。

正常情況下,大降雨後這些水會從大佛自身的排水系統中流出,但因為出現了裂縫,一些水就從縫隙中流了出來。

有些流出來的水剛好在眼睛的部位,因此看上去好像是大佛流淚了。

所以並不是發生了大災大難,大佛就會哭,只是那幾次都是巧合,大災和大雨合在一處,再加上被人們故意放大,才有了這樣的傳言。

1962年修繕樂山大佛時,在心臟處發現一個洞,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時至今日,樂山大佛已經不僅僅是一處壯闊的風景,更是先人留下的稀世文化瑰寶。人們除了驚嘆於古人的智慧和毅力,更多的是精神的傳承。

樂山大佛的建造,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抬頭觀瞻,或依稀可見當年唐宋的盛世華章。如此曠世奇作,讓後人們嘆為觀止。

今天,彌勒佛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形象,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徵,象徵著中國人民豐衣足食,也象徵著偉大祖國富足強盛。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