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2025年05月22日11:23:08 育兒 1302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 天天要聞

3歲開始,當孩子踏入幼兒園的那一刻起,他們就逐漸開始了遠離。

下面的文章是一位母親對「媽媽」這個稱呼變成「媽」這件事的心路糾結。

儘管我們都知道孩子早晚有一天會離開我們,開始自己的人生。但當這一刻真正來臨時,父母的心啊,真的很複雜……

——蜜絲懂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 天天要聞

閨蜜最近問我:「你家孩子怎麼稱呼你啊?」

我回答說:「當然是叫『媽媽』了,要不然怎麼稱呼?」

閨蜜卻說:「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

雖然我的女兒目前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

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 天天要聞

01

孩子從咿呀學語開始乃至整個幼年時期,對母親的稱呼總是「媽媽」:

高興的時候會甜甜地叫「媽媽」;

想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的時候會帶著央求的語氣叫「媽媽」;

害怕的時候會帶著哭腔喊「媽媽」;

甚至偶爾在睡夢中也會迷迷糊糊地呢喃一句「媽媽」......

這一聲聲「媽媽」,體現的是孩子對母親的那種深深的依賴。

而母親則在這一聲聲「媽媽」中,獲得了極大的自我價值感,哪怕是再艱難的困境,一聲「媽媽」也會成為她勇往直前的動力。

從「媽媽」到「媽」,孩子對母親稱呼的改變,其實是一場母愛的分離。

這是一種複雜的情感,既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卻又捨不得孩子漸漸遠去。

其實這也是每一個媽媽都要經歷的:

@絕世美顏:確實是,小時候孩子從來都是「媽媽」的叫,也就是八九歲開始孩子會「媽媽」和「媽」之間切換著叫,慢慢地可能就會叫成「媽」了,母愛確實是一個逐漸分離的過程。

@若夢:從奶聲奶氣的一聲「媽媽」到簡短的一句「媽」,再到兒子的一聲「老媽」,有失落也有欣慰......

@球球:我小時候也這樣想過,我叫我的媽媽「媽媽」,而我父母叫奶奶的稱呼是「媽」,我當時想應該是長大了都這樣叫吧,但我對媽媽的稱呼不會變吧。後來,我也改成了「媽」。哎,時間真的飛逝,現在我的孩子叫我「媽媽」,不知道何時改為「媽」。想讓女兒慢點長大~

@喵喵:以前閨女一直叫「媽媽」,後來上了小學之後突然有一天叫「媽」了,而且有很多的事情不需要我來幫助了,我問為什麼?她說同學們都這麼叫,否則感覺很丟人。

@晨:暑假孩子在姑姑家呆了兩周,回來後就由「媽媽」變為了「媽」,聽到後心裡這個彆扭不高興啊,心裡還暗暗埋怨都是跟姑姑家表姐學的,哎真是不想她長大得這麼快啊......

@糖糖:前幾天剛跟女兒談論過這個變化,在「媽媽」和「媽」的不斷變化曲線中,有感到失落,更多是看到了成長。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 天天要聞

02

從「媽媽」到「媽」,意味著孩子長大了。

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稱呼母親為「媽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聲簡短的「媽」:

「媽,我回來了!」

「媽,以後進我的房間請敲門!」

「媽,我走了,到了再給你打電話......」

作為父母,其實我們都經歷過那個成長期,做了媽媽之後,就更能體會出這種變化背後的含義。

當稱謂從疊詞變成一個簡單利落的單字,我們就知道孩子長大了,渴望獨立了,希望自己表現出幹練的形象,甚至能夠體會出孩子渴望獨立,不把對母親的依賴外顯出來的心情。

母親此時也會倍感欣慰,辛辛苦苦養育的孩子終於長大了。

但欣慰的同時,或許更多的是失落,孩子長大了,離自己越來越遠了,自己不再那麼被需要了。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 天天要聞

03

尹建莉在她的書中寫道:「母愛是個逐漸分離的過程,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從「媽媽」到「媽」,體現的又何嘗不是母愛逐漸分離的過程呢?

孩子對母親,幼年和童年時總是充滿依賴的,這一階段,他們需要足夠的母愛才能獲得安全感,才能讓他們心靈的土壤豐饒。

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更需要逐漸獨立,因此母親此時也需要逐漸降低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直到孩子完全獨立。

或許,這個過程會給母親帶來一些失落甚至是痛苦,但這卻是母親不得不完成的,是母愛的使命之一。

從「媽媽」到「媽」,就是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減少,自己逐漸走向獨立的體現。

由「媽媽」變成「媽」,一字之差,卻意味著,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學會放手了。

孩子希望獨立,有了自己的想法,總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不想再像小時候那樣,處處需要被媽媽呵護著。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個人空間,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

不管稱呼如何改變,我們都要用心陪伴孩子長大。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 天天要聞

04

孩子有自己的未來,我們能做到的,只有陪伴、支持和目送。

想分享一首經典的散文詩給媽媽們: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

紀伯倫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儘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最後,其實父母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光,不過短短數年。

從孩子走進幼兒園起,TA的生命中,從此不再只有爸爸和媽媽,而當TA上小學,再上中學、大學,直至找到與TA攜手一生的人,父母與孩子的生活註定漸行漸遠......

所以,當你的孩子還對你有著深深的依戀,當你的孩子還稚聲稚氣地叫你「媽媽」時,請給予孩子你能給的最多的陪伴,最多的愛吧!

請珍惜與孩子共度的每一分每一秒吧!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34歲寶媽松垮肚皮逆襲馬甲線,身材變得更好,人更自信了! - 天天要聞

34歲寶媽松垮肚皮逆襲馬甲線,身材變得更好,人更自信了!

【求美者自述】生完二胎後,我的腹直肌分離達到4指寬左右,即使每天做平板支撐,那個像口袋般下垂的肚皮依然頑固。在34歲生日那天,她了解到腹壁成形科普視頻:"腹壁成形可以恢復腹部年輕化,比如產後肚子鬆弛的腹直肌分離,妊娠紋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術
短短七句話,把人生說透了!(句句戳心) - 天天要聞

短短七句話,把人生說透了!(句句戳心)

老祖宗用歲月沉澱出的智慧,凝練成簡短卻精闢的話語,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雖沒有鴻篇巨製的宏大敘事,卻能將人間萬象、世態炎涼剖析得入木三分。今天這七句話,猶如醍醐灌頂,勝過你苦讀十年書。
「好爸爸」教孩子拿拖把遮擋號牌,蜀黍給父子倆「上了一課」!| 五大曝光 - 天天要聞

「好爸爸」教孩子拿拖把遮擋號牌,蜀黍給父子倆「上了一課」!| 五大曝光

故意為之逃避查處肆意違法機動車號牌是識別車輛的「身份證」是合法上路的前提個別駕駛人為了躲避「電子警察」監管耍起了「小聰明」對號牌動手腳駕駛遮擋號牌車輛在道路上往往肆意違法嚴重擾亂交通秩序極易引發各類交通事故威脅大家出行安全2025年5月12日10時59分左右,安順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在盔甲山路段開展巡邏時,發現一...
如何讓3~6歲孩子愛上運動? - 天天要聞

如何讓3~6歲孩子愛上運動?

在體醫融合背景下,運動已不再是簡單的體能鍛煉,而是基於科學依據的精準化健康干預方案。健康報開設「運動處方」欄目,為全年齡段人群打造專屬健身計劃——為兒童青少年築牢成長基石,幫助成年人緩解壓力、重塑體態,幫助老年人延緩身體機能衰退。
貝易寶寶爬行墊里竟然有根「針」?商家:與我們使用的縫紉機針不一樣,來源正在調查 - 天天要聞

貝易寶寶爬行墊里竟然有根「針」?商家:與我們使用的縫紉機針不一樣,來源正在調查

極目新聞記者 殷悅「給嬰幼兒用的東西里竟然出現了針,不敢想像扎到孩子了怎麼辦!」5月21日晚,湖北襄陽的王女士向極目新聞記者反映,自己購買的爬行墊里竟然發現了尖尖的針狀異物,還把丈夫的手扎破了。王女士介紹,5月16日晚,她從某平台李佳琦直播間里購買了beie貝易旗艦店一款雙xpe包邊爬行墊,準備給不到1歲的寶寶用...
告訴孩子,要想長大不過苦日子,這3條忠告一定牢牢記住! - 天天要聞

告訴孩子,要想長大不過苦日子,這3條忠告一定牢牢記住!

大家好,我是辣媽周末去逛商場,一個5歲的小女孩踮著腳尖想要最新款芭比娃娃,媽媽蹲下來輕聲說:"咱們不是有兩個了嗎,我們把零花錢存起來買更有趣的學習機好不好?"。孩子想了想,開心的點了點頭。看到這個場景,不禁為這位媽媽的深層智慧感慨:真正的愛不是無條件滿足,而是教會孩子獲得成長的「金鑰匙」。聰明的家長往...
孩子3歲不說話要緊嗎? - 天天要聞

孩子3歲不說話要緊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語言是一個重要的溝通工具。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語言能力的發展是他們認知和社交能力提升的關鍵階段。然而,有些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可能出現不說話的情況,這讓許多家長感到擔憂。那麼,三歲不說話到底要緊嗎?接下來,我們將從幾個方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