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就是自己的全世界。而且世上的情感當屬父愛母愛最無私,在孩子的心目中,什麼的東西都比不上父母在身邊來的幸福。
但是在生活的某一個角落裡,卻有這麼一位小男孩,從小就沒有父親,而出生後,卻被媽媽拋棄成為「沒媽男孩」,而這個男孩僅僅才2歲而已,他的名字叫做阿友加夫。
阿友加夫從小一直跟著奶奶一起生活,當時他的媽媽懷著他的時候,父親遭到意外去世了。而更讓人心疼的是,當媽媽生下他一年後也選擇了離開阿友加夫,從那一天起,阿友加夫變成了一個「沒人要」的孩子。
因為奶奶也上了年紀了,家裡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奶奶日常僅靠著撿廢品為生。生活的貧瘠導致奶奶無法全心全意地照顧好阿友加夫,大部分時候阿友加夫都是光著腳在路上走路。
在阿友加夫的心中,媽媽一直都是他非常思念的人。很多時候,阿友加夫控制不對住媽媽的思念,就會一直吵著要找媽媽。
奶奶每次看到阿爾加夫的樣子內心充滿可心疼,有些時候實在沒有辦法,奶奶就把阿爾加夫帶到姑姑那邊,讓姑姑抱抱他,讓他感受到媽媽的感覺。
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問題,大都是在孩子時期因為某些家庭因素而產生的。在被父母拋棄的孩子身上,不僅容易出現心理上的問題,甚至於還會造成孩子一生都深受影響。
那麼父母隨意拋棄孩子會造成哪些影響?
1.自卑
從小就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大部分明顯表現出來就會自卑。因為從小遭受到親生父母的遺棄,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不好,所以才導致自己的爸媽不要自己的。
這種想法慢慢地會種在心裡,導致孩子一直處於認為自己不好的自卑心理,長大後會因為自卑而錯過很多東西。
2.沒有安全感
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從小沒有感受到父母的疼愛和庇護,在孩子的心中,自己的獨身一個人的,在孩子的內心開始對這個世界有了防備,內心極度的缺乏安全感,大多數對於別人的付出都是以試探的形式來得到心中的答案。
內心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往往都擁有一顆敏感脆弱的心,這往往最容易令自己受到傷害。
3.渴望被愛
會對愛產生渴望被愛和對愛認可上癮的心理,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心理一直有一個愛和認可缺失的坑洞,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中,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去對這個「填補」這個洞。
渴望被愛又渴望被認可,一旦感覺自己不被愛或者不被認可的時候,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一直在影響著自己,損害身心健康。長大後因為渴望被愛,往往在生活中遇到稍微對自己好一點的人就會奮不顧身地去愛對方,但這只是飛蛾撲火,得不到愛又會傷害了自己。
4.敏感
失去了父母,沒有在父母的呵護下自由地成長時。被拋棄的孩子從小對於外人一直都有防備之心,而且內心極度的敏感。
害怕別人的突然接近也害怕自己喜歡的人討厭自己,互相矛盾和糾結,心思敏感細膩,經常察言觀色,擔心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導致什麼事情發生。內心過度敏感的人會活的很累。
總之,從小被父母拋棄的孩子會出現很多的心理疾病和後遺症,這種產生的心理陰影在短時間內很難消除,而且影響會長達一生,所以希望父母生而養之,不要對孩子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