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學遭「這種」病毒感染,學校緊急停課,家長慌了

2020年12月07日21:30:44 育兒 1605

隨著氣溫的下降,流感性病毒也開始逐漸活躍起來,就連好不容易控制住的新冠病毒也再次有了「反彈」的趨勢,國內的一些城市開始出現新的確診病例,如天津的濱海新區和東疆港區,上海浦東地區及內蒙古的滿洲里等等,先後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新的確診病例,其中滿洲里市更是出現了師生確診病例。

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學遭「這種」病毒感染,學校緊急停課,家長慌了 - 天天要聞

本以為抵禦住了新冠病毒就可以鬆口氣了,誰也沒有想到,另外一種病毒竟然悄然侵襲我們的校園,2020年真是個不平凡的一年。

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學遭「這種」病毒感染,學校緊急停課,家長慌了 - 天天要聞

近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所小學有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的癥狀。經過所區疾控中心進行檢測,確認了個別班級出現了諾如病毒患者。為了保障其他學生的健康,學校決定從11月30日開始採取緊急停課,相應通知已經下發到家長群。

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學遭「這種」病毒感染,學校緊急停課,家長慌了 - 天天要聞

看到這一消息,家長們不淡定了,先是新冠病毒,現在又出現一個諾如病毒,還真不消停啊!

可能很多人對諾如病毒不太了解,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學遭「這種」病毒感染,學校緊急停課,家長慌了 - 天天要聞

定義:諾如病毒,又稱諾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 NV[1])是人類杯狀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 HuCV)中諾如病毒(Norovirus, NV)屬的一種病毒。是一組形態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顆粒。

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學遭「這種」病毒感染,學校緊急停課,家長慌了 - 天天要聞

其實家長們也沒有必要驚慌,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並不只是存在於中國,它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而且並不僅僅是在冬季才會出現感染。諾如病毒的感染全年均會發生,而且感染對象並不僅僅是兒童,就連成人也是主要感染人群之一。諾如病毒的高發期在寒冷的冬季。所以冬季需要預防的並不僅僅只有流感病毒,和當前的新冠病毒,還有「諾如病毒」。目前感染性腹瀉屬於自限性疾病,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物。

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學遭「這種」病毒感染,學校緊急停課,家長慌了 - 天天要聞

學校作為人群高度密集地,也是疫情和病毒傳染最難防控之地。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嚴防死守,如何把病毒拒之於校門之外呢?

1、搞好個人衛生

個人衛生很重要,在學校,因為人數眾多,各項條件也沒有家裡的優越。特別是冬天,天氣寒冷,有的學生在校居住不注意個人衛生。甚至有的孩子回家也不注意個人衛生,很容易讓病毒鑽了空子。

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學遭「這種」病毒感染,學校緊急停課,家長慌了 - 天天要聞

2、注意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

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諾如病毒的關鍵,要養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習慣。

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學遭「這種」病毒感染,學校緊急停課,家長慌了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2020年這個不平凡的一年馬上就要過去,但是各類病毒依然讓人防不勝防。當然,家長們也沒必要過度緊張,只要注意做好相應防範措施就好。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像即將過去的2020年一樣翻篇,取得最後的勝利!

(圖片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山村老師談教育」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