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媽媽崗」,不要也罷

2025年06月20日11:00:14 育兒 4906

這樣的「媽媽崗」,不要也罷 - 天天要聞

我們需要的是,職場上的公平準入,而不是「媽媽崗」這種對系統性缺陷的「半遮半掩」。

撰文丨閆桂花

「媽媽崗」正在全面鋪開。

2019年廣東中山率先設立「媽媽崗」試水就業新模式;2022年中山推出全國首個專項政策對「媽媽崗」進行補貼;自2023年起,山東、重慶等越來越多省市將「媽媽崗」納入就業體系;2025年,湖北全省推行,上海、北京、江蘇、陝西等省市也以各種方式加入「媽媽崗」或「友好就業崗」試點。

「媽媽崗」的設立,被視為是促進柔性就業、緩解育兒壓力的重要舉措,然而,「媽媽崗」的存在本身就已經背離了這一初衷。

01

所謂「媽媽崗」,在各地政策文件中的定義高度一致,指面向12周歲以下子女的婦女,提供彈性工作時間、靈活管理模式的崗位,旨在幫助她們兼職工作與育兒的就業崗位。

為何育齡女性需要政策的特別支持?

因為從懷孕到生產再到育兒,很多女性不得不中斷職業生涯,然而這種與職場的脫節(或者說可預計的脫節),也會同時讓育兒後渴望重回職場的媽媽們,以及即將面臨選擇的年輕女性在招聘、工資待遇上遭到歧視。

表面上看,媽媽崗的誕生是為育齡女性就業困境提供精準幫扶。但現實呢?

以青島為例,其發布的首批190個「媽媽崗」中,家政、保潔、餐飲服務佔比超三分之一,其餘多為客服、縫紉工等低技能崗位。

這些崗位有個共同的特徵:低薪、低技能。

不僅如此,「靈活」也意味著「零工化」,以及與之伴隨的勞動權益的打折。比如,中國新聞社採訪的河南某公司招聘「媽媽崗」時明確表示,兼職員工僅繳人身意外險,全職才交社保;直播類「媽媽崗」甚至以「自由從業者」為名拒絕簽訂合同。

當然,這並非政策的設計初衷,實際上,多地鼓勵企業開放專業技術「媽媽崗」,還有地方為鼓勵企業開設媽媽崗提供財政補貼。

2023年,中山市規定,企業每成功申報一個勞動合同用工「媽媽崗」,與勞動者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為其繳納社保,將每月獲得300元的社保補貼和100元的崗位補貼。

02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佛山建材公司總經理梁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若將財務崗設為彈性工作的「媽媽崗」,需額外僱傭人員補缺,用人成本激增30%。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自然傾向將低技能、易替代的崗位包裝成「媽媽崗」——既響應政策號召,又規避核心崗位的效率損失。

廣東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宣傳提供「財務總監」「醫學研究員」等技術崗,但實際上的「媽媽崗」 只需負責「午休期間照顧小朋友」。

對已經面臨財政壓力的地方政府,「媽媽崗」相關的財政補貼無疑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如何確保這些錢能夠精準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地方,還需要額外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來進行嚴格的監管與執行。這不僅增加了行政管理的複雜性,也提高了運營成本,使得整個政策的實施過程變得更加複雜和具有挑戰性。

更重要的是,「媽媽崗」的設立,將系統化地合理化性別不平等的現狀。它向市場傳遞了一個隱蔽信號:育兒女性的「合理歸宿」就是低薪化、零工化的邊緣崗位。甚至,如果越來越多女性陷入低薪化、零工化場景,那麼整個女性群體在職場上的地位都會進一步下滑。

很多研究都已表明,育兒女性在職場面臨「母職懲罰」:她們通常會被視為能力較低、職業承諾度不高,不適合擔任領導角色,因此工資也會較低,晉陞機會常被剝奪,甚至因刻板印象面臨更高的工作標準和時間管理要求。

「母職懲罰」的存在部分是因為,固有的規範和實踐是以男性經驗為核心,重視男性特質,並強化傳統的領導觀念,如競爭性、攻擊性和自私,然而女性尤其是媽媽們所具備的共情能力、同理心和溝通能力、多任務管理能力、危機管理能力、耐心和韌性等等,很難在職場上得到認可。

03

長期來看,更深層的傷害還在於對生育意願的扼殺。越來越固化的性別觀念、職場的「母職懲罰」,將導致恐婚恐育現象進一步蔓延,尤其是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

正如哈佛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勞迪婭·戈爾丁(claudia goldin)所提醒的那樣,劇烈的經濟變化,比如從傳統的孤立的農村化的狀態迅速推向現代化,將引發強烈的代際和性別衝突,並迅速降低生育率。

復旦大學副教授奚錫燦最近和他的合作者研究也發現,東亞經濟結構變化快而社會規範(例如認為女性應該主要承擔家務)變化慢,導致性別之間就生育問題產生對立,加劇了生育率的下滑。

他們還發現,對女性進行補貼短期可能會提升生育率,但長期以來反而因為固化傳統性別觀念而帶來負面效應;相反,補貼男性——讓男性有更多機會參與帶小孩等家務活動的政策,比如父親休產假——短期效果不明顯,長期會加速社會規範的轉變。

04

因此,要改變職場不平等,讓育齡女性更放心生育,最需要做的是育兒責任的「去性別化」。

我們需要的是,職場上的公平準入,而不是「媽媽崗」這種對系統性缺陷的「半遮半掩」;完善的托育體系、性別公平的社會兜底制度,以及基於性別均衡的財政、稅務等支持手段,而不是對特定性別的「扶貧」。

在這一根本性原則之下,再去解決育兒後面臨的具體困難,包括但不限於,如何完善幼兒託管服務?怎樣讓社區嵌入託管服務?如何讓雙職工家庭可以平衡工作和入學年齡兒童的接送等服務?……

相比「媽媽崗」,強制男性休產假、彈性工作制、「父母責任假」等在性別均衡基礎上的做法更值得考慮。

養育子女不是女性一方的責任,也不只是一個家庭的責任,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托舉。只有在不歧視任何性別、育兒有支持有兜底的氛圍中,人們才會放心生育。從這一角度講,「媽媽崗」不僅無法掩蓋系統性缺陷,反而還會通過加劇性別歧視而加深問題。

需要提及的是,上海已將「媽媽崗」升級為「生育友好崗」,面向所有撫養者開放,這是一個值得稱道的進步,但根本的解決方案還是要讓「媽媽崗」徹底消失。

當育兒不再是「母職懲罰」,「媽媽崗」自然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本文為冰川思想庫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槤,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著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
《爆彈》曝角色海報 山田裕貴、染谷將太亮相! - 天天要聞

《爆彈》曝角色海報 山田裕貴、染谷將太亮相!

1905電影網訊 近日,電影《爆彈》發布全新角色海報,主演山田裕貴,及伊藤沙莉、染谷將太、渡部篤郎、佐藤二朗、坂東龍汰、寬一郎等一眾卡司集體亮相!電影由永井聰(《帝一之國》)導演,八津弘幸、吳勝浩編劇,將於10月31日在日本上映。山田裕貴飾演的警方談判專家「類家」,佐藤二朗飾演自稱「鈴木田吾作」的神秘中年男...
深海對決開啟?《海綿寶寶:深海大冒險》曝海報 - 天天要聞

深海對決開啟?《海綿寶寶:深海大冒險》曝海報

1905電影網訊 近日,電影《海綿寶寶:深海大冒險》發布首張海報。海報中,3D版本的海綿寶寶帶著一副海盜眼罩,趣味十足!影片也於近日正式定檔,將於2025年12月19日在北美上映。影片由德里克·德萊蒙編劇並執導,在本作中,海綿寶寶將直擊深海中最強大的幽靈——飛天魔鬼,並和他展開一場激烈的對決!據悉,作為該系列的第...
邁克爾·B·喬丹自導自演!新版《偷天遊戲》曝卡司 - 天天要聞

邁克爾·B·喬丹自導自演!新版《偷天遊戲》曝卡司

1905電影網訊 據外媒報道,邁克爾·B·喬丹將執導並主演的亞馬遜電影《新偷天遊戲》(The Thomas Crown Affair)卡司公布,泰勒·拉塞爾、丹娜·奎里拉、莉莉·格萊斯頓、肯尼思·布拉納將出演。德魯·皮爾斯(《碟中諜5》《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在韋斯·圖克和賈斯汀·布里特-吉布森完成初稿後,為電影撰寫了劇本。影...