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吐奶不是病,是聰明的表現,6月齡內注意7個護理要點

2025年06月17日21:22:03 育兒 1688

各位新手爸媽們,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剛給娃喂完奶,正歲月靜好地拍嗝呢,結果小傢伙「嘔」地一下,剛吃進去的奶吐了大半。

要不就是,好不容易吃吃飽了娃哄睡著,剛放下一會兒,枕頭邊就洇出了一小片奶漬。

總見新手媽媽群里有人問:「我家娃總吐奶,是不是生病了?」

其實不必慌,新生寶寶吐奶,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我一個姐妹,前段時間跟我吐槽,說她家3個月的娃,連續幾次喝完奶,都吐得一塌糊塗,嚇得她連夜去掛急診。

但是醫生用聽診器在寶寶肚子上劃拉幾圈,就笑著說:「沒啥問題,這孩子聰明著呢!」

這姐妹一聽有點懵圈:寶寶吐奶,跟智商有關係嗎?

小寶寶吐奶不是病,是聰明的表現,6月齡內注意7個護理要點 - 天天要聞

寶寶吐奶不是病,確實是聰明的表現

其實,醫生說我姐妹家的寶寶聰明,可不是安慰或客套話,這背後可藏著大學問呢。

是寶寶腸胃的「自我保護機制」

你知道嗎?剛出生的小嬰兒,胃容量僅有櫻桃般大小,滿月後也不過像雞蛋大小。

一般狀態下,寶寶的小小胃就像個沒充氣的氣球,賁門(胃上口)也松垮垮的。

可很多新手爸媽不明所以,第一次調奶就整小半瓶。而剛出生的寶寶有「吸吮反射」,咕咚咕咚地不知不覺就把胃撐大了。

你想一下,寶寶吃多了胃就像被吹脹的氣球,這時候吐奶,反而是在給腸胃減壓呢。

我家大寶出生就是個急性子,奶奶又比較心疼,每次餵奶都恨不得孩子多吃點兒。

結果孩子經常吐得滿身都是,後來我聽從兒保醫生的建議,改成少量多次餵養。娃吐奶次數果然少了,體重也穩定增長。

小寶寶吐奶不是病,是聰明的表現,6月齡內注意7個護理要點 - 天天要聞

是寶寶的食量在「校準」

大家有沒發現?越小的寶寶越容易吐奶。待過了3個月後,吐奶次數就慢慢減少了,6個月以後基本就不會再吐奶了。

其實啊,這就是寶寶在慢慢練習自己的「飯量管理」呢。

神經學研究發現,嬰兒前額葉皮層(控制飽腹感的區域)通常要到半歲才逐漸成熟,吐奶這個動作,其實是寶寶在慢慢掌握自己的食量。

當你發現寶寶奶量變少,喝著喝著就自己吐出了奶嘴。這或許不是厭奶,只不過是寶寶學會自己控制食量而已!

所以,寶寶在半歲之前吐奶,實屬正常,是胃腸發育成熟的必經階段。

只要不是吐奶頻繁、呈噴射狀或伴隨其他癥狀(如哭鬧、體重不增反降等),那麼就不必擔心。

所以基於以上兩點,我們不難看出,吐奶或許真的是寶寶聰明的表現!

小寶寶吐奶不是病,是聰明的表現,6月齡內注意7個護理要點 - 天天要聞

寶寶6個月前吐奶,這7個護理要點是關鍵

1. 「佛系」餵奶

有一次在商場的母嬰室,遇見一對母子。孩子餓得哇哇哭,寶媽則邊沖奶邊念叨:「再等兩分鐘,馬上就好!」

這位媽媽不知道的是,寶寶在嚎哭的過程中,可能已經吞進了大量的空氣。

正確的打開方式:在寶寶開始哼哼唧唧的時候,就該餵奶了,別等寶寶哭開了才火急火燎地準備。

2. 拍嗝「延遲滿足」

或許你會問:「難道不是吃完奶就拍嗝?」

還真不是,最好過個三五分鐘再拍,否則剛喝下肚的奶,被你一拍,就吐出來了。

拍嗝正確做法:吃完奶先豎抱3-5分鐘(讓奶液自然下沉),再以手掌呈空心狀,從下往上輕拍後背,直到寶寶將氣嗝打出來為止。

小寶寶吐奶不是病,是聰明的表現,6月齡內注意7個護理要點 - 天天要聞

3. 注意餵奶姿勢

這一點我深有感觸的,第一次當媽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抱娃餵奶,孩子在懷裡吃著吃著,奶液都流到耳朵里了!

新媽媽們注意,餵奶時讓寶寶上半身稍向上傾斜。奶瓶餵養時,讓奶液充滿整個奶嘴,減少空氣吸入。親喂時,讓寶寶銜住整個R頭和一半乳暈,以防小嘴「漏風」。

4. 飯後靜養30分鐘

餵奶後,別讓寶寶馬上躺下來,更不要去洗澡,換尿布也要輕手輕腳。

因為寶寶進食後,胃裡裝滿了奶液,腸胃蠕動加快,這時候作一些劇烈活動,最容易「翻車」!

小寶寶吐奶不是病,是聰明的表現,6月齡內注意7個護理要點 - 天天要聞

5. 奶嘴型號要選對

各位新手爸媽注意,奶嘴型號分為S(0-3個月)、M(3-6個月)、L/Y(6個月以上)等。

咱買大買小,寶寶都遭罪,因為奶嘴角流速太快寶寶容易嗆,太小了寶寶容易急哭。

6. 夜奶早戒為好

半夜迷迷糊糊餵奶,最容易過量餵養,影響睡眠還耽誤長身體!寶寶6個月後就可嘗試戒夜奶啦。

但需循序漸進,白天充足餵養,晚飯吃一頓輔食,睡前和中途醒來要盡量多安撫寶寶,避免強行斷奶產生焦慮。

7. 懂得識別異常信號

比如寶寶吐奶的頻次比較多、量大且呈噴射狀,或嘔吐物裡帶血絲或黃綠色物質,且伴隨發燒、精神萎靡等,就應該馬上帶娃去醫院。

小寶寶吐奶不是病,是聰明的表現,6月齡內注意7個護理要點 - 天天要聞

莞媽說

所以新手爸媽們,下次再看到自家娃吐奶時,不用慌亂也不必焦慮。先給娃清理乾淨,再摸摸他小肚子笑著說:「寶寶又在悄悄升級啦!」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破解育兒焦慮!盤古樹教育解碼兒童思維程序 - 天天要聞

破解育兒焦慮!盤古樹教育解碼兒童思維程序

還在被孩子的「突髮狀況」搞得焦頭爛額?哄睡難、作業拖、情緒炸...傳統的育兒方法似乎越來越力不從心?別慌,這屆父母急需的育兒「升級攻略」已經上線!由盤古樹教育創始人鄭永生校長潛心研發的《兒童思維程序學》,巧妙融合西方心理學精髓與東方《道德經》智慧,歷經八年打磨與實踐,已成為上萬家庭擺脫育兒焦慮、實現科...
孕婦突發腹痛,「藍」朋友爬32層迅速轉運 - 天天要聞

孕婦突發腹痛,「藍」朋友爬32層迅速轉運

7月11日,安徽阜陽家住32層的孕婦突感肚子疼痛,無法下床更讓人焦急的是樓里的電梯恰好出現故障情況十分緊急接到報警後轄區消防迅速前往現場處置為儘快救助孕婦消防員徒步爬到32層見120還沒到場孕婦已疼痛難忍,急需轉運消防員立即使用多功能擔架小心翼翼架起孕婦抬著擔架一層一層走樓梯下樓隨後把孕婦交給120緊急送醫查看...
抗戰題材美術作品中的人性之光 - 天天要聞

抗戰題材美術作品中的人性之光

歷史的風雲激蕩,不僅鐫刻在文字史冊里,也深深烙印在一代代藝術家的美術作品中。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聚焦於那些承載著民族記憶與精神力量的美術經典作品,再次品讀賞析,透過一幅幅震撼心靈的畫卷,回望烽火歲月,感悟偉大抗戰精神。
兒童的樂園,孩子們說了算 - 天天要聞

兒童的樂園,孩子們說了算

蓮花街道將「兒童友好」融入城市治理探索孩子們在日光樹林童樂公園玩耍。孩子們在梅好時光幸富樂園玩耍。梅富社區梅好時光幸富樂園。彩虹社區彩田公園彩虹樂園風雨連廊和樹上的彩繪。一對母女在童樂公園遊玩。從滑梯俯衝而下,風在耳邊呼呼作響;蕩漾的鞦韆上,孩子們努力把腳翹向雲端;沙池裡,牙牙學語的幼童正專註地把「...
抱怨別人=折磨自己 - 天天要聞

抱怨別人=折磨自己

生活里那些脫口而出的抱怨,是往心裡撒了一把鹽,當下痛快了嘴,卻在日後的日子裡,讓傷口反覆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