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隨著現代社會中久坐生活方式的普及,其對健康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美國范德比爾特記憶和阿爾茨海默病中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長時間久坐不僅與多種慢性疾病風險增加有關,還可能加劇老年人的認知功能衰退,特別是對於攜帶apoe-ε4基因的人群影響更為顯著。這項研究發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雜誌上。
流行病學證據顯示,長期久坐與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密切相關。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久坐行為對腦健康的影響機制,包括腦血管功能障礙、炎症反應增強以及突觸可塑性的減弱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會加快認知能力的下降,並提高患阿爾茨海默病(ad)的風險。
02
為了更準確地評估久坐行為對老年人群大腦結構和認知功能的具體影響,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縱向觀察性研究,選取了來自美國范德比爾特記憶與衰老項目中的404名無痴呆癥狀的老年參與者(平均年齡71歲),進行了長達7年的隨訪(平均隨訪時間為4.7年)。
關鍵評價指標包括以下:
久坐行為監測:使用手腕加速度計連續7天記錄每位參與者的日常活動情況,定義久坐為低強度活動(≤49 mg加速度值),並計算每日平均久坐時間。
腦部mri掃描:採用3t mri技術測量全腦、海馬區、額葉、頂葉及顳葉的體積變化,以及與ad相關的特定腦區皮層厚度。
認知功能測試:通過一系列標準化的心理測試(如波士頓命名測試、韋氏智力測驗等)評估參與者的記憶、語言處理速度等方面的能力。
基因狀態分析:確定apoe-ε4基因攜帶者與非攜帶者,以探討遺傳因素對久坐效應的潛在調節作用。
研究發現,在橫截面上,久坐時間越長,與ad相關腦區的皮層厚度減少越多。特別是在apoe-ε4基因攜帶者中,這種關聯更加明顯,表現為全腦灰質、額葉和頂葉體積的減少。此外,久坐時間較長者的情景記憶得分較低,且在波士頓命名測試和視覺組織測試中的表現也較差。
隨著時間推移,每增加一小時的每日久坐時間,海馬體積每年減少約0.1%;而在apoe-ε4非攜帶者中,則觀察到枕葉體積加速萎縮的現象。更重要的是,即使保持高水平的身體活動量,也無法完全抵消久坐帶來的負面認知影響,如命名能力和信息處理速度的逐年下降。
03
該研究強調了即使是活躍個體,長時間久坐也可能對其大腦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對於那些具有較高遺傳風險的人群。因此,建議老年人應盡量減少久坐時間,增加日常身體活動,這不僅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還能有效保護大腦免受衰老相關疾病的侵害。
未來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探索久坐行為與認知衰退之間的精確生物學機制,並開發出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幫助老年人群更好地維護認知功能,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和發展。
參考
gogniat, marissa a., et al. "increased sedentary behavior is associated with neurodegeneration and worse cognition in older adults over a 7‐year period despite high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alzheimer's & dementia 21.5 (2025): e7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