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這三件事「幫」了,卻會「害」孩子

2020年12月23日19:50:21 育兒 1351

和別人「保持距離」,安全!

和孩子「保持距離」,快樂!

不僅自己感到輕鬆了

孩子亦然

為什麼我要和孩子「保持距離」?

因為

1.我總忍不住「吵」他

孩子本來在聚精會神看繪本,一會兒奶奶過來喂塊蘋果,一會兒爺爺催他喝口水,一會兒我拿了條隔汗巾給他換……

孩子畫畫,寶爸有時會忍不住搭腔:房子還沒畫完呢,這裡加個窗戶更好……

這些情景是否似曾相識?

我們看似自然而然的「關心」

也許是在破壞孩子的專註力!

忍住,這三件事「幫」了,卻會「害」孩子 - 天天要聞

玩是孩子學習的過程

所以,在陪玩這件事兒上

小編建議「多陪伴,少干擾」

他玩得好好的

咱也不需要總是「提醒」和「指正」

2.我總忍不住替他「拿主意」

「先刷牙,刷完再換衣服,牙膏都給你擠好了。」

「深色衣服太吸熱了,今天穿這件白的吧。」

「再不吃,飯就要涼了!」

這些台詞有沒有很熟悉?

總替孩子拿主意

他可能會變得沒有主見,或者愈加叛逆

忍住,這三件事「幫」了,卻會「害」孩子 - 天天要聞

試著多點信任

在非原則性的事情上

適當給孩子「掌控感」

比如,穿藍色還是穿白色

先刷牙還是先換衣服

就讓他自己說了算吧

這樣你不用三催四請,他都會很積極哦

3.我總是時刻「操碎」心

孩子跑跑跳跳時,我追在後面喊「慢一點,小心摔跤」;

孩子想種西瓜籽時,我幫他把花盆泥土都裝好了;

孩子想用積木搭房子,我幫他把造型設計好了……

這些行為,你有嗎?

看似總「幫」孩子做事

實際是總「阻撓」孩子做事

忍住,這三件事「幫」了,卻會「害」孩子 - 天天要聞

一看到他遇到困難

就迫不及待告訴他「你應該這樣做」

久而久之,他的自主思考空間就少了

對於挫折的承受能力也差了

所以,聰明的爸媽們偶爾也要「裝裝傻」

讓他自己解決問題

甚至,讓孩子「幫助你」

比如「媽媽要做午飯了,你能幫我洗米嗎?」

忍住,這三件事「幫」了,卻會「害」孩子 - 天天要聞

當然,也並不是讓大家當甩手掌柜

「親密育兒」≠1天24小時圍著孩子轉

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

給他多一點自由的空間

少點嘮叨、少點控制、少點規劃

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

放手讓他去成長吧!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 天天要聞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Hi,我是梅啦子,一個努力奮鬥的85後二孩職場媽媽,雞自己又順帶雞娃,100%真實,100%原創,願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為一個二孩職場媽媽,我最近看了梅耶·馬斯克的這本《人生由我》,結合之前看的《埃隆·馬斯克傳》,我真正是學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 天天要聞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時刻,也是傳承文化的契機。以春雨烘托哀思,用焚紙寄託懷念,感受生命厚重的同時,也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時機。讓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珍惜當下,感恩生命。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 天天要聞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在家中玩耍。他剛滿兩歲,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小明的父母注意到,他開始模仿一些奇怪的聲音和詞語,似乎是在說一種「火星語」。這種現象讓他們感到好奇和困惑,同時也引發了他們對兒童語言發展的思考。1.語言發展階段語言發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這句民間俗語,讓不少朋友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清明節掃墓產生了顧慮。雙春閏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節,咱們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掃墓呢?別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